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神兵图与圣武书 » 第二十五章 景贤书院

第二十五章 景贤书院

    景贤书院原先只是一个简陋的院子,经过多年的沉淀,书院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名气,很多官宦、富商、豪绅将子弟交到书院就读,便寻思着要改善书院环境,一是为了自己家的子弟有一个好的就读环境,因为这些子弟平时都享受惯了,可受不了清苦的生活,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着想,自己子弟读书的地方肯定要规模宏大,环境优美,有格局、有气派,这样说出去自己也有面子。

    书院周边古树参天,在浓浓树荫下,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一片片的商铺、楼馆,售卖各种物件和吃食。别看这里商业很繁华,但地面却极为干净整洁,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书院的学生素质有多高,而是书院请了专人每天进行打扫,并规定各家商铺、楼馆一定要搞好自家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如果发现有脏、乱、差的情况,第一次是警告,第二次就要取消租赁的资格。商家们都想靠着书院这棵大树发点小财,因此没有哪家商铺、楼馆敢违反书院的规定,甚至自己要刻意将商铺、楼馆打扮得美观一些。

    书院经过重新修建,一改简陋小院为高墙大院,红墙碧瓦,雕梁画栋,很是气派。院中建筑典雅精致,多为木质结构,都用上好的木材建造而成。建筑以学堂为主体,前面有院长办公的地方,后面是学生寝室,在各个建筑之间还有亭台轩榭,石径竹林,回廊曲池。整个书院既雅致又幽静,真是学习的好地方。

    “书院的学生家庭出身如何?”唐靖听孟院长简要介绍了书院的历史后问道。

    “大概家境富裕的占三成,比较宽裕的占五成,家境贫寒的占两成。”孟院长答道。

    “书院的经费来源如何?对家境贫寒的有补助吗?”唐靖继续问道。

    “书院经费有一半来自官宦、富商、豪绅的捐赠,另一半一部分是政府的拨款,一部分是店面租赁的收入。家境不好的,我们只象征性收取一点费用,甚至不收费,但必须是愿意学习又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的。对于学习优秀的贫寒子弟,我们不但不收费,还另外发给奖金。”

    “那些家境富裕的学生,他们能安下心来,真心实意地学习吗?”唐靖又问道。

    “这个……家境确实有影响,但主要还是看志向。普遍来说家境不好的,学习比较刻苦,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家境好的,确实有不少是来混日子,应付家里的,也有不少胸怀大志,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真想学知识的。”

    “我看你们书院的学生服装都很统一,这个有讲究吗?”岳青问道。

    “是的,书院的一切都是统一提供的,包括食宿、衣物、学习用具、生活用具等。书院每月统一提供学生一定的生活费用,可以到外面商铺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学生除了书院统一提供的生活费,不能私自带钱来书院,一经发现立即充公。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一到书院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勤奋和懒惰的区别,只有学识的不同,书院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

    “你们书院的理念可真是不错,难怪可以做到远近闻名!”唐靖由衷赞道。

    “哎!虽说我们对学生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但在他们的心里可很难做到这一点啊!我们只能管得了他们的人,可管不了他们的心。”孟院长叹了口气道。

    “是啊!人心难测!虽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传道,但学生是否愿意真心入道却很难说啊!”唐靖也感叹道。

    “因此,我想请唐先生给他们上一课,修修他们的心。”孟院长诚心邀请道。

    “这个,我想想……”唐靖说完,沉思起来。

    “学生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何为读书第一等事?”唐靖跟在孟院长后面走进学堂,他环顾一周,向学生们问道。

    “学而优则仕,读书第一等事当然是为了做官。”一个学生说道。

    “很好,还有没有其它的答案?”

    “学习在于增长见识,开拓眼界,读书第一等事当然是为了赚钱。”另一个学生说。

    “不错,还有其它答案吗?”

    “读书嘛!我觉得第一等事在于学习做文章,妙笔生花,岂不快哉!”又一个学生说道。

    “错!你们都错了!学习的目的怎能如此庸俗!我看,读书第一等事在于治国、平天下!”一个学生站起来,激动地说道。

    “嗯,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你们只说到了读书的效用,却没有谈到读书的根本?”唐靖说完,向下面扫视了一圈。

    “读书读得好确实可以做官,但是不是有人能做好官,有人却只能做坏官?读书读得好也确实可以赚钱,但是不是有人赚了钱可以做慈善,有人赚了钱却为富不仁?读书读得好,也确实可以写好文章,但写得一手好文章的人,人品也一定好吗?读书读得好,还可以治国、平天下,但治国、平天下依靠的是什么?我看,你们的答案虽好,却没有触及到读书的根本!”唐靖继续说道。

    “那读书的根本是什么?”一个学生问道。

    “读书在于明白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垂之万世而皆宜的道理。简单地说,读书第一等事在于明理。”

    “那何为明理?”另一学生问道。

    “明理在于待己、待人、待事皆能适宜而无惑。”

    “那怎么才能做到待己、待人、待事适宜而无惑?”又一学生问道。

    “待己者,心即理也,以诚待己,不欺己心;待人者,心有良知,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事者,事上磨炼,知行合一。”

    “唐先生说得真是太好了!待己、待人、待事无惑,则人生无惑矣!”孟院长听到这里大为赞赏,忍不住插话道。

    “院长!院长!不好了!有人来找碴了!”正在唐靖讲课的时候,书院门房慌慌张张地闯进来说道,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捂着半边脸,应该是被人打了。

    “慌慌张张地叫什么!没看见唐先生在讲课吗?”孟院长听了眉头一皱,斥责道。

    “伍恒,赶紧给我滚出来!”这时,一个粗犷的汉子闯进来,他看都没有看孟院长、唐靖、岳青他们一眼,径直朝学生群里冲进去,吓得学生们纷纷躲避。

    他冲到学生群里,从里面抓住一人,便往外拖,一边拖一边叫道:“快跟我回去!别在这浪费时间!”

    那被称作伍恒的学生用手抱住学堂中间的一根木柱子,高声叫道:“我不回去!我就要在这里读书!”

    “喂!这个汉子!书院可是斯文之地,容不得你在这里撒野!你为什么要来闹事?你抓我的学生干什么?”孟院长见状,拦住那汉子道。

    “这是我弟弟,私自跑到这里来读书,我要带他回去。你说以他的资质,读书有什么用?能当官吗?能赚钱吗?还不如跟我好好回去练武,练得好,能开武馆,能开镖局,练得不好,也能去做份苦力,挣口饭吃。”那汉子大声说道。

    “能到我书院来的,资质都不差,只要刻苦学习,必然有成。你让他留下来,我会尽力教他。”孟院长劝道。

    “废话少说,我今天一定要带他回去!”

    “我不跟你回去!我就是要在这里读书,我想读书!”伍恒反抗道。

    “老兄,你应该尊重你兄弟的意见!他想读书,你为什么不让他读!读书有什么不好?这样,你不是说要练武吗?你打得过我,你就把他带回去,你若打不过,就把他留在这里。”岳青走上前说道。

    “好!那一言为定!”那汉子看了岳青两眼,爽快地说。

    岳青便和那汉子来到学堂旁边院子的空地上,孟院长、唐靖、岳琳、张虎也走了出来,在旁边看着,其他的学生都挤在学堂窗户边上,往外面看。

    “在下伍毅,请指教!”那汉子向岳青抱了一拳,说道。

    “在下岳青,请指教!”岳青也向他抱了一拳。

    两人在院子里面一来一往地比试起来,那伍毅功夫不差,但岳青更胜一筹,打了不到三十个回合,伍毅便败下阵来了。他拱了拱手,说道:“我输了!技不如人,也没脸叫他回去了,就让他留在这里吧!”说完,就准备转身走了。

    “且慢!”孟院长这时候站出来说道。

    “唐先生说得好,读书在明理,只要理明了,干什么都可以。我觉得学生光学文还不够,还得练武,一来可以强身健体,二来也可以防身护身。我打算在书院开一门武术课,伍先生是否可以留下来帮忙教学?”孟院长继续说道。

    “如此甚好!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可以造就文武全才!”唐靖听了拍掌叫好。

    “岳兄武艺远胜于我,有他在这里,我岂不是班门弄斧!”伍毅似乎有些心动,但刚才与岳青比试被打败了,又有些不好意思。

    “伍兄此言差矣!你的功夫不弱于我,我只是侥幸获胜而已。再说,我们几个人只是路过,马上就要走了,这教学的重担,还得倚仗你了!”岳青赶紧说道。

    “那好吧,我本来也是开武馆的,只要孟院长不嫌弃,我就过来兼个职吧,我也不用另付报酬了。”伍毅下定了决心过来帮忙教学。

    “那不行,报酬还是要付的,不能坏了规矩!”孟院长见他答应留下来教学很是高兴,哈哈笑道。

    “这样,你们今天就都留下来,先别走了,晚上我准备一桌饭菜,大家庆祝一下,一是结识了几位好朋友,二是祝愿我们景贤书院更上层楼!”孟院长提议道。

    “既然孟院长盛情邀约,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岳青和唐靖商量了一下,欣然答应,伍毅也爽快地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