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剑问长生 » 第四十一章 明月

第四十一章 明月

    明月当空。

    赵连城挡在陈述身前,将斗笠盖在他头上,丢了连鞘刀,自虚无中拽出一柄巨大的厚背虎头金刀。

    这柄刀,比他的人更高阔,雄伟得宛如一座城。

    扶桑若木制柄,鎏庚金以为脊背,环首掺天门衔烛龙之鳞,辅之龙足龙肉铸成虎首吞锷,白玉锻而成锋,玄铁造化成刃。

    此刀之名乃“刀鬼”李神弦悬笔亲提——煎寿刀,“飞光”。

    这少年刀客此刻之威势无限拔高,隐隐难收的气魄,覆压天下三千里。

    白帝城域禁制极限——仙人境。

    赵连城双手握住刀柄,横刀蓄势待发。

    在他的手触碰刀柄的那一刹那,一道白芒骤然将夜割破,两暗排开,明月与天仿佛一齐裂了,山间响起马蹄,擂战鼓,铁骑嘶鸣,战鼓雷音中草木动如兵戈,疾如风,掠如火。

    铁蹄踏夜色,六合起刀兵。

    虎眸亮玉符,戟指斥天公。

    竖旗向天!

    狼烟漫。

    本命神通——破军化禄。

    千军万马结于此身,伟力归此一刀。

    武曲踏烟血惊苍。

    “这一刀后,生死由天。”赵连城虎眸微动,“若能活命,记得常来此处祭奠我。”

    天上白狐大惊失色,尾巴蜷缩,身周时间空间皆被封锁,无论如何也是动弹不得。

    “住手!”子岁喊道。

    这一刀,灭了。

    不是因为子岁的呐喊,而是因为一尊低眉菩萨拈花于月下。

    祂法身泛金光,指尖一点,那白狐便吸入祂口中。

    陈述支起斗笠,抬眼望去,这菩萨竟让他有些眼熟,尤其是这双吊梢眼,仿佛在哪里见过。

    一段丢失的记忆瞬间涌入脑海。

    魔祖!

    与此同时,明霞真人苍白的双眸射出两道充满生机的绿色明光,苍老的皮囊随光褪去,李心之从中走出,长发用黄绳挽起,一双丹凤眼柔如秋水,锐若锋矢,极具一种危险而美丽,一袭黄色武服绣龙纹金线,手中乌木棍一扭,一柄龙纹苗刀横空出世。

    横刀立马,英姿飒爽。

    明霞真人是她的化身,救下祁天石的那一卦,是她凭借本命神通推开太渊门的最后一步。

    本命神通——脱胎天和。

    “神通九界”分天地人,人三界为——三里、内庭、天井悬钟,地三界为——风市、太渊、承山大陵,临太渊门便是太渊境,先入阳池,再推太渊,便是承山大陵。

    李心之至此四化身皆大成,登仙人境。

    “甲木参天——”

    李心之画出一道线,一条充满生机的线,这条线仿佛一条青蛇,“咬”在赵连城身上,使他敛炁于身,堪堪挺过了这因被强压下绝命刀所带来的反噬。

    赵连城深吸一口气,狼烟再起,手持煎寿刀,又是一刀迎空斩出,这道恐怖的刀芒依旧湮灭在夜空中。

    “火炽乘龙,水宕骑虎——”

    李心之的苗刀上升腾起赤黑两色,她也同样斩出一刀,随即一声龙吟响彻天地,一声虎啸震动山林。

    火龙翔于天,水虎跃于空,龙腾虎啸齐冲向夜空中那尊吊梢眼的菩萨。

    然而依旧泯灭。

    陈述运起晦朔之法,妄想窥得魔祖破绽。

    魔祖慈祥一笑,指着陈述说道:“我已许你长生,何必如此怒目。”

    “这长生我不要了。”陈述说道。

    “呵呵呵……”魔祖慈悲笑道:“既然如此,我便收回。”

    “顺便取些利息,你应该不介意吧。”

    “介意。”

    陈述握紧青色玉珏。

    菩萨那张脸,幻化成一张世间绝美的脸,是子岁的娘亲,祂转而向子岁说道:“小岁,多谢你为我解开封印。”

    道了一声谢后,祂便消失于夜空。

    子岁神情呆滞,身形也随着祂的消失,而缓缓散去。兰若寺与子岁的生命,全凭一股子执念而融为一体。

    小白狐狸呜呜地叫着,眼看着主人身躯的消散,竟落下眼泪。它不停地朝着月亮磕头,想像救回狐祖那般向月亮祈愿,可是这月亮,怎么不答应它啊!狐祖被吃掉了,主人也消失掉了,它好像什么都没了。

    李心之收刀归鞘,冷冷问道:“结束了?”

    陈述蹲下身子,温柔地抚慰小白狐狸,小白狐狸被他摸了没两下后,便哭着逃走。

    赵连城抓起陈述头上的斗笠,笑道:“既然我没死,这斗笠还是还给我吧。”

    李心之一手掐腰,一手拄着乌木棍,咬着嘴唇。

    竟然没人理她。

    没了斗笠的遮盖,陈述不用抬头便能瞧见圆月,爷爷还在等他,灵药还没有寻到。

    满月露出一个缺口,缺口愈来愈大,像是有一只大狗把这月亮吃去了一半。

    转眼间乌云密布。

    陈述与二人讲述了书生的故事后,便辞别二人行下山去。

    阴晴相别失风雨,云遮漫道向昏黑。

    这一夜,真的好漫长。

    李心之明知故问道:“你叫赵连城是吧,你也是命者?”

    命者即——命九境修者,是修神通九界者的简称。

    “嗯。”赵连城点头。

    李心之双手抱于胸前,装老成道:“我看你年岁不大,是何时觉醒的?”

    赵连城瞥她一眼道:“你好像也不大。”

    “十七。”

    李心之忽然回想起他刚刚古怪的眼神,随即脸一红,怒道:“喂,你到底什么时候觉醒的?”

    赵连成想起旌旗与夕阳下的战场,他躺在尸山血海与残刀断戈中,仰望苍穹。

    “生来便有。”

    “唉,命途多舛。”李心之叹息一声,看着他正用刀雕刻着不知从哪里淘来的石头,疑惑道:“欸?你在干什么?”

    “没人能给的公道,当然可以自己讨。”赵连城刻好石头,叹息一声,“可毕竟是人命啊。”

    他望着天空。

    “有时我真想知道,公道究竟在何方。”

    他为生命悲怆,所以他给书生他们留了碑。

    “我记得你说过,那四个畜生已经被你们收押。”

    “当然啦,我怎么敢欺瞒玉城虎大人呢。”

    “带我去吧。”

    “嗯……可能会有点危险……”

    “无妨。”

    “喂,你能不能教教我,你这种高冷欠揍的感觉?”

    “嗯。”

    头戴斗笠的少年刀客,与蹦蹦跳跳的盈盈少女行远。

    不久后,下起了雨,土地变得泥泞,泥泞中摆着五个石块,上面有被刀刻下的痕迹,歪歪扭扭的能看出一些字。

    傅眉、沈通、周宁、古其生。

    还有……狐生子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