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不能亡 » 第54章扩充自己的势力

第54章扩充自己的势力

    说着,她将自己的妻子搂到了自己的身边,就要脱下自己的长袍,可就在这时,周皇后忽然回头,低声道:“陛下,您要是真想娶她,我可以为您做媒,您放心,没有人会发现您的……”

    朱由检讪讪一笑,推辞道:“哪里哪里,我这不就是在安抚她嘛……”

    周皇后在她身边坐下:“我说的是实话,陛下没有做不到的事,太后才二十五岁,她的性子我很清楚,我们虽然平日里关系不好,但也算是互相扶持……要不,等我回去给她请安,给她准备一间密室,等她回来,我再给她请安,给她准备一间密室。”

    朱由检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玛德,我一直都是一副很紧张的样子,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见周皇后一脸的羞涩。

    实在是憋不住了。

    就这么……”

    “如果是这样的话。

    繁星点点,仿佛从那里而来。

    这是何等的幸运,何等的豪迈,何等的豪迈。

    第二天,朱由检昏昏沉沉的被叫醒,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周皇后。

    今日之事,当真是千头万绪……这些文武百官,谁知道他们在搞什么鬼?

    这时,军中尚书马懋站了起来。

    卿家有什么话,尽管说。

    和其他人的口舌之利不同,马茂是个很有原则的人。

    他轻咳一声:“陛下,微臣刚刚离开延安,就看到一年多来,一年没有下雨,树木枯萎,百姓们为了食物,都在山上采摘青草。

    草木枯竭,便剥树皮吃……”

    “树皮枯竭,便挖石头吃……”

    他们把人的骨头当柴火,把人肉当食物,

    “不出几天,他们就会脸色红肿,浑身发热,最终死去……”

    安塞城门处,挖了几个土洞,每个土洞都能装下百余人,但到底有几个,却是无从得知。小县尚且如此,但大县却是可以的……还望陛下速速救援,事不宜迟。”

    “是在陕西……”

    朱由检可是很清楚,崇祯二年的时候,陕西已经变成了一片腥风血雨,到处都是修罗场。

    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叮——”

    “嗯。”

    要知道,明朝要是那么好对付,也不会被灭国了。

    朱由检首先在马懋的上书中,表示了对其的肯定与拥护。

    他说,朝廷会尽力救人的。

    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绝不会放过一个人,而且还调集了一万两银子和一万两粮食,以缓解我们的压力。”

    马懋等文武百官皆是老泪纵横。

    他又一次跪倒在地,大声道:“陛下万岁!

    只有朱由检心里明白,陕西的灾情,单凭钱粮是办不到的。

    我只是想一想,就觉得肉疼。”

    开胃小菜上得差不多了。

    现在是第二个菜品的时候了。

    没过多久,都察院左侍卫曹于汴就送来了一封信。

    “陕西起义军王佐桂,袭耀州,率领土匪,数万名当地勇士,分成十二个大营,四面进犯,主将赵阳不战而退,请官府从重处罚。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着:“赵阳背信弃义,十有八九是他的错,朕有令,将他拿下,斩杀!”

    又是一片马屁声,“不过渭南和渭北都被叛军搅得天翻地覆,我的龙骑兵不能长时间出陕,必须要有一位大将镇守……”

    这个时候,赵率教、满贵和祖大寿都被人举荐了。

    不过朱由检都婉言谢绝了,他还打趣说,那些将军都被他调离了。

    皇太极的话,你能说什么?皇上,我举荐了左良玉。”

    难道是左良玉?

    “这位是王永光,作为一名神职人员,他可不会随便举荐别人。

    只要有人举荐,陛下就会给他一些面子。

    朝中的大臣们,没有一个胆子和他对着干的。

    因为他知道你在哪里。

    朱由检细细一想,今天朝廷上的异动。

    没有人愿意为儒门而战,也没有人愿意为儒门而战。

    首先,马懋拿出了陕西的人脉,这是一张很好的牌,因为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子民被活活的吃掉。

    接着,曹于汴又参奏陕西守将赵阳不守军纪,不守军纪。

    那两个人,也都死了。

    接下来就是举荐了,之前那些大臣举荐的都是些不能调动的大将。”

    “左良玉更适合,毕竟他是刑部大臣王永光举荐的。”

    按照常理来说,自己还是要给他一点面子的。

    朱由检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他在想,曹于汴为何要弹劾赵阳。

    陕西起义,每天都有人报告,有的属实,有的夸大。

    死了那么多的知县,那么多的县令,如今的陕西,大部分都是官员。

    可是曹于汴身为都察院的副统领,又岂会对赵阳这样的人物如此的上心。

    可就在这个时候,王永光却将左良玉引荐给了他。

    我明白了。”

    朱由检忽然想起,左良玉就是“魏忠贤退出两条战线之后,“东林派”

    卷土重来,势如破竹。

    没有任何的选择,毕竟,东林的决定,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太监就是个王八蛋,为非作歹,为非作歹……甚至还有孙承宗、李邦华这样的忠心耿耿之人。

    但现在,东林派却分成了两派。”

    孙承宗所说的“义气”

    ,就是“他们从来没有忘过,东林对国家的责任,对国家的拯救,对国家的忠君忠民。

    钱龙锡、温体仁、周延儒,都是著名的党派斗争中的大人物。”

    在他们眼里,金钱和权力就是一切,“管他呢,百姓都要死了,你们的死活,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如果有人敢跟我作对,我就杀了他,我就会支持我的盟友。

    就算是忠臣良将,也不能就这么站着。

    如果你妨碍了我的工作,你就给我滚。

    左良玉为人忠心耿耿,跟随孙承宗高第,身经百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过,如果不是经历了一场决定胜负的战斗,他也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

    在他恢复官位之后,河南暴动,他带着一小队人马,在河南与暴动的军队交战十余场,大获全胜。

    随后又将流落街头的叛军统合在一起,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势力,将张献忠杀得抱着脑袋痛哭流涕。

    作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张献忠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对玉佩,会成为他一辈子的噩梦。”

    一个叫秦良玉,一个叫左良玉……不过,人的志向,往往伴随着强大的力量,左良玉同样如此。

    他不再听从上级的命令,甚至允许部下抢劫,每次打仗都要信心满满,生怕损失惨重。”

    可即使如此,张献忠也险些被杨嗣昌觉得他的权力越来越大,便打算让贺人龙顶替他的位置。

    不过左良玉在玛瑙山上大开杀戒,将那些叛徒打的溃不成军,贺人龙显然不可能取代他的位置。

    其后,张献忠率兵攻打湖北襄阳,将襄王与杨嗣昌团团围住。

    若是这个时候,左良玉带着手下,从后面突围,绝对能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他自然是不肯的,亲眼看到杨嗣昌饿死在那里。

    襄王一族被灭门,襄阳城数十万子民,也被屠戮一空。

    大明的核心之地,落入了匪徒之手。

    但恶人自有恶人磨,左良玉的一意孤行,纵容强盗,也是要吃大亏的。”

    他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就是闯王李自成:“当日在朱仙镇,两家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交手,左良玉惨败,损失了所有的精英,狼狈地逃回了武昌。

    他向朝廷要兵力和粮草,却得不到任何回应,恼羞成怒,下令洗劫武昌城池,等他赶到九江时,只剩下了二十万大军。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击败了张献忠,占据了武昌。”

    “所以,我就给了左良玉一个‘宁南侯’的称号,并且给了他一个‘庚平贼’的大统领‘左孟’,并且许诺,等我击败了李自成,就让左良玉和他的父亲世代镇守在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