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悠闲海岛生活 » 第七十八章张庆云败了

第七十八章张庆云败了

    尽管青平县的消费水平位居榜首,但县城居民并非缺乏辨识力。

    张强放量冲击市场,海鲜市场物价变动,明眼人都能看得到。

    “女儿,晚上把螃蟹带回去,你爸今天去集市买了好几只,记得带给你弟弟。”

    母亲在厨房里叮咛道。

    ……

    “大哥,你明天进城的时候,顺路在董家集帮我买几斤大虾回来。”

    电话那头,妹妹的声音传来。

    “你也知道,城里的超市大虾都卖到四五十块一斤了。

    你在集市上买的话,两斤都花不了那么多钱。”

    ……

    “妹妹,圆圆这个周末放假吗?如果放假的话,我让爸爸给你带几只螃蟹回去,你不是一直都很喜欢吃吗?”

    哥哥在电话里热情地提议。

    这样的家庭对话,在整个青平县普遍存在。

    无论是在单位工作还是在城里经营生意,每个人似乎总有那么几个亲戚朋友。

    他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构成了这个社会独特的纽带。

    而在县城和城市之间,海鲜的价格差异也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由于张强在集市上,贩卖的海鲜价格相对较低。

    这无疑给县城的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乡镇居民也可以在家门口,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新鲜的海鲜。

    不必再为了孩子老人,跑到城里忍受着高昂的价格,咬牙坚持买上一两斤。

    这样的市场环境,也对县城的其他海鲜销售商造成了冲击。

    张庆云经营的生鲜超市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他努力通过低价批发来降低成本,但超市的海鲜价格,仍然难以与市场上的价格竞争。

    销量开始下滑,这让张庆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张庆云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他尝试引进一些新的海鲜品种来吸引消费者,同时也加强了对海鲜新鲜度的把控和宣传。

    然而,这些措施是否能够扭转乾坤,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与此同时,一些海鲜夜宵店铺,也因为张强的大量供应而出现了饱和现象。

    他们不得不减少菜单上的海鲜选项,或者更换进货渠道,找到更低价海鲜货源。

    这无疑给这些商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总之,青平县的海鲜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场变革涉及到价格、品质、服务等多个方面,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习惯,也对商家的经营理念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张强,张老板,呵呵……”

    钟老板盯着笔记本上名字,以及联系方式,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在青平县的海鲜市场上,张强的名字如今如雷贯耳。

    作为新晋的海鲜供应商,他的低价销售策略,让市场的其他玩家,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钟老板,作为海鲜行业的资深人物,自然也不会对此无动于衷。

    作为青平县海鲜市场的领军人物,他在海鲜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随着网购市场普及,以及老对头张庆云的竞争,钟老板遇到了一些挑战。

    尤其是最近,张强的低价销售,不仅其他玩家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钟老板自然也不例外。

    “这家伙就算想进场,也没必要这样子冲量,简直就是自残。”

    钟老板在得知张强的低价销售策略后,忍不住抱怨道。

    他认为,张强这样做无疑是在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让其他玩家都无法生存。

    当钟老板了解到,张强之所以采取如此激进的销售策略,是因为他所在的公司,最近遇到了严重的资金链问题,需要通过大量销售来回笼资金。

    得知这一情况后,钟老板开始重新审视张强的行为。

    “这样啊,我这边做冷链的,你看咱们有机会喝一杯。”

    钟老板决定给张强一个机会,同时也为自己开拓一条新的货源渠道。

    他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与其与张强为敌,不如化敌为友,共同应对市场的挑战。

    听到钟老板的回应,张强也感到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低价销售策略,会让钟老板对自己敬而远之,却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应。

    “钟老板想要,我这边还有点存货,只是比较杂,还没分类。”

    张强试探性地说道。

    他想看看钟老板是否真的有诚意与自己合作。

    “那行,你把货准备好,我派车去拉。”

    钟老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还是你给我个地址,我晚上给你清单,我亲自给你送过去,再请你喝两杯。”

    张强不仅化解了与钟老板等人的矛盾,还成功地将自己的业务范围,扩展到了冷链物流领域。

    张强跟钟老板的误会解开了。

    张庆云跟钟老板的恩怨局,也时候有个决断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冷冽而直接,像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地刺进了张庆云的心里。

    “不是,老钟,你这话就不对了。我这批货的品质,你又不是不清楚。”

    张庆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紧锁的眉头和颤抖的声音,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慌乱。

    他挂断电话,颓然坐在椅子上,一时间仿佛老了好几岁。

    他没想到,一直对自己货源紧盯不放的钟老板,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放弃他的货。

    张强的疯狂举动,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整个青平县的海鲜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他不计成本的大量出货,不仅给了梁杰沉重的一击,也让张庆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原本在青平县的生鲜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张庆云。

    因为张强的强势介入,打破了这种平衡。

    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不得不将原本计划投向次级市场的资金,调回县里进行防守。

    然而,这只是开始。

    张强的冲量并没有停止,他的大量货物像洪水一样涌入市场。

    让原本就竞争激烈的生鲜市场变得更加残酷。

    “真他奶奶的晦气。”

    梁杰这断时间说的最多就是这句话,乡镇次级市场开拓计划,因为张强的介入,而遭受严重挫败。

    而张庆云,更是成为了这场风暴中的最大受害者。

    他不仅在青平县的市场地位岌岌可危。

    就连原本寄予厚望的乡镇次级市场,也被钟老板蚕食得面目全非。

    他现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百八十万的生鲜产品已经转为冷藏状态,这些产品变得无人问津。

    他不得不考虑如何处理这些积压的货物,以维持公司最基本的运转。

    “老钟他们,这次打算将我踢出局了吗?”

    张庆云找到了钟老板,希望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将这些货物出手,以缓解自己的资金压力。

    然而,钟老板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请求,张庆云如今也愁白了头。

    对于钟老板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看出了张庆云的困境,决定趁机将其踢出市场,从而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

    张庆云感到一阵绝望。

    他曾经引以为豪的战略眼光和市场布局,在这场风暴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考虑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挽回一些损失,以维持公司的生存。

    “终于卖完了!”

    张强不仅卖出了囤积的两万斤存货,还在一个月内,陆陆续续收获了五吨货,加起来近十五吨各种品类海鲜。

    青平县在册人口二十多万,实际上有一半外出,引流不到一半。

    一个月内,张强放量十几吨海鲜。

    钟老板体量大,加上后来鲸吞次级市场,大约出货二十吨(其中有三吨是从张强这里进货的)。

    张庆云最惨,一个月不到三吨,二十家生鲜超市,平均下来,每家月销售才三千斤,一百一百斤不到。

    再加上一些散单,网络购物等,十五万人口的小县城,一个月内消耗了近五十吨海鲜。

    整个暑假期间,因为海鲜价格低廉,家家户户都吃腻了海鲜。

    导致海鲜行业,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这段时间,也给其他海鲜商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他们不得不降低价格以保持竞争力,这导致了利润的减少。

    一些商家甚至开始考虑转行或者关闭门店。

    对于张庆云来说,这段时间更是难熬。

    他的海鲜产品积压严重,死亡率较高,导致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当然,青平县毕竟不靠海,海鲜依旧是中档食材。

    想要恢复以往的市场环境,还需要一个修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