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新都市人 » 第十五章 探讨

第十五章 探讨

    “BJ这天实在是太闷热了。”

    “是啊,这个时候应该在鄂城待着。”

    王昌林和王昌永边走边聊,他们刚从外面吃完午饭,正往BJ公司所在的写字楼走去。

    “今天上午任志忠又给我打电话了。”王昌永说道。

    “嗯,不行就去一趟吧,总不能就这么晾着他。”

    “他又没钱,而且就那么个小县城,也不可能有钱的。以前跟我说是什么BOT项目,现在又说成了什么银行贷款的了,我看他就是想空手套白狼。”王昌永不屑地回复道。

    “嗯,不行就让郑永利去一趟吧。”王昌林建议道,“他最近在忙什么呢?整天神神秘秘的?”

    “自从去了一趟广城,回来要么不见人影,要么就是一整天地待在办公室里,听周小雅说,他找她要了鄂城项目的一些资料,不知道又在研究什么呢,这样都已经大半个月了。”王昌永慢条斯理地说着,“还有,他最近跟陈小泉好像走得挺近的。”

    “是吗?他俩怎么走到一块去了?”

    “不清楚。”王昌永支支吾吾地回答道,他之前虽然跟王昌林说了郑永利去广城出差的事情,但并没有详细说那天郑永利跟他探讨利用陈小泉关系的事。

    听了王昌永的话,王昌林虽有些疑惑,但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只是附和了一句:“他还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我看他就是瞎折腾,就让他去林城吧,给他找点事做。”王昌永没好气地说道。

    王昌林和王昌永一前一后走进了办公大楼,楼里充足的冷气瞬间让他们神清气爽。

    “永利,你来啦。”两人刚进公司,正好撞见郑永利,王昌林便招呼道。

    “嗯,刚来没多会儿,你们吃过午饭了?”郑永利回应道。

    “是的,你吃过了吗?一上午也没看见你,想跟你一起吃个饭都难啊。”

    “呵呵,王总玩笑了,还没吃呢,不是很饿,过会儿吧,咱们聊聊?”郑永利提议道,随意而有底气。

    “好。”王昌林笑了笑答应道。

    郑永利跟着王昌林、王昌永走进了王昌永的办公室。

    一进屋,王昌永便径直去到自己的办公座椅坐下,王昌林和郑永利则来到了会客区。郑永利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王昌林则拿起桌子上的杯子,转身向饮水机走去,边接水边问道:“听说你前阵子去广城了,考察得怎么样?”

    “我觉得广城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郑永利神采奕奕地说道。

    “那是自然。”王昌林低着头接着水,说道。

    “我的意思是在垃圾处理这块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郑永利又强调了一句。

    “嗯,说说你的想法。”王昌林接完水,往回走来。

    “这些年,广城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城市病也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气候潮湿闷热,垃圾场对环境的影响更明显。而且那边的人思想很开放,维权意识比内地强很多,就像我去看的隅安区的那个垃圾填埋场,不远处就是居民区,还是比较高档的小区,居民整天闻着臭味能不闹嘛。这次被压下去了,如果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我估计过不了多久,一样还会有人闹事。”郑永利兴致勃勃地侃侃而谈。

    “嗯,你说得对。”王昌林附和着。

    王昌永从进办公室在自己的座椅上坐下、身体往座椅后背上一靠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什么动静,他眯着眼睛看似是在安静地听着王昌林和郑永利说话,实际上早已经迷迷糊糊地快要睡着了。

    “你后面想怎么做?”王昌林回到会客区坐在郑永利的对面继续问道。

    “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郑永利笑了笑,故作尴尬地回答道,让人捉摸不透他到底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不过以王昌林对郑永利的了解,既然他已经敢跟别人探讨这个问题,他的心里大概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和计划,只是还不成熟或是不想告诉你而已。

    看到王昌林将信将疑的样子,郑永利继续说道:“据我了解,现在最主要的是主管部门在改建这方面没有强烈的意愿,这就很难办。改建、新建、引进新技术都不是个小事,不到逼不得已,他们是不会轻易出手的。这几天我查了很多资料,他们现在吆喝着要建一个‘垃圾分拣压缩中心’,我就在这琢磨,不知道他们只是想弄这个东西临时过渡一下,或者……这只是个噱头,是用来安抚人心的?还是……难不成他们是真的想把垃圾场搬走?”郑永利一本正经地说着,他把两只胳膊抬起来交叉着放在头后面,仰着头靠在了沙发背上,对着天花板思索起来。

    “把垃圾场搬走?愚公移山吗?”王昌林惊讶地说道,“这怎么可能?”

    这样的想法确实让人难以置信,不过也就是在这一瞬间,郑永利的脑子灵光一现,突然冒出的这个想法,似乎给他这段时间一直困扰他的问题找到了答案:“还真不是没有可能,现在很多垃圾场的位置都已经变成了高价值地块了,把老垃圾处理一下,一卖一开发,那不老值钱了……”郑永利思忖着,一时忘了接王昌林的话。

    “想什么呢?”王昌林见郑永利好一会儿没说话,不知道他又在琢磨什么,便提醒道。

    “哦,没什么,就是突然想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社区垃圾中转站,我觉得还挺好的。”郑永利回过神来,随口说了一句,“只可惜这些咱也插不上手,哎~没有人,得不到确切的信息,不好整。”郑永利故作无奈地说着,完全不去理会王昌林有没有听懂他这一会儿“分拣压缩”一会儿“垃圾中转站”这些新名词的含义。

    “是啊,广东太远了。”王昌林只好附和着感叹道。

    看着郑永利认真严肃的样子,王昌林也不由自主地认真安慰道:“好了,拿项目是急不来的,尤其是这种需要政府投资和支持的大项目,不是你我说说就能决定的。我觉得我们可以先从一个点着手,找一个我们能做而对方又有意向做的……”

    “嗯,那最好,是得这样。”郑永利依然靠着沙发,漫不经心地回应道。

    他很赞同王昌林说的,并且最近一直也在思考各种路子,他也深刻体会到了创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不自己也不会在不久前败得那么凄惨。

    现在郑永利心里非常矛盾,他想不明白一个公司存活并能赚到钱到底是靠什么?背景?财力?技术实力?人脉关系?诚信?旁门左道?......当然这些都是必要的条件,但是对于自己目前的情况该如何将这些条件排列组合呢?

    王昌林和郑永利同时陷入了沉默,各自琢磨着自己的心事。

    “想多了,想多了。”郑永利在心里不住地提醒着自己,“我有什么资格被这些困扰呢?以前还能靠旁门左道挣点小钱,现在连这旁门左道都没有了;诚信?这个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一个工程本来就没多少钱,除了要各方打点,还时常地被克扣拖延,恨不得让你不要钱先把活都干了,真是逼着你偷工减料;其他的什么背景、人脉关系的,那些都是大人物摆弄的东西,自己就是脚上装上弹簧蹦都够不着。如今也只能蜷缩在王昌林的公司里挂着个空头的名号,恍恍惚惚也已经几个月了,看这架势也不是长久之计。

    “最近你和陈小泉经常联系?”王昌林突然问道。

    “啊,也没经常,就是一起吃了个饭。”郑永利对王昌林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感到有些惊慌,瞬间直起身子心虚地回答道。

    “嗯,我就是随口问问。陈小泉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挺仗义,也挺会玩儿。”郑永利虽然表面尽量控制着情绪,但是王昌林还是看出了他内心的紧张,然而他并不想跟郑永利计较什么。

    “嗯,见了两次面,觉得他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人。”郑永利谨慎地附和道。他看得出来王昌林似乎并不想在这件事上跟自己计较什么,于是心里逐渐平稳下来。

    王昌林看着郑永利,心里竟然产生了一丝怜悯之心。王昌林知道郑永利这个人坚强、勇敢而且上进,这也意味着他的前途将布满荆棘和坎坷,只是希望他在前进的道路上能擦亮眼睛,不要被一些不着四六的人忽悠得五迷三道的失了心智,最后走偏了方向。

    陈小泉在王昌林的心目中恰恰正是这样的人,一个不着调的过了时的老炮儿。正因为如此,王昌林和王昌永对陈小泉也只是表面上客气,从未把他以及他嘴里的安局放在眼里,权当是听他吹牛皮了。

    看来,这两个阵营是相互瞧不上的。想必在陈小泉他们那些人的眼里,王昌林这样的人,在天高皇帝远的鄂城能称霸一方,呼风唤雨,但是走出了那一亩三分地,一样什么也不是,和京城里聚集的那些各行各业的高阶层精英比起来,背景、实力和财富各方面都只能算是平庸之辈。

    “就是不知道王昌林这棵大树能不能在BJ这寸土寸金的土地上扎根立足,他可不能倒得太快了。”夹在中间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郑永利感叹道,心生忧虑起来。

    看着郑永利的愁眉苦脸的样子,王昌林率先打破了沉寂:“公司注册在BJ可不是我们就得在这里守着,BJ只是个基点,我想我们的业务方向更多的是在BJ以外的地方。”

    “对,去了一趟广城我深有感触,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是那似乎都是遥不可及的。”郑永利回过神来,感慨道。

    “呵呵,不要灰心嘛,你现在才刚刚开始,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哎~”郑永利叹了一口气,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什么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都是忽悠人的,现实就是得在夹缝当中艰难地生存啊,说不准哪天就被夹死了。”

    王昌林笑了笑,看着郑永利欲要离开,便立即建议道:“这两天我计划去趟林城,你要不要一起去?”

    “去林城?”

    “是的,有个朋友说那边有项目,我想咱们一起去看看。”

    “这……我就不去了吧,我想再好好研究一下隅安的垃圾填埋场……”郑永利犹豫着说着,他现在是算是看清楚了,王昌林跟他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他不想继续跟在王昌林的屁股后面浪费时间了。

    “去吧,不要禁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拔不出来,更不要让某个人或某件事圈住自己,要突破思想和地域的限制,放开眼界。老是拨弄着眼前的那些人那点事,容易钻牛角尖,有机会就多出去看看。”王昌林劝说着,听起来非常得情深意切,如同师傅对徒弟一样谆谆教导。殊不知,王昌林现在是迫切需要郑永利这个挡箭牌,去对付一个难缠的家伙。

    郑永利点了点头,答应道:“好吧,那我就去,谢谢王总能给我这个机会。”郑永利也意识到了自己最近确实是钻进了牛角尖不能自拔,主要是因为他求胜心切,迫不及待地渴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