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人间修仙指南 » 第二十六章 小试牛刀-上

第二十六章 小试牛刀-上

    清晨,五点多钟,温良已经醒了过来,睁开眼睛静静望着窗外投进来的熹微光芒。

    准确地讲,他是暂停了一整晚的修炼,而不是从睡梦中清醒过来。经过最近几天的磨合,温良已经习惯了每晚用打坐修炼代替美美地睡上一觉,只需短短一两个小时的打坐便能将白日耗尽的精力恢复过来,比起睡眠来,既能加快修炼速度,而且休息的效率高了不止几倍。

    只是刚开始时有些不习惯,每天早晨心里都感觉空落落的,眼神发直,瞳孔中像是少了一片点睛的拼图。

    现在天色将亮未亮,夜色混杂着晨光,这种时候是看不清外面景色的,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中。

    温良缓步走到了窗台前,推开窗户,外面微凉的风中带来了朝阳的讯号。所谓的日出,其实就在一瞬之间,就在几次眨眼后的下一次眨眼,那个上亿公里外的巨型核反应堆燃烧着爬上了这个星球遥远东方的地平线,在经历了彻夜的蓄力、积淀后,朝朝烈晖毫不吝啬地在大地之上喷薄、挥洒。

    同样经历了一夜修炼的温良,愈发体会到房间里摆了一瓶灵液带来的提升,像跑跑卡丁车里装了无限氮气——你只管加速向前喷,集氮的事情交给我!

    “↑”键被按得冒火星子!

    他丹田之中的小火苗愈发粗壮,愈有壮大之势。

    温良转头看向放在桌上的那瓶灵液,目光变得柔和起来,含情脉脉的。

    以他现在的消耗速度,一周之内的灵液用量是有保证的,再多几天就不好说了。

    单纯以灵液中蕴含的灵气其实足够支撑他修炼两个星期有余,但损耗过于严重,他有心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吸收效率并不高,不到50%,灵液中大部分灵气都在空气中消散了,想想就让人肉疼。

    如果把灵液直接喝下去,虽然当时猛补了一大口,但吸收进体内的灵气十不存三,昨天那一口实在奢侈和浪费。

    这样看来,小王子所说的用玉石籽料来储存灵气,是势在必行了。

    漫天橘红的朝霞来得快,褪去得也快,湛蓝替下橘红,变成了天空颜色的主导。马路边边,枝繁叶茂的杨树散去了残留的起床气,张开了宽大的绿叶,准备撑开今日份的荫凉。

    今天的早餐是经典的煮鸡蛋、小米粥,配一碟小咸菜,温良赶着出发去市里找同学,所以吃的极为潦草。

    他忍住指尖传来的高温,拨开滚烫的鸡蛋壳,把一颗白嫩嫩的蛋丢进碗中,再夹起几根小咸菜同样丢进去,用筷子把鸡蛋夹开,搅一搅,白的蛋白、黄的蛋黄和小米以及深色的小咸菜都混在一起,变成分不清彼此的大杂烩,温良一口气呼噜呼噜地喝了下去。

    “妈,我得赶第一班大巴,先骑电动车去车站了哈。”温良把碗往桌子上一放,伸手擦了擦嘴,转身就去摸电动车钥匙。

    之前听说道家修行讲究辟谷,含一粒枣核在嘴中,就能气满不思食,让五脏六腑得到休息,他却越吃越多,莫非是境界不到?

    “骑车注意看车!”温妈放下筷子,关心地说道。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

    温良已经骑上了电动车,急匆匆的身影在门口一闪而过。

    去往市里的大巴车是承载着城乡之间脉络的桥梁,一向很守时,七点刚出头就停在了车站站牌处。

    大巴车内车内乘客零零散散地坐着,占了约一半的位子。根据之前的经验,剩下的一半座位在接下来的几个站点也都能坐满。

    乡下进城的公共交通种类少,基本都仰仗着这班大巴。

    几位大爷大妈靠着窗户边坐着,满脸兴奋,正兴高采烈地相互寒暄,把眼角和额头的褶子都挤在了一起。

    “吃了吗?”

    “去哪啊?”

    “给娃带了啥?”

    每个人的脚边都放着一个大大的蛇皮袋,结实能装,大家像是约定好一样。

    温良都不用猜,蛇皮袋中肯定装着昨天甚至今早刚从田里拔的新鲜蔬菜,可能还有一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鸡,鸡是家中散养的,在几天前就处理好了,先放在冰箱里冰冻好,这样一路带过去时还是凉的,接着放进冰箱里冷冻起来。

    每隔十天半个月,那些身子尚且健硕的大爷大妈们,就会搭班车进城,去看望在市里安家的儿子闺女,带去一些园子里的时令蔬菜和不尽的关心问候。

    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当天早上去,晚上便回了,少有过夜。

    城市一直忘记去预留他们的一张席位。

    只有这辆大巴车,连接着城乡,连结着彼此。

    大巴车年久失修,一路晃晃悠悠地像是坐船,尤其是每次启停之时,刹车片发出尖锐的嘶啦声,配上巨大的急停惯性,让人真想立刻跳船。

    即便已经坐了这么多次大巴车了,温良还是适应不了这点。

    终于,到车站了。

    当车头刚拐入车站的大门,大家都翘首以盼,眼睛在车门处抛下锚。

    “嘶——”车刚一停稳当,液压杆收到指令,用力推开车门,早已坐不住的人们一窝蜂地挤着下了车。

    温良不喜欢挤在人群之中,等了一会才起身,落在队伍尾巴处。

    高中时每次回学校都是肩背大包,手提小包,这次温良只随身带了个手机,兜里揣了几块坐公交车的零钱,以及支付宝里几千块钱的压岁钱。

    跟着人群往前走,经过嘈杂的小广场,没几步就到车站门口了。他四处寻望,刚才刘迪说正在路上,估摸着这个点应该到车站附近了。

    车站位于老城区,门口的道路并不宽敞。

    车站门口有一条人行道连接马路对面,再往南走几百米就是市内公交车站。但很反人类的一点是没有红绿灯。街上车来车往,过马路的人一多,南北方向行驶的车辆就被堵住了。

    这附近历来鱼龙混杂,巷子错综紧密,一条条小街道把附近的城中村分割地七零八落。靠近路边开着一些售卖杂货、水果或五金的店面,挂着千篇一律的红底白字招牌,再往里面走走,各式小宾馆渐渐多了起来,歪歪扭扭的招牌,白天人影稀疏,晚上时门前就会亮起红的、绿的灯光,灯光照出的图案不停旋转,气氛随之活跃、暧昧起来。

    一出车站门口,嘴里叼着烟的出租车司机立刻围上来,热情地招呼,拉扯着往自己的车边引。进城的大爷大妈们并不吃这一套,他们早已轻车熟路,零零散散地穿过马路,转头奔向了公交车站。

    还有几个举着自制宾馆住宿纸板的大妈挤到温良面前,眼神之中放着光,“小伙子,坐车累了吧,来解解乏呀~~”

    温良只顾看路,并不言语。

    有一位大爷却与众不同,虽然同样地背着蛇皮袋,却站在马路对面掉了队,不知该往哪走。

    他大概六十多岁的年纪,头发一半灰白,皱巴巴地贴在头皮上,可能是因为太长时间没进城了,忘记了路要怎么走,车要去哪里坐,于是在马路对面停住了脚步。

    他来回左右张望,几次像是要开口拦下过路的人,或者是因为行人太匆匆,或者是他自己没好意思张开口,尝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

    终于,这位大爷像是下定决心一样,伸手拦住了过路的一辆电动车。

    咦,这拦住的不是小胖子刘迪吗?

    定位到刘迪后,温良朝着马路对面慢慢走了过去。

    此时刘迪还没看见路对面的温良,心中颇有点着急,他其实早就到了车站门口,因为等得实在无聊,绕路去买了两杯奶茶,奶茶店的人有点多,比预想时间晚到了一会。

    当他拎着两杯奶茶再次赶回来,准备找找温良在哪时,便被身旁这位老大爷伸手拦住了。

    老大爷说话带点口音,含含混混听不太清。刘迪只好停住车,用一只脚撑在地上,单手扶着车把,上身前倾,把头侧向老大爷的方向。

    原来是问路啊,这个简单。

    刘迪连蒙带猜地知道了大爷想去车站,乐乐呵呵地伸手一指,沿着人群移动的轨迹,隐隐约约能够望见几百米外的公交站牌,以及公交站牌下簇拥着的人群。

    前一个路口红绿灯变绿了,来往的车辆挡住了去路。温良被迫停在了马路中央。

    可,刘迪身后那个左右张望的黄毛是谁?怎么还把手伸进了刘迪的口袋里?

    他在干什么!

    温良顾不得面前的车,瞅准一个空隙,一下子窜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