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清竹纪年:三清山 » 第62章 只问首恶

第62章 只问首恶

    见到现场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郭静江淡淡一笑,率先打破沉寂。

    “诸位道友,均在这白云道院效力多年,这么长时间做下来,对院务想必非常熟稔,如今道院虽然,不再归紫霄宫管理。”

    “改由三清宫下,九天应元府负责,这院长与监院也改由,三教真传弟子担任,可我和舒明师叔二人,毕竟初来乍到。”

    “在很多事情上,还得仰仗各位,目前还请大家先行回公房,开展日常办公,至于后续任命变动,道院考虑到,诸位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自会有新的安排。”

    “总而言之,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交代。”

    他说完这些话,见到大家脸色还有疑虑,知道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讲清楚,于是又补充道,

    “今次童子试风波,刚刚我与舒明师叔已有商议,院里一定会彻查,如果没有问题,定然还大家一个清白。”

    他这句话一说,在场之人,脸色顿时大变,心知郭静江在讲废话,大家坐在这个位置上,谁下面屁股是干净的。

    若是顶针起来,深查严办,这哪里又会找不出问题,但凡找到一些瑕疵,细细追究起来,谁身上没有污点?

    众人这些心理变化,汪洋尽收眼底,他精于人情世故,因此也插话道,

    “我们三教弟子,专门负责监察科考公平,既然之前两位师侄,没有向上汇报,说明考场纪律还是可以的,只是录取名单,有些不能服众。”

    “还请大家放心。”

    他这句话点到为止,不过却将这态度摆了出来,言外之意很是简单,这次童子试没问题,只是在最终录取方面,做得有一些欠妥。

    瑕不掩瑜。

    这最终录取名单定夺,是柳絮子院长职责,只有他拍板才能定下,因此与他人无关,哪怕院里要处理,也只是会处理柳絮子。

    这却是法不责众,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此一来,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也陆陆续续起身退场,三三两两离开议事厅,当然路过新任院长和监院,以及汪洋面前。

    都会打一个招呼,态度十分虔诚,虽然双方只是初见,可有些人态度非常热络,不知道的,还能误以为,双方是多年未见老友。

    不消片刻,现场就只剩下三教弟子,和柳絮子与礼房主办二人,至于原来的暂理监院,城环子马亮,早在半月前,就疏通了门路。

    调到东林道院,去担任都经一职。

    原本那里正好空出,一个监院职务,经原监院张成力荐,上面安排现任都经,盐都子陈青木晋升,这样便空出一个都经位子。

    只是手续还没办完,这马亮因此,还在这里消磨时光,不过今天看到这些事情,他也识趣地跟随众人离开。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考童子试时,马亮就借口有病未去,本身就是将离开之人,倒也没有人勉强他。

    他是暂理监院,除了柳絮子,又有谁敢说个不字。不承想,这一谨慎决定,在今天却是救了自己,一旦卷入到门科考舞弊丑闻。

    马亮这刚到手的东林都经,怕是就要不翼而飞了,就这还是好的,万一被查出点蛛丝马迹,或干脆直接屈打成招,这类事他们可没少干过。

    那个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轻则倾家荡产,重则要去吃牢饭,这可不是煮熟鸭子飞了那么简单,完全就是生死之别。

    马亮如此这般想,柳絮子自然也是明白,他沉浸宦海多年,早就练出明辨风向本领,刚刚汪洋意思很明白,只问首恶,不问胁从。

    他想要反驳,却又无能为力。自己势单力薄,在这上面又没有什么靠山,不似马亮能干,有一位好泰山,先前瞅准机会,助他升了暂理监院。

    对于暂理之事,原本只是道门权宜之计。

    毕竟他们这类,没有举人功名的秀才,只能代理院长,或者暂理监院。

    按照道门规矩,正式院长或者监院,必须举人以上才能担任,在有些地方,甚至都是进士在干。

    因此白云道院上下,包括柳絮子和马亮二人,心里全明白,眼下只是过渡一下,后面恐怕还会被打回原形。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更是万万没料到,中间还会出纰漏。

    如今更是连主子都换了,未来前途未卜,只能说马亮有先见之明,没有贪恋暂理监院的权势,而是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去谋了一个与他本人,相匹配的差事。

    凡是担任道院,正式道职的道士,都会在三清山紫霄宫内,设有该人的魂魄烛火,一旦本人生死道消,烛火就会同步熄灭。

    紫霄宫会第一时间知道。

    因此,正式道职对道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非常稀缺,若是没有犯下重大错误,是绝对不会被处理。

    各项待遇十分优渥,都是由户部亲自拨下,属于道君的亲儿子。

    在地方上地位超然,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和修炼资源,不管是想要晋升,还是修道,都是大开方便之门。

    至于道院内正式编制,虽然非常稳定,却不归紫霄宫管理,录取与否也都是,各地方自行安排,至于各类待遇福利。

    也跟道院所在区域,经济条件挂勾,富饶的地方那自不必说,那真是外人想都想象不到,会在道院内设下各个别院。

    里面配着丫鬟、小厮、仆役和老妈子,就这些下人们,不仅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更配备了四季常服,每月还有例钱发下。

    至于被伺候的主子们,日常生活更是极尽奢靡,甚至于他们看不上,道院提供的那些福利,自己有的是办法,为家族谋取利益。

    人比人,气死人。

    相比于这极少数的道院,天下绝大部分地区,条件都只分为普通与差两种,一般的也就勉强糊口。

    至于那些差的,身处穷乡僻壤之地,道院里往往还会拖欠上几年工钱,可以说是一贫如洗。

    哪怕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山里衙门。

    逢年过节,别说是其他山头,能够收到的冰敬、炭敬,他们能捞几只,鸡鸭鹅就算不错了。

    真可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