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谪仙人李太白 » 第四章 无聊的学堂

第四章 无聊的学堂

    今天,是李白五岁生辰,虽然只有母亲陪在自己身旁,但是家中佣人也向他祝贺,并没有让李白觉得有多无聊。

    过完今天,明天李白就要去学堂求学,听说那是乡里最好的学堂,很多有钱人家都把孩子往那个学堂送。

    李白也不例外,李家在青莲乡虽然低调,但是懂的人都明白,这李家是隐藏的豪绅,宅院大不说,家中佣人加起来都是十几个,还有护院。

    一般的豪绅家中也就几个佣人,几个护院,对比李家根本不够看。

    这也是托李旭的福,李旭作为任城尉其实俸禄并不高,但是他私下里还在做生意。朝廷对此是相当严苛的决不允许官员私下经商,官员无论大小也不得与商人有往来。

    几年前李旭凭借之前做生意挣得钱在青莲乡买了一处宅院,然后又在任城买了一个小官。虽说花了不少钱但对于李旭来讲并不算多。

    但是作为商人的他来讲,他知道终究有一天钱会花光,所以当刘昂来拜访他的时候他并没有拒绝,但是表面上二人从来没有来往过,刘昂给李旭的分成都是通过货夫以送货的形式给到。

    其实一开始李夫人在收到这么多银子的时候也是很惊讶的,她不懂经商,但是却完全想不到夫君会通过这么大胆的方式将分成送往府邸。

    李旭买任城尉这个官其实多多少少也有为李白考虑,任城离长安近,如果日后李白进仕途,李旭也能帮到一些,这些家底日后为李白周游世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竖日,李白在管家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学堂前。

    学堂门前早就有塾师在门口等待,他们都清楚能来这读书的孩子都是非富即贵,丝毫不敢有怠慢。

    见到李白和李管家的到来,塾师中一个看起来年纪比较大的老者赶紧迎向前去并朝着李管家行抱拳礼

    “李管家”

    “周先生”李管家也赶紧回礼。

    “李管家客气了,”周先生说完看向李白问到“这位便是你家小少爷吧?”

    “正是,之后的日子还望周先生以及其他几位先生多多照顾了。”

    “李管家多礼了,这是我们应该的”。

    “少爷,此处虽为私塾但是里面的先生各个博学多才,还望少爷听从老爷的吩咐用功读书才是。”这话李管家是对着李白说的。

    让李白来读书也是李旭的意思,在大唐想要读书识字实在是太难了,如果不是因为李旭早年积蓄丰厚李白断然没有读书的可能。

    即使是这样李旭也只能将李白安排在青莲乡一座山上的私塾中去读书。

    “好”

    李白答应的很爽快,因为对他来说读书应该是个有趣的事。

    “那么我便将我家少爷交到你手上,还望周先生不吝赐教。”

    说罢李管家示意李白过去,周先生也伸出手迎接李白。

    李白小跑着朝周先生跑去,并牵住周先生伸出的手。

    与李管家挥手告别之后,周先生便牵着李白朝学堂内走去。

    学堂不算大,只有三间教室,每间教室都是开放式的只有前后有墙壁,左右都是没有的,每间教室两边上面都有竹帘,现在正直夏季,竹帘都是收起来的。

    现在教室里面已经坐了许多学子,大多年纪都与李白相仿,学子并不多,全学堂加起来也就三十来人,像李白这个年纪的也就十来人,其他的学子有些是青年有些已经接近成年了。

    学子在参加考试之前都可以来学堂学习,只要交钱待到考试临近都可以。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李白每天都要在此读书学习。

    此学堂位于青莲乡一座山上是周先生与其好友一起创办的,二人是乡里有名的秀才,如若不是多次考取进士时名落孙山二人也不会回乡创办学堂。

    此学堂离李府也就半日路程,但是一般学子吃喝都是在学堂,没有什么要紧事都是不会离开的。

    李白所学之书便是六甲,这是大堂学子初学都要学习的课本,但对于李白来说也就刚开始比较有趣,之后的一些日子李白渐渐对读书失去了兴致。

    先生们所教大多重复,基本上一篇文章要教学多日才会到下一篇文章。

    李白喜欢新鲜事物不喜欢太陈旧的东西,这就导致李白在课堂上经常走神。

    '啪啪啪',堂桌前先生又用戒尺敲打了几下桌案,无他,只是因为先生发现李白又没有认真听课。

    此时的李白正用手拖着脑袋,斜眼看着院子中那棵叶子快落光的银杏树。

    此时正直冬季末,由于青莲乡是南方城市,此地气温并不算低,银杏树落叶也就没那么快。

    但是时不时落下的银杏叶却吸引了李白的目光。

    听到先生用戒尺敲打桌案,正在听先生讲书的学子们都不明所以的抬起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先生所谓何意。

    “李白”

    先生在呼喊李白,但是李白并没有听见,旁边的学子见状用手拍了拍李白的肩膀。

    李白这才反应过来,疑惑的看向旁边的学子。

    见李白回过神来,那名学子赶紧用手挡在一边朝李白小声说道“先生在叫你”说完瞬势用手隐晦的指了指堂前的先生。

    李白闻言赶紧起身朝先生弯腰行李并问到“先生叫我?”

    见李白朝自己行李,先生暗叹了一口气问到“李白,何故神游啊”

    “回先生,我也不知道,只是瞧着外面的那棵银杏树甚是好奇,这才多看了几眼,学生无意冒犯先生,还望先生恕罪”,说完李白又朝着先生鞠了一躬,表示赔罪。

    “此值冬季,树叶随季节变换更替,有何好奇之处啊?”

    “回先生,李白只是被落叶吸引,李白脑中一片空白,并无其他幻想。”

    “既如此,你且坐下听讲,不要再神游了”

    “是,先生”

    李白整理了一下衣裳乖乖坐下,看着眼前的课本跟随先生的讲解做着笔记。

    课罢,李白将手中毛笔放下并合上了书页,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跟着旁边的小伙伴一起到院子中去玩耍。

    学堂所教并不是很多,现如今也只是教他们认识一些简单的字,唐时纸贵,家里不是特别有钱的还真上不了学,很多课本都是用粗糙的纸张制作的,学堂也没有办法单独给学子配备其他纸张,他们也只能在课本上作注释。

    学堂里,上午和下午各一堂课,每堂课为期是一个时辰,其余时间大多数学子都是在玩耍当中。有的追逐打闹,有的玩些小游戏或者踢石子儿玩。

    有些聪明点的孩子三五几人围在一起作一些简单的诗句,李白也在其中。

    其中一个小孩出了第一句

    “春时飞燕秋时离”

    “春时飞燕秋时离,秋时离,”旁边的几人默默念着,努力的想着该怎么接下去。

    “冬末归来筑巢勤”

    李白旁边的一个小孩接了下一句。

    “哎~这个好,这个好”

    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也就将这个诗句接龙接下去,最终凑了个奇奇怪怪的长诗。

    毕竟他们年纪还小,作诗也是受先生以及学长们的熏陶,他们只知道押韵并不太懂的诗句的一些要领。

    等他们作完这首诗也临近黄昏了,学子们在学堂的饭堂里用完晚饭都各自回到房间就寝。

    虽说学堂是有钱人出资有钱人家的孩子读书的地方,但是地方就这么大并不是每个学子都有各自的房间,他们睡的都是大通铺,只不过并不是很拥挤。

    在这个季节吃完晚饭也就看不到太阳了,大唐时期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于是这些年纪小的学子早早的都休息了。

    只有那些备考的学子还在挑灯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