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鬼吹灯之神塔冰珠 » 11.纳索别克文明

11.纳索别克文明

    经此一难,我余惊未定,但好在平安无恙,心里由衷的念了几句祖师爷保佑。

    由于我体力尚未完全恢复,走起来磕磕绊绊,于是胖子索性把我背在身上,回去的路上不住埋怨我,说我结了婚就胡吃海喝长了不少膘,也就是他,换个人都得被我压得背过气去;奎帕虽然提前结识了我们,但不能打乱老板给定的计划,于是就先去目的地跟他的那些向导同事会合了。

    在离开的时候,Shirley杨和我都不约而同的看了看那条怪鱼的尸体,它的狡黠与顽强都已消失不再,热带雨林里数量惊人的食腐动物们,不出一天就能把它啃食得尸骨无存,而我们这两个来自雨林外的人却是它生命的最后目击者。

    回了船上,我们仍继续之前的行程。在开船前,Shirley杨在岸边埋葬了那个小婴儿,在船上也仍握着十字架为他祷告;而我则在船舱里迷迷糊糊的睡了好几觉,一连做了几个怪梦,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是梦见十五六岁的我正在龙潭湖上滑冰,身边有一个带着宽边帽的女孩儿也在滑,她低着头红着脸,不敢看我,大半张脸都被帽檐遮住了,只漏出两条又黑又亮的麻花辫。我不认识她,想看看她帽子下是什么模样,于是假装摔了一跤,借机去看她的脸,发现她五官标致,清新可人,说不出的耐看,再一细端详才发现,这不是Shirley杨吗,惊得我立马从梦中醒了过来。

    我们的船在黄昏时分驶到了雨林西南角,这里的水位已经很低,我们得下船转行陆路,于是便和船上的水手们告了别。

    从我们的出发地到这里的西南角雨林,直线距离不到一百公里,乘船渡河虽然比直接穿行雨林慢很多,但已经是最安全的方案。

    在这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我们在亚马逊雨林的边缘地带划了一条短短的曲线,便已初步见识了雨林的凶险,不得不对之后可能的冒险心生惧意。

    下了船后,我们见到了来接我们的奎帕和其他印第安向导,他们一共四个人,都穿着迷彩裤和褐色短袖,若不是红铜似的面庞,根本看不出他们是当地土著。胖子还对我和Shirley杨说;

    “我以前一直以为印第安人都是扎草裙,戴大羽毛冠呢,没想到还挺时髦。”

    “害,别说你了,要是没有李小龙,老外还以为咱们中国人都留辫子呢。”

    我们跟着他们在雨林里步行前进,走不多久,就发觉周围的植被渐渐稀疏,看来快要穿出雨林了。顺着树干的空隙望去,我隐约看见一座占地广阔的灰色建筑,想来那应该就是奎帕老板的冷冻食品加工厂了。

    这座工厂规模很大,走得稍微近些就已无法看出全貌,里面正不断传来轰隆隆的机器响声,仿佛拉响了上百把电锯。

    在工厂旁边很近的地方,有一座二层楼的工人宿舍,据奎帕说,那个叫罗玉的华人富商虽然在别的地方有房产,但在这里都是跟工人一样住宿舍,只是单独有一间很大的隔间,而且他平时很少在宿舍,基本都呆在工厂里,估计现在正在哪条生产线上监工。

    我好奇地问奎帕:

    “这个罗老板不是很有钱吗,怎么还亲自到生产线忙活?”

    “这个嘛,我们老板真的有点奇怪,他做的很多事我也不理解。”

    胖子插嘴道;

    “有的大老板就这样,钱挣够了就开始琢磨起怎么完善精神世界了,给他们书吧他们又看不进去,只能假模假样的到工人之中找找存在感,好显得自己平易近人,晚上睡觉都能睡得香点,但是吧......”胖子本来还想高谈阔论,但忽然想起林芳是罗老板的老婆,对妻骂夫大为不敬,立马止住了话头,随便跟我打了几句哈哈算是蒙混过关。

    我们正要进厂区,忽见一个精瘦的男人大跨步走了过来,他戴着圆眼镜,长着一张刀削似的长脸,背到脑后的头发不太整齐,漏下来几缕,看上去风风火火又带着点憔悴,一开口还有几分南方口音:“有失远迎。”

    不用说,这个人肯定就是罗玉罗老板了。他一边说着话,一边把我们领到宿舍区,这里有很多空出来的房间,好像是专门给外来人员住的,一眼望去有些像是旅馆。

    罗老板还说,他一会要设宴招待我们这些远客,有什么事项都留到饭桌上再说,这会儿就先休息一阵吧,先不打扰了。

    我们在雨林里奔波了一天,身上又潮又湿,就趁着这当口洗了个澡,顺便把带的东西安置一下。到了大概晚上8点来钟,罗老板便来找我们过去吃他的晚宴了。

    他摆了一张露天方桌,方桌旁此时已坐了林芳,桌上尽是些巴西当地的菜肴,看上去红彤彤的,应该没少放辣椒。胖子一边入座一边说:

    “我记得罗老板不是潮汕人吗?你们那块儿饮食应该挺清淡的吧,这怎么改了四川口儿了?你看看那螃蟹上的辣椒油,乍一瞧以为火焰山呢。”

    “多年出门在外,入乡随俗惯了。王兄弟,这巴西菜虽不比国内花样丰富,但也算别有一番风味,来,你们都尝尝。”

    我虽然走了一天确实有些饿了,但心里仍记挂着这次行程的目的,便举着啤酒杯对罗老板说:

    “多谢罗老板款待,我们三个的身份想必你已经了解得七七八八了,你的大名我们也听了一路,咱们也不用互相介绍了,不妨开门见山,聊聊那枚叫‘纳瓦霍’的珠子吧。”

    罗玉并没有太意外,好像猜到了我会这么说,他看了看身边的妻子林芳,口气平稳的对我们说道:

    “要说纳瓦霍,就要从这里的土著文明-纳索别克文明说起。

    大约一千年前,纳索别克人的祖先自高原地带的阿兹特克文明分裂而出,进入了雨林,有些记载说,他们是因饥荒逃难而来,另有些说是内乱分裂而来,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具体原因已无法考证。

    来到这一带的雨林后,纳索别克人仍过着部落式的生活,唯一与其他印第安文明不同的是,他们喜爱建造高大复杂的建筑,现今雨林中偶尔还能找到他们留下的建筑遗迹。据石刻和岩画记载,某一天,纳索别克人在雨林中发现了一片‘不毛之地’,那里没有树木和大型植被,只有浅浅一层苔藓和野草,几乎能看见红褐色的土地,这番景象在绿色大洋般的热带雨林中显得异常突兀,仿佛雨林被上帝挖掉了一勺。

    在这片奇怪的空地中,纳索别克人发现了一座人工修筑的神殿,这神殿看上去并不古老,但周围却没有人的踪迹。正是在这殿中,他们发现了一枚巨大的奇异圆珠,这便是‘纳瓦霍’。一开始,纳索别克人并不知纳瓦霍有什么效力,只是发现它冰冷异常,用火来烤也不会变热,更不会损坏;若是将它放入水中,甚至会瞬间把水凝结成冰。

    纳瓦霍这种极寒的特性,在常年湿热的热带雨林中可称是不可思议,因此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纳索别克人眼中的神物,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宗教,成为了一种精神图腾。时至今日,一些已经世俗化的纳索别克后裔仍保留着这种神秘的宗教信仰,甚至因为对冰的崇拜,转去北极圈内的地区生活。

    在将纳瓦霍当做神物不久后,纳索别克人发现了这颗冰珠的另一项功能,与这项功能相比,把水结成冰简直是不值一提。”

    罗玉说到这里,有些难以抑制的激动:

    “它可以......让死者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