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不能亡 » 第18章要给他三分薄面

第18章要给他三分薄面

    温体仁一脸的莫名其妙。

    他是我们的第三号人物。”

    但他没有实权,也没有职务,只是个虚名。

    “还有,钱谦益这样的废物,怎么可能坐上副手的位置,还能插手国家大事?

    “你说什么,温体仁?

    “你想多了,云南、广西、贵州都没有缴纳赋税,陕西、河南更是被殃及池鱼,皇上的决定实在是太明智了。”

    “你身为宰相,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挠圣上,到底是何居心?”

    “难道只要皇帝开口,你就会拒绝?你...你...”

    钱谦益面红耳赤,结结巴巴的说了一句。

    朱由检见二人争吵,不免有些心虚。

    他在心里暗笑。

    温体仁的确是条好狗,对皇上的命令言听计从,虽然他没有什么本事,可是他很听皇上的命令。

    打,打得越凶,我就越高兴。

    “如果大家都不同意,那么我们就表决一下。”

    表决结果很好,对手是钱谦益。

    所有人都同意。

    然后是司礼殿与六部的账目核对,大致都是些花销。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讨论,几乎到了要撕破脸皮的地步。

    如今,新入朝的都是朱由检一手扶植起来的。

    而且,旧的太监们犯下的罪过,也不能让新的太监来承担。

    还好,朱由检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生气,反而做出了一个非常勇敢的选择。

    永远不征收军事赋税。

    朱元璋创立了屯田制度。

    “他说得很清楚,有需要就上战场,没有需要就自己耕作,自己吃饭。

    这么一来,他就能节省不少的金钱,只可惜,这个主意太好了。

    军队的土地一直都是最低级的,但赋税却是普通百姓的五六倍。”

    更何况,将领的爵位,也不逊色于诸侯。

    “士兵的土地都被征用了,重要官员的土地又不需要缴税,干脆就不征用了。

    这件事情,也得到了一致的认可,钱谦益在这件事情上,已经下定了决心。

    这家伙,是想和自己作对吗?

    玛德,你给我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

    我可不是胆小鬼,更不是温体仁三剑就能解决的人。

    第二件事,就是收集声音。”

    这正是朱由检想要讨论的问题,他想要做的事情。

    “还有就是征税,因为辽国扰乱了大明财政,所以太仓中的钱并不多,不足以与后金国抗衡。”

    可是,如果没有资金,战争又该如何?

    “这个简单,继续提高税收,如果他们交不起更多的税呢?这个简单。

    商业税收。

    要征收商业税收,就必须离开江南五省,离开东林,想要让这些王八蛋屈服,难度很大。

    实际上,张居正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颁布商业税收。”

    收获还算可以,四百万出头。

    “但到了东林掌权的时候,就只剩下六十万两银子,魏忠贤在历史上也有记载,是为了镇压他们,向他们征收商业税收。

    但事实并非如此,江南的商业税收实在是太少了。

    江南赋税平定天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当年清朝进入关内,也是依靠江南的赋税,才能平了三大藩镇,收了台湾,四面征战。”

    而魏忠贤则向商船征收纸浆税。

    就是我们家楼下的大婶,坐着一辆三轮的小推车,在兜售着一种煎饼。

    而且也没多大作用,你看,我一个人卖个鸡蛋,一天就能赚三百。”

    我能给你的,只有我一个人。

    “多半是吧,当官的生意不好做,我才赚了三十多,就拿两个吧。

    我再给你十元,你就在街边的烤肉店,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而东林派的人,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他们不让官府征收商业税,自己则大肆敛财。

    根据《明思宗崇祯皇帝录》的记载,浙江、福建、江苏等地的东林党

    “一年的税收,超过一百万。

    “许多富商受苦受难,被迫自尽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都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东林派的阴谋,他们占据了上风,利用手中的权力控制着资金。

    放高利息,滥用职权,欺压不服的商家,贪污受贿等等。”

    “辽东已经拖欠了很多年的军费,很多将士都吃了不少苦,我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情,诸位可有什么办法?温体仁也道:“本官建议增加赋税。

    现在每三成的赋税,我们只要多交两成的赋税,就不用担心了。”

    只是百分之二十而已。

    “温体仁所说之事,朱由检自是知晓。

    毕竟,每一次的抽成,都不算多。”

    这是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粮食作物的一章中所说的。

    “崇祯年间,大明即使是最低等的农田,一亩地的产量,也不过是一石左右。

    一块好地,一亩地能产出三四到五石的粮食。

    三十个月的时间,只有十个月的时间。

    就算抽成三成,也不过是三十公斤而已。

    百姓们虽然心疼,却也不敢违抗。

    到了明末清初,每一年的赋税,都是十分之一。

    “不行,殿下,这温体仁根本就是一派胡言,赋税乃是国家政策,怎能随意更改。”

    “辽东每年都在征战,你觉得每年都在增加赋税吗?

    温体仁双手一软:“废话,不过我至少提出了这个建议,而不是某些人坐在这个位置上,什么都不做。”

    朱由检叫住了两人。

    “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能不能行。”

    “开放杭州、广州港两个港口,开放海上通行。”

    这话一出,在场之人皆是一惊。

    其中,以钱谦益和温体仁最为突出。

    这两个人都是东林的人。

    一听朱由检放开了海,他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

    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明白,这是一件好事吗?这是肯定的。

    既然如此,他们为何要封锁这里?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好处。

    如今,沿海一带基本上都是鬼鬼祟祟的。

    这些人都是从海上来的。

    为了避免麻烦,他们会送上大量的黄金和宝石。

    一旦海上禁令解除。

    也就是说,这些商人根本就不需要出钱来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堂堂正正的处理这件事情。”

    这里面牵扯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还有,皇上为何要取消海上禁令?该不会是……”

    不出所料,朱游的声音传来。

    “我认为,文官,农业,商业,这些都是不合常理的。

    在他们当中,最沉重的包袱是交给了农夫。

    “一个农夫,辛苦一年,就为了养家糊口,这怎么可以。”

    “至于那些商人,他们的工作就比较轻松了。

    “家里有那么多财产,我一分钱都没有给你。”

    “殿下,这怎么行?”

    朱由检还没说完,钱谦益就打断了他,然后单膝跪地。

    “为什么不呢?皇上,这是先祖的旨意,我们不能违背先祖的旨意。”

    “生意场上的生意人,本就是贱民,皇帝不要被黄白迷惑了双眼。”

    “微臣提议,增加赋税,以稳定辽东。”

    厉害。”

    那老伙一听到要征收商业税收,脸色顿时就变了。

    果然名不虚传。”

    这态度转变的快,就算是四川的人,也要给他三分薄面。

    “生意人,都是贱民。

    “是,殿下。”温体仁与钱谦益异口同声地说道。

    朱由检想了想,道:“要不,我们撤吧。”

    “从今天开始,你们将被逐出这个世界。”

    “这些人中,有商人,有奴隶,有妓女,也有一些权贵子弟。

    钱谦益和温体仁两个人,更是欲哭无泪。

    他们能坐到现在的地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这次的税收能够顺利的话。

    到时候,他们就会成为顾宁的心腹大患了。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杨嗣昌了。”

    “臣遵旨。”杨嗣昌立刻道。

    “他是杨鹤之子,三藩镇守,天启五年,他和父亲因为压力而辞去了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