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农家乐通古代 » 第四章 返回农家乐

第四章 返回农家乐

    刘据心中明白,如果刘备和诸葛亮的交谈如果真的像书中所说的那样,那就毫无疑问。

    他从元狩五年来到了建安十二年!

    即使他再怎么不信,但是目前看下来,这件事情就是发生了。

    而且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摆在刘据的面前,他该怎么回去?

    刘据依稀记得,他从宫墙的一个缺口爬出来后,行走片刻的时间,便来到兄长的食肆,如果要想回去,是不是要按原路返回。

    见刘据不说话,张飞挠了挠脑袋,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刘据在知晓他的想法与那诸葛亮不谋而合后,脸上没有丝毫开心的神情。

    不过,张飞也打定主意,如果那诸葛亮不愿同他们走,那将刘据带走也是极好的。

    毕竟与大哥是本家,而且聪明智慧较之孔明也不遑多让,最主要年岁小,未来可期。

    一炷香的时间过后,刘备与诸葛亮一同走出草庐,看刘备脸上的神情,关张两兄弟对望了一眼,已经猜到了此行的结局。

    这件事成了。

    诸葛亮与刘备走出草庐后,一眼便看到了一脸不忿的关羽张飞。

    不过,诸葛亮却是轻摇羽扇,面露微笑。

    等待许久,面露愠色,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孔明先生,我来给您介绍一番,这是我二弟关羽,字云长,三弟张飞,字翼德,刘据,乃是我们途中相遇,结伴行至此处。”

    关羽张飞诸葛亮倒是知晓,毕竟之前跟随刘备来了两次。

    只不过这个名为刘据的孩童……

    诸葛亮将目光投向刘据。

    初听闻这个名字,诸葛亮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那位武帝之子,被称为戾太子的刘据。

    刘备话音刚落,张飞就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

    “大哥,你猜怎么着,小据的想法竟然和孔明先生的想法如出一辙,先取荆州,再取益州。”

    刘备的脸上顿时露出惊讶的神情。

    如果这话出自孔明先生之口,刘备丝毫不感到意外,但是如果仅仅是出自一个十余岁的孩童之口,即使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刘备也是难掩惊诧。

    一个孩童竟然有此等见识!

    而站在刘备身侧,本来就对一身贵气的刘据感兴趣的诸葛亮,眼中的好奇神色更重。

    这个孩子不一般。

    “小据,不曾想你如此年纪竟然有此等见识,不知先生是谁,说不定我还认识。”

    刘备的想法很简单,能够教出年纪轻轻就有此等见识的刘据,这位先生必定不凡,如果能够得到对方的帮助,那想来匡扶汉室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刘据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老者的形象,正是太子太傅石庆的模样。

    他晃了晃脑袋,将这个想法排出脑外。

    他能说出这个看法,与太子太傅其实并无多大关系,主要是靠他怀中的那本《三国演义》。

    而且,恐怕就算他说出石庆是他的先生,在场的众人大概率也会认为他得了癔症。

    石庆可是他父皇时期的人物,又怎么会出现在三百年后的建安十二年。

    “玄德叔父,我的先生名声不显,想来叔父没有听说过。”

    刘备也看得出来,刘据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不便将先生的名讳说出口,他也就放弃了继续问下去的打算。

    不过,他的心中难免有些惋惜。

    能提出如此见解的,想来是一位不弱如孔明先生的奇才。

    “主公,今日天色已晚,不妨在草庐中歇息一夜。”

    “如此便麻烦孔明先生了。”

    “三位叔父,孔明先生,我恐怕得离开了。”

    刘据在这时候提出了辞行。

    他这次出来所花费的时间已经够多了,如果不快些回到宫中,恐怕会被太子太傅责罚。

    当然,前提是他回得去的话。

    见刘据要走,虽然刘备有所不舍,但他还是对着关羽张飞说道。

    “二弟,三弟,将小据送回食肆。”

    刘据连连摆手。

    “玄德叔父,不用了,我记得来时的路,只两刻钟的时间便可回到食肆。”

    见刘据如此执着,刘备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望着刘据离开。

    离开草庐的刘据飞一般的向着张泊的农家乐赶去,他此刻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问询兄长关于刚才所发生的一切究竟是什么回事。

    等到刘据气喘吁吁地回到农家乐,就看到令他有些瞠目结舌的一幕。

    原来,在农家乐中,又有几位新客人。

    如果这几位客人打扮正常还好,问题是,这几位客人的打扮也像是之前的刘备关羽张飞一般。

    刘据都懵了。

    这是什么情况?

    不过,刘据很快发现了这几人与之前的刘关张三人的不同之处。

    虽然妆容相似,但是气质神韵远远比不上之前的刘关张三人。

    “老板,不得不说你这农家乐不错,不过,你这年纪轻轻怎么回村经营农家乐了。”

    “还不是卷不动了,这才回农村躺平,最起码一亩三分地饿不死不是。”

    “唉,我也想躺平,奈何不允许啊。”

    与新刘关张三人吹着牛的张泊也是注意到了上气不接下气的刘据。

    “诸位慢慢吃,有事叫我。”

    张泊说完,便向着刘据的方向走去。

    “小据,虽然现在较之十几年前治安好了很多,而且街道上都有了摄像头,但是还是别乱跑的好,万一别人拐走那可就不妙了。”

    刘据虽然有些有些搞不懂,什么是涉象头,但是他今日可是有着要事的,因此也没有太过纠结这个问题,稍微平复了一番激动的心情,开口说道。

    “兄长,我没有乱跑,而是与之前的刘关张三人去了一趟卧龙岗。”

    张泊眼睛瞪得浑圆,那惊愕的眼神中透露着难以置信的神情。

    片刻之后,却又释然了。

    中二的年纪谁没有呢。

    想当初他小时候,去五指山景区,看到被压在山下的猴哥,还以为是真的猴哥,还在一旁买了很多香蕉投喂。

    后来长大一些才知道。

    那哪是猴哥,就是工作人员假扮的。

    而刘据的这副样子显然和小时候的他一模一样。

    看到cosplay,还以为是真人。

    真当他不知道吗,卧龙岗可是距离临台市有七八百里,刘据这才出去几分钟,最多在村子里转转,还去什么卧龙岗,这不扯淡嘛。

    不过,仔细一想,张泊还是被吓出一身冷汗。

    麻蛋,那三个家伙,拿工艺品白嫖他一顿饭,明显就不是什么好人。

    问题是他们竟然没有对刘据动手,这还是有点奇怪的。

    想来也是,不付钱骂骂也就过去了,拐卖小孩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小据啊,你可不能乱跑啊,万一被人拐卖就不好了,我看那几个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人,你猜他们干了什么事,他们竟然吃饭不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