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寡人周天子但在战国时代 » 024 大蒐礼

024 大蒐礼

    农田在不断的扩大,田野上种的粮食也发出了嫩芽,在经过多次合作后,百工长与姬延默契程度更高了一些,姬延命令制作的用具,返工次数要少了许多。

    学子已经全部完成入学,由于奖学金制度的产生,能够让入学的学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习内容也得到补充,新增了数学、哲学等科目,由姬延亲自教学。

    许行身体力行,跟随他的学子纷纷学得一身耕种本事,指导庶人开垦土地,兴勤劳作。

    奴隶有了身份,大部分成为农夫,少部分报名参了军。

    姬延的王师,第一次得到扩充。

    上一辈子的他,是来自高度文明社会的总经理,一辈子都没和人打过架,最多发生过口角。

    但是,这里是两千三百多年前,是一个战乱的时代,参与对抗太师的一幕,给了姬延很大的震撼,也让他更加的注意到培养士兵的重要性。

    他去过几次军营,效果让他很是不满。

    这样的王师,不要说和其他诸侯国对抗,只怕是土匪都打不过。

    清风习习,这一天,姬延难得没有召集群臣上朝。

    他换上便服,带领孟鲁、荀况、西周公及公子咎上街视察。

    街道三三两两的行人与他们擦肩而过。

    经过他精心治理,东西两市已经恢复了六成活力,街上终于能够看到一些烟火气。

    “荀况,你说我大周子民和其他诸侯国子民有何不一样的地方?”

    姬延停下脚步,想要考考荀况。

    荀况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曾经随着哥哥及族人游遍列国,咱们大周的子民和其他诸侯国的子民,的确有着很大不同。”

    “具体说一说!”

    连西周公和公子咎都被吸引了目光。

    荀况指着一旁的行人小声说道:“王城道路上行人乘马佩剑很少,身姿孱弱,脸上虽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但精气神差很多。”

    “他们既没有燕赵之士的慷慨悲歌,不怕牺牲,慷慨重义的气势。也缺少齐鲁重情重义之人的姿态,更没有秦人虎贲之势。”

    “总而言之,精神面貌太差。”

    姬延点了点头,大周子民的精神面貌,的确比不上其他诸侯国的,

    这样的子民之中,出不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更出不了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屈原。

    荀况的分析十分到位,却让西周公脸色有些挂不住。

    “你这小孩说些什么话,咱们大周子民可是中原之人,位于王幾之地,受王天恩,岂是其他诸侯国的人能够相提并论的。”

    西周公脸色展露些许不快。

    王城之地是他父亲和祖父治理的地方,荀况这么一说,直接否定了他们三代人的功绩。

    “西周公说的是,我有些唐突了!”

    荀况吐了吐舌头,他才察觉自己的言语有些不合时宜。

    这里不止是周天子的地盘,还是西周公的分封之地。

    说这里的人弱,这不是当众打西周公的脸吗?

    姬延眸光看向西周公:“西周公,荀况说的不是实话吗?”

    “敢于正是缺点,而后改进,才是保证王朝兴盛的最佳做法。”

    眼看西周公不再抱怨,姬延这才说道:“不止是行人精神面貌差”

    “收了流民,又让奴隶变为庶人身份,可是这些人的精神面貌太差,成为我大周士兵之后,也难以保证他们有战斗力。”

    “如果我大周的士兵战斗力强横,如秦狼魏虎一样,你说太师能够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溜走吗?”

    面对质问,西周公无言以对。

    “大王说的是,若是我大周拥有曾经的王者之师,太师等人一定逃不了。”

    公子咎也轻叹一声,大周士兵的战斗力有限,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师等人逃出城外。

    “大周一定要提升士兵的战斗能力。”

    “寡人觉得,是时候举行大蒐礼了!”

    姬延的目光中,带着坚定之色:“只有举行大蒐礼,才能锻炼士兵的战斗能力,才能保我大周平安。”

    大蒐礼乃是大周王朝除祭祀之外,最为隆重的礼节。

    通俗的说,大蒐礼相当于现代的阅兵加军事演习再加上军事部署三合一。

    通过大蒐礼能够重新整顿和编制大周士兵,选定和任命将帅,制定和颁布法律,同时,这种还具有练习战争、检阅兵力、耀武扬威、部署军事、整顿军队、武力威胁等作用。这是用来加强大周王朝统治和战争准备的一种手段。

    孟鲁听到要举行大蒐礼,兴奋的单膝跪地,大声道:“大王英明。”

    对于一名将士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其一是策马扬鞭杀敌建功,其二便是大蒐礼,是他们在君王面前展现实力的最佳机会。

    西周公沉思过后,眉眼间生出一抹担忧,提醒道:

    “大蒐礼在郊外举行,而且是进行攻防演练,若是让韩魏两国察觉,必然会觉得大王是在耀武扬威或是对他们武力威胁,只怕到时候会引火烧身。”

    大蒐礼已经多年没有举行过了,此番大王心血来潮举行大蒐礼,会引起它国猜疑。

    “韩国自从被秦军攻占宜阳后,心生恐惧,把大量的士兵部署到边界进行防御,秦军虽然凯旋回师,但它在宜阳驻守了大量士兵准备随时攻占韩国的另一座城市绳池,秦魏交战,魏国担心殃及池鱼,也派了大量的军队驻守在边境。”

    “大王,在三个诸侯国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要举行大蒐礼,恐怕会引起祸事啊!”

    公子咎眉头紧锁。

    显然,他也是觉得周天子在这个时间段举行大蒐礼并不合适。

    “你们的考虑,寡人也考虑到了!”

    姬延面色依然坚定:“现秦军攻占宜阳,引起韩、魏紧张。三个诸侯国士兵虽然陈兵边境,但互相忌惮对方,不敢冒然行动,因此,给了寡人举行大蒐礼的时机!”

    听到周天子这么一说,西周公和公子咎微微一愣。

    是啊,他们竟然没有想到这一层关系。

    周边三个国家的互相忌惮和猜忌,给了周天子举行大蒐礼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