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清竹纪年:三清山 » 第60章 山上来人

第60章 山上来人

    就在他们仨,带着众多落考生们,在道院衙门讨要说法时,郭静江正在码头边,带着两位弟子静静等着,按照他与大师兄约定。

    童子是放榜第二日,他会提前带着人,从三清山出发,沿清江顺流而下,在巳时与他碰面,是以一大早,他便往码头赶来。

    果然,沿着清江水,向远处望去,一艘七桅大宝船,风正鼓吹着船帆,缓缓向码头游来,而在这船头之上。

    迎风而立,站着两个道人。一人青色道袍,正是他师兄汪洋,另一人赤色道袍,年纪看着不大,看面孔颇为英俊,只是却从不曾见过。

    显然那船上两位道士,也见到了他,彼此隔空遥遥对望,也算是打过招呼。过了片刻,宝船靠岸停泊,郭静江一个纵跃,就飞到船头。

    跟这两位道士,作揖见礼道,

    “阐教第七代弟子饮冰子,见过师兄和师叔。”

    郭静江才升为真传,见到谁都得喊师兄,他目力甚好,刚刚隔空远观,发现两人虽是并肩而站,可自己师兄却要稍微靠后。

    便在心里暗暗推算,彼此辈分应该不同。

    见到师弟执礼甚恭,汪洋笑着给他介绍,身边这位英俊的年轻道士。

    “郭师弟有礼了,我身边这人却是你师叔,是截教第六代弟子舒明,他此次下山,主要是过来接任院长一职,今后你们俩搭班子。”

    “可要多主动,向舒明师叔请教学习。”

    舒明祖上是截教,八大弟子首席多宝道人,他是生于三清山,长在三清山,可以称得上是截教嫡系,所以年纪虽轻,辈分却颇高。

    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原本是一家。因此这三教弟子辈分,却是相通的,彼此之间也是互相承认,在道门内设有,专门机构负责此事。

    不过这舒明,自小被众星捧月,在人情世故方面,显得有些特立独行,特别是他常年泡在截教内炼器,甚少与外人打交道。

    因此说话却有些木讷,远没有身边两位师侄,圆滑和狡黠,因此十分真诚地客气道,

    “哪里哪里,我甚少关心俗务,除了炼器一道还算熟悉,其他方面却真是不甚精通。因此有些事情,恐怕还得向师侄请教。”

    舒明这一番话,说得十分客气,骨子里透露着一股真诚,郭靖江先前虽不认识此人,但听他如此言语,原本一直悬着的心,便放下大半。

    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正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上面派来这样一位淳朴院长,不仅仅是他郭静江的运气,也是这白云道院之福。

    郭静江随着二人下了船,坐上早已备好的马车,一群人浩浩荡荡,往白云道院衙门驶去,这舒明独自坐一辆马车。

    汪洋却是拉着他这师弟,两人嘀嘀咕咕,好一阵密谈,差不多一个多时辰,大队人马来到了道院门口,正巧见到了。

    偌大广场上,被落考生们,挤得水泄不通的场景。带头的三人,见有一队人马出现,知道事情果真如族长所言,会按照既定节奏推进。

    好戏即将开演。

    而众落考生们,也发现了这几位身穿不同颜色道袍的道人,知道他们是三教一派精英,特别是为首之人,望着年纪虽然不大。

    可英姿勃勃,流露出一股和善之意,便纷纷围将过来,将自己心中委屈,七嘴八舌说了出来,纷纷恳求,这位年轻道人,替他们做主。

    对舒明而言,这种场面他虽然,从没有经历过,但来之前,汪洋已在船上,跟他提前交流过,因此就做了心理准备。

    提前打好腹稿,倒不会显得手忙脚乱。

    他快步上前,站在一处高台上,双手下按示意,跟各位落考生们,打着招呼。

    “大家静一静,我作为白云道院的新任院长,对大家的激动之情,可以肯定地说,绝对感同身受,对今天所作所为,也非常理解。”

    “我代表道院,在这里郑重承诺,这件事情,道院一定会彻查到底,道门科举,不是儿戏,有些人胆敢胡作非为,就必然会受到严惩”

    “付出应有代价。”

    “如今天气炎热,还请大家先回去,耐心等待消息,事情有了结果,一定会张贴公告,好让这道院所有人知晓。”

    众人见他说得诚恳,三位带头大哥,又率先鼓掌喝彩,表示相信这位新院长,于是在一片友好氛围中,这场聚集闹剧也落下了帷幕。

    而与此同时。

    道院内的柳絮子,也在议事厅内,跟自己一帮下属,大眼瞪着小眼。

    这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以往几乎都是强力弹压,道门哪有与你商量余地,如果不服,那就打到你服为止。

    可这一次,道院方面态度有些疲软,柳絮子做贼心虚,自己那曾孙,连几本道经都背不全,却能够中得童生,这种事情,根本不能对外宣扬。

    不然上面不追究也就罢了,一旦加以排查,纸可是瞒不住火,一个人有没有才华,是很容易被检查出来,这瓜落要是打下来。

    不止他自己,整个议事厅内不少人,都要受到牵连,因此在场众人,内心也都是叫苦不迭,心想真是流年不利。

    在他们眼中,自己也没有,犯了什么过错,往届考试都是如此操作,今年无非少了一半名额,可下面落考生们,情绪如此激烈。

    大大出乎了他们意料。

    柳絮子决定不再沉默,他用手轻轻叩着桌子,缓缓说出了心中想法,

    “道门科举事关江山社稷,向来规矩森严,从道君往下道门各层级,无一不重视考试公平性,这近万年来,鲜有听说过科场舞弊。”

    “童子试开考前,我去了一趟青竹观,得观主铁冠子召见,他再三反复跟我强调,白云道院童子试录取名额减少,是观里定下来的大政方针。”

    “要我们有困难要克服,不要有畏难情绪,对这些落考生们,也要耐心做好解释沟通,特别是要提前准备好,善后安抚措施。”

    “一定要防止突发性,落考生们集会,特别是要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以防止有把柄被人捏住,沦为别人闹事的借口。”

    说到这里,他竟是目露凶光,

    “当时我在观主面前,拍着胸脯保证,白云道院文风鼎盛,这些落考生们,多年来苦读先贤道经,一定会理解并支持,观里这片良苦用心。”

    “只是我万万没想到,这话却说得有些早了,我在白云道院土生土长,也活了一百五十多岁,却从来没听过,有谁敢指着院长鼻子骂?”

    “在这白云道院,我柳絮子是院长,这件事还有多少人不知道?”

    在场众人,听得心里发笑,表面上神情肃穆,态度十分恭敬,只是依旧一声不吭。

    柳絮子见自己话语,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没有收到任何回应,终于忍不住怒了,猛力用手一拍桌子,大声暴喝道,

    “难不成他们还敢反了天,我倒要看看,谁敢质疑童子试录取不公?”

    说完,他就准备吩咐周边人,立刻带着道院捕房衙役们,立刻出去将为首闹事之人,戴上枷锁拷回来,再将其余人群驱散。

    可就在他话音刚落,却有一道声音从门外传来,充满了讥讽之色。

    “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你若真行事坦荡,外面又岂会鸡飞狗跳,亏你还晓得自己是个院长,倒是让你那曾孙照照镜子,就他那狗屁不通的水平。”

    “到底能不能中得童生?”

    这一番话,已不是平常人,话语中夹枪带棒,而是直接当头棒喝,将所有面皮都撕扯下来,一点面子都没有给柳絮子留。

    柳絮子腾地站了起来。

    却瞧见了一位年轻道士,扎着道髻,一袭赤色道袍,神色冰冷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位,身着青色道袍的道士。

    以及一队随行道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