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黄泉店主 » 第3章 笔下入圣

第3章 笔下入圣

    谢清珏止住了大将军,又对两个丫鬟说道:“你们别吵了,咱们的大将军定是饿了,你们快去拿五样仙米来,再把玉泉山的水也给它倒上一碗。”

    两个丫鬟只能感叹,这只红毛鸡的命实在是好,狠狠朝它瞪了一眼,才无奈地去准备了。

    此时大将军见到光亮,就想引颈再次啼鸣,谢清珏忙捏住了它的嘴,宠溺地说道:“好了,好了,我醒了,你就别再叫了,你还真想将全府的人都叫醒啊!”

    大将军翻了翻眼皮,谢清珏这才放手。他也是无意中发现,在黄泉客店中只有公鸡的啼鸣,可以把自己叫醒。

    谢清珏便在众鸡之中,选了这只从小就斗性十足的小公鸡。也可能是水米用得好,随着小公鸡慢慢地长大,身体越发雄壮。

    谢清珏便给它起了名字,叫大将军。大将军不但神采飞扬,更是灵性十足,卖萌凑趣它也最是拿手。

    谢清珏向来不喜外人打扰,便是谢父谢母来找他,也要先预知一声。

    整个家里就唯有这只大公鸡,可来去自如,也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

    这时大将军突然低头啄起了被子。谢清珏这才发现,被子竟隐隐透出彩光,他赶忙掀开被子,原来是一支竹笔之灵。

    谢清珏这才想起,自己竟把左书生送的笔带回了阳世。眼前的笔灵,只有大将军这种灵禽才能看得见。

    那大将军看到笔灵,似看到了喜爱的食物一般,张嘴就要啄,谢清珏忙将它推开。

    他穿鞋来到书房,拿起一杆他平时最喜爱的毛笔,将笔灵附了上去。

    原本还是一支普通的笔,此时却有异样的光彩在笔中流转。

    谢清珏欢喜非常,铺开一张白纸,舔好了墨。

    他穿越前最爱王羲之的行书,为此研习了很久,已经得了其形,就差一分神韵。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字重变化,丝丝牵连,环环相扣,运筹帷幄之中。

    谢清珏自觉对王羲之的行书,已经习练得十分纯熟,但每次行文之中,就会有所停顿,其中意境总是不能贯通。

    他自己也知道,他是想有所创新,但又没有那个才能。

    此刻拿起这杆灵笔,想起左书生离别的情景,一时心神合一,写道:“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谢清珏写完最后一笔,将笔一收,心情还没有缓过来。

    就见那纸上文字,突然发出熠熠的光辉,仿似活过来一般,有一股神韵在字里行间中流转。这一下却把他给愣住了。

    在大乾仙朝世界之中,不但武将能够凝练气血,劈山裂石。文士一样能够靠精神,养出文气,可以除妖斩鬼。

    其写出的文章在天道公认后,便会成为圣文,流芳百世,并能驱鬼镇妖,其人也会被世人共尊为文宗,其能不在帝王之下。

    谢清珏看着自己的这幅字,刚才全神贯注,只想着写出自己感受,却没想到竟写出了神髓。

    如今更得了天道的认可,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上稷下宫前的书圣榜,排上了又不知能在第几名?

    谢清珏正想着,天空中突然降下光雨,直射谢清珏的书房。瑞彩千条,金花纷落。

    那四句诗词也放出金光,射在空中,在谢府之上,流光溢彩,更有一阵似有似无的仙音,反复地念诵着什么。

    整个谢府立时乱了起来,刚开始骂声不断,也难怪,眼下还是寅时,大家都还睡得深沉,猛一下被吵醒,任谁也不会有好脾气。

    只是当众人出了房间,看到空中溢彩流光的文字,谢族中人立时就炸了开来。

    谢父谢母当先就跑到了谢清珏的书房内,看着谢清珏正呆呆地看着空中的景象。

    父亲谢东林颤抖着双手,有些不敢确定地问道:“清珏,可是你写的字?”

    谢清珏点了点头,谢父就没有再怀疑。他深知自己这个二儿子,最是骄傲的性子,这字若不是他写的,他绝不会冒认。

    只是谢清珏如今才八岁,八岁的年纪就到达了书圣的成就,这着实让谢东林有些难以相信。

    谢东林心中不禁笑起了那些老儒,平日里在背后,没少听这些人污秽自己的闲话。

    如今他们写了一辈子的书,练了一辈子的字,到头来还不如自家的一个娃娃,想到这,谢东林不禁就拍手大笑个不停。

    谢清珏看着父亲的样子,不由皱了皱眉。平时看父亲挺严肃的一个人,怎么如今却变得跟个小孩子似的。

    谢母看出了儿子有些不喜,便上前暗中拽了一下谢东林。谢东林正感扬眉吐气,哪会注意这些,反还拉着谢母,指着天空闪亮的文字。

    “你快看,如此圣景,我儿定能上得了那稷下学宫的书圣榜。”

    这也难怪,自从他们先祖谢虎,在三千年前跟随太祖,打下大乾仙朝基业,被封为八公之首,到如今这一代,已是第四代。

    只是这四代后人,却是没有一个成才的,出得更多的是一些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到了他们这代,谢东林的大哥谢东海,降等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得了个名爵,但却把实权的五城兵马司主官的职位给弄丢了。

    那谢东海更是谢清珏嘴里的譬如禽兽之人,若不是堂上还有老母压着,谢府早就被他给闹得散了架。

    谢东林自己也是文不成,武不就。虽然他也喜爱读书,但奈何资质一般,连考数次皆不中,最后无奈捐了个童生。

    他下面还有二子一女,大子谢天珏,从小喜爱读书。谢父本以为有了指望,没想到才娶妻不久,人便去了。

    二子谢清珏,从小就聪敏异常,只是脾气却时阴时阳,更时常说出一些怪异的言论。

    整个府里都不愿意惹这位少爷,就连谢东林都不愿意亲自教导这个儿子。

    如今谢清珏果然不付聪慧之名,天空中流光溢彩,谢父捋着胡须。

    “你如今也八岁了,刚好这次又进了书圣榜,不如就直接到稷下学宫学习。二十左右岁时就能成为博士,如果再能著书立传.....。”

    说到这,连谢东林自己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