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黄泉店主 » 第1章 黄泉客店

第1章 黄泉客店

    黄土铺路,异花迎宾,黄泉路上阴风凛冽,不时地带起秽土打着卷漫天飞扬。荒荒四野愁云惨淡,又有鬼哭狼嚎之声,让行者心下兢兢难辨东西。

    此时一个老和尚正拄着禅杖,在黄泉路上一步一顿地挪移着,整个身体随着阴风时聚时散,脑后的功德轮时隐时明,微弱的金光只能勉强地护持着灵体。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一经尘缘起,哎!半点不由人。哎!”

    这老和尚一边颤颤巍巍地向前挪移着身体,一边不断地嗟怨哀叹。

    前方是一条弯曲的向西之路,只是迷茫间又哪有尽头?

    老和尚心头不禁涌起无尽的感伤,又念道:“黄泉路上无客栈,只是尘劫未曾消啊!”

    “嗨!我说那老和尚,您都在这路上转了三百年,怎么还不去鬼门关报道啊?”

    老和尚突听闻声音,慌忙仔细朝前张望,竟不知道何时起一座客栈竟突兀地出现在前方不远处,客栈门旁倚靠着一个七八岁大的小童,正笑眯眯地朝自己招手。

    老和尚心下一阵惊疑,再看那客栈,不过两三间房大小,已是老旧不堪,似被风一吹,就会随时倒塌一般。

    客栈前面立一杆黄幡,上书“有间客栈”四个大字,随着阴风鼓动,呼啦啦地猎猎作响。

    老和尚走到店前向小童施礼道:“小施主有礼了!”

    那小童双眸似剪水,灵动的眼神中仿佛蒙着一层雾气,似随时都要滴出水来。

    “有礼,有礼。大师傅我看您也走了这么长时间,要不要到小店里坐坐,修息片刻,再上路不迟?”

    此时的老和尚,早已经是灵体晃动,再不须几日便要魂灵消散,现在有了避风之所,又哪有不进之理?便连忙向小童谢道:“多谢小施主收留之情。”

    那小童见这老和尚,左口一个小施主,右口一个小施主的,不禁皱起了琼鼻,气哼哼地说道:“施主就施主,干嘛非得给我加个小字?”

    “你这老和尚难道没听说过黄泉路上无大小这句话吗?”

    老和尚被呛得一噎,转而又展颜一笑,双手合十,赔罪道:“阿弥陀佛!倒是老衲着相了。”

    小童撇了撇嘴,却不吃老和尚这套,“我这客栈做的可是买卖,却是不能白留客。”

    老和尚看了看自己,除了手中的禅杖外,已是再无他物,只得陪笑再问,“不知店中掌柜可在?还劳烦施主通报一声,我想与他打个商量。”

    话音刚落,小童却神气地指了指自己,“我就是这间客栈的掌柜,也兼小二,您有什么事直接问我就行。”

    老和尚上下仔细地打量了小童一番。他早已经修成了佛家的天眼通,但见眼前的小童却无奇特之处,不过是爽灵阴魂之类。

    老和尚苍老的脸上略显犹疑,“倒是老衲看走眼了,那敢问掌柜,您这店费是如何收取的啊?”

    小童立时又换作热情的笑容,殷切中透着一股纯真,反倒让人更觉可爱了几分。

    “大师傅不用担心,我看您也疲乏了,不如咱们进店再谈。”

    老和尚明明已是强弩之末,却仍摆手坚持问道:“还是施主先讲明了,老衲再进也不迟。”

    说到这,老和尚仰首望天,似是追忆着曾经的过往。

    “老衲因前缘未了,才落到了如今的地步,却再不能亏欠他人了!”

    小童听了无奈地耸了耸肩,也似被老和尚感染了一般,眼带慈悲地说道:“我这人,生来就长了一颗如来佛的心,天生就善良得紧,看不得人贫苦穷困。”

    老和尚听到这,嘴角不由地抽了抽,终于还是没忍住,开口打断道:“如来便是佛的同一等称呼,施主放到一起叫,却是不对了。”

    小童抠了抠鼻子,白了老和尚一眼,真没想到,这老和尚还是一个杠精。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您真没有银钱,也不打紧。只要有功法典籍之类,照样是可以顶账的。”

    说到这,小童笑嘻嘻地露出了狐狸般的奸笑,搓着手看着老和尚。

    只是这小童长得太过可爱,此一番表情却直接把老和尚逗笑了,也不待小童再请,便直接进到了店中。

    老和尚进入店中,顿时便感到一阵恍惚,在这店中不但没有了路上的酷寒,就连灵体也稳固了几分。

    再看店内的装修,也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残破,虽不是雕梁画栋,但桌椅整齐,红漆白壁,倒也甚是整洁。

    店内十多张桌子,此时已被客人占了七七八八。

    其中有穿着麻衣正在打坐的道士;有身披铠甲不断饮酒的武官;有手拿折扇摇头晃脑的公子;也有薄纱绾髻的痴情女子。

    还有一个不似人类的精灵,独坐在窗边,时而化狐,时而又变成人形,正一眨不眨地盯着窗外,似有人马上就要来与她相会一般。

    店里客人虽然驳杂,但却没有余音,每个人都像是在等待着什么,老和尚便也找了个座位,如众人一样安静地坐了下来。

    这时一个书生站到了墙壁前,手提竹笔奋笔疾书。

    那壁上早已写满了前人所留下的各种词句。仔细看去,都是某某人给想见人的留言。

    其中有写相思的,也有是寻仇的,不外如是。似是一段赠言,又似是这些人留给自己的回忆。

    不一时,那书生写完将笔一收,看着自己的字迹,又久久不语。

    小童走了过去,有些担心地叫道:“左书生,你不等了吗?”

    那姓左的书生转过脸来,已是满眼噙着泪水,哭噎道:“不等了,我那兄弟是先我下了黄泉路,这么多时日不见,只怕已是进了鬼门关,过了奈何桥,已经喝了孟婆汤。我只愿下辈子托生,还做他兄弟。”说到这里,那书生放声痛哭,一时竟难自禁。

    小童叹了口气,正是“阴阳相离情不断,黄泉路苦待知音。”这左书生与他那结义兄弟之情,可比伯牙与子期。

    “你有了这执念,只怕你们下辈子真的还能相遇。只是这执念过甚,怕也是劫难。”

    说着小童又看向邻座的一个老道,“孙老神仙,要不然您帮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