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不能亡 » 第95章伪造的诏书

第95章伪造的诏书

    王承恩立刻道:“陛下,小臣怎么敢指点先生,当年也是先生指点先生的……”

    曹化淳曾指点过王承恩和王安几人。

    后又被魏忠贤撵往南边,“皇上,臣年岁大了,要向承恩请教的地方还多着呢。”

    “那就行。”

    朱由检赞同的颔首。

    等朱由检离开之后,曹化淳就一直跪着,虽然已经是十二月了,但他的额头上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太医的指示,“他怎么会不知道,我也是三代宗师了,王承恩还是我的弟子。

    而王体乾就更不用说了,他是被皇上任命的,皇上从来没有信任过他。

    为什么自己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该不会是被人算计了吧?一边想着,一边用余光瞥了一眼王承恩和王体乾。

    是这些人?

    “承恩,他也会背叛我……不,我知道承恩,他绝不会背叛我。

    如今王承恩掌管内外军营,提防九门,可谓军政合一,又兼任提防九门之责,陛下对其的信赖之深,可谓空前,连自己的家人都交托给了王承恩。”

    以他的性格,想要对付我,绝对不会用这种手段,“那么,只有王体乾了。

    孟奇在昆宁宫时,就听皇上说过要废了他的官职,但他知道,他的官职有限。

    如果取消了他的封印,那就是个大问题,所以,他必须将封印的权力交给执笔的太监。

    如今有了自己,那就等于是多了一个和自己平分大权的人。

    那个负责封印的王体乾公公有些不安。

    目前,王体乾是司礼监的总管,王承恩是执笔的总管,而他,则是高宇顺。

    自己得去寻找一件锋利的武器了,那就不用考虑了,因为那东西实在是太显眼了,自己又不是他的对手。

    至于高宇顺,我对他一无所知,绝对不能将他招揽过来,免得他还有别的靠山。”

    其他的,都是提督,或者是皇帝身边的人……”

    除了他,还能有谁?

    他想要招揽的对象,是一个时常在皇上跟前露面,与王承恩,王体乾他们都不对付的人。

    职位不能高,手段也不能多。

    曹化淳这才想起,曾经有一个叫做张喜庆的官员,被派往朝鲜。

    这小子被人欺负的很惨,年纪轻轻,跟王体乾他们也不对付。”

    一念及此,他又有了新的打算,心里冷笑:“就凭你,也想对付我,那就让你尝尝老夫的厉害。”

    而这个时候,朱由检也重新返回了暖房。

    他的目光落在了上林苑的右总管梁又辉的一份文件上,“上林苑负责管理皇家的花园、花园、牲畜、树木……虽说是绿色的,但这关系到帝国的脸面,还是要建的。”

    一个五品的官员,有右总管、副手、总管、司徒、总管……梁又辉在信中提到,上林苑在这一年里,饲养了不少的动物,种植了不少的树木,还建造了不少的花园,布置了不少的园林。

    上林苑是多么的勤勉,多么的为皇上考虑。

    这一年到底花了多少钱,还请皇上赐些钱,让来年过的更好些。”

    要人来要银子……这本就是一本十分枯燥的文书,各式各样的各处衙门,各处的官吏,差不多都是来要钱的。

    “陛下,我的银子够多了,我再给您一点。”

    他拿起毛笔,在上面写道:“知道了。”

    又看了看王承恩,问道:“孙传庭何时到”

    “孙大将军正在外面等着”

    “请”

    孙传庭恭敬的行了一礼,低着头:“孙传庭拜见皇上”

    “传庭,请稍等”

    朱由检嘿嘿一笑:“不用客气,孙大将军正在外面等着呢,请进。”

    孙传庭在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不过,他还是装出一副不知道的样子:“微臣愚钝,还望陛下赐教。”

    朱由检指了指桌子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孙传庭立刻翻开其中一份文件。

    查到是一名御史中丞,将他的十条罪名都上奏了上去……特别是他的龙骑在那之后失踪了许久,许多人都以为他的龙骑已经投靠了叛乱。

    又或许是他们刻意的避而不出,这也是为什么整个京城几乎被屠戮一空的原因。

    孙传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皇上,我是无辜的,我没有对不起皇上,我没有对不起皇上,我说的都是废话……”

    朱由检平静地说道:“皇上的旨意已经下了两个月了,我已经劝过你好几次了,你怎么还不来……莫非你在外面,不听我的命令?既然如此,那你就让我有些失望了。”

    孙传庭顿时泪流满面:“皇上,请容我一言。”

    事情发生在两个多月之前,龙骑兵追杀高迎祥的叛乱,山西的统帅张鸿功则在另外一边,阻止难民进入晋……呃,后来发生了什么?”

    朱由检对张鸿功并不陌生,但他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正史上,张鸿功急着进京勤王,但军中不愿意管他们的伙食,便将他们调到了通州,调到了昌平,调到了良乡。

    三天换三个地点,连驴都吃不消,何况是人呢?

    到了后来,山西军队就开始抢劫平民的食物了。

    他们大老远的从山西赶回来,就是为了吃饭,这让人怎么受得了。

    至于崇祯陛下,则是另一回事了……他听到张鸿功、耿如纪两个人在百姓中作威作福,便将两个人给杀了。

    让山西军队,在没有进攻的情况下,就被击溃了,变成了保护盗匪的“春土”

    他们都成了叛乱的强盗。

    还好,这一次,江尘并没有动用大量的军队,倒是省了不少事。

    损失最大的还是甘肃军,有些人为了护驾,连妻儿都出卖,带着兵器和军械,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护驾。

    孙传庭继续道:“我在得到了第一道诏书之后,就开始组织人手,上京勤王,从陕西的榆林,到山西的吕梁,再到方山,再到岚县,再到太原,再到娄烦、阳曲、孟县,再到保定,可是我在经过太原的时候,又得到了一道诏书。

    第二条旨意?朱由检可是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他们还在赶路呢,哪有时间再来一次?

    孙传庭说道:“属下不敢托大,这诏书上面写着,高贼寇已经攻到了渭南,命属下即刻动身,前往晋中、临汾、运城、三门峡等地,属下不信诏书有误,命属下派出一支侦察小旗,前往北方求证。”

    真是有趣,伪造的诏书。

    你还能看出这诏书是真的吗?“陛下,那道旨意千真万确,属下查过,那支龙骑兵已经在太原停留了三日左右,再等也是白费功夫。

    所以,我才会让皇室的斥候大队出动,李冲带着他的五千铁骑,一路向西而去。”

    我们带着大军北上进京……”

    这一去一去,足足花了半月之久,到了张家口,可臣接到了三封诏书。

    这道诏书上写着,皇帝下令,不许任何人前来救驾,让大军驻守,等候号令,你说的是,这第三道诏书,就是在张家口拦截了你,没错,张家口乃是北疆要塞,从宣德四年起,就有了与蒙古交易互市的贸易,直到明代,才有了武城街的繁荣,丝毫不逊色于京城。

    隆庆五年,张家口成为了明王朝与蒙古互市的地方。

    同时又将茶马互市设在张家口和其他地方,使张家口成了长城上最大的互市中心。

    每年都有数千名蒙古人拉着自己的好牛好、好的马匹,向明军换取茶叶、锅碗瓢盆、棉花和其他日用品。

    就连大晋的商队,也在暗中做生意,魏忠贤说过,如果他们不交易,只是做生意,自己也不会插手。

    朱由检转头看向王尘恩:“朋友,张家口驻军是哪位将军,贾守宝,贾国忠的后人。

    贾国忠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曾经在明武宗时期,为张家口驻扎了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