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武力回天 » 楔子

楔子

    天堑山,位于无涯州西南,是整个大陆最高大,占地面积最广的山脉,此时正值夏末,灼热的高温炙烤着空气似乎都出现细微的褶皱。

    山脉南侧一处平顶的山峰顶端,地面被呼啸的山风吹的干干净净,只余三五块巨大的山石零星散落在周围,百十个衣着各异的人汇聚于此,个个目若渊海,气度不凡,只是年纪最小者看样子也不会低于四十岁。

    山顶平广,人们随意聚散攀谈,时有兴起者跃至场中互相角技切磋。

    “人在天地间,天地阔而人生短,只有融入天地才可调动天地伟力,此力远非人力可比,此为顺天而为,方合天道。”

    “人体自有天地,我们这些人哪些不是先窥得内天地,方才明视外天地,我看只有凝天地精华入小天地,无限淬炼己身,才可得大道。”

    忽然场中数位老者言语突然激动起来,引的旁边其他人纷纷侧目,且有多人忍不住也凑上前来。

    其中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身穿黑色华服,腰系玉石革带,那革带上一颗颗婴儿拳头大小的青绿玉石格外引人注目,此时也对着场中发出疑问:“天地之道万千,生死是人之根本,若顺天道,人自应死,何必修炼。人若逆天,天地不容,此道又能昌隆?”

    此话一出,顿时引的场中众人瞩目,只是目光中有愠怒也有疑惑。

    华服老者看着场中众人的目光,不禁在心中颇为自得,要知道此处这些人随便一个都不是简单的人物,自己能让他们瞩目,回去那可是能吹个十年八年的了。

    只是看着那些人疑惑的目光,心中不免腹诽:“狗屁的顺天、逆天,打铁还需自身硬,身若天地修自果,外术顺道方自得。”

    “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些家伙都不明白,这么多年真是修练修了个寂寞。”

    可能是得意忘形了,最后一句话竟然转头向着身边之人脱口而出,虽然声音不大,可奈不住山顶之上没有一个易于之辈。

    话刚说完,周边几人便怒目而视,场中刚刚发言的几人也凑上前来,纷纷与之辩驳,说至激动时,几人撸起袖子比划了起来。

    也许是恼怒老者之前的轻视,那几个原本还气度不凡的老者不约而同的向着华服老者攻来。虽然华服老者身后跳出一对中年男女分别拦下一人,但仍有三名老者趁机冲了过去。

    华服老者看这架势,也提气凝神,看准几人起步时间不同,对准当先冲过来的一名灰袍老者一脚踹去,那人身形一错右臂一甩,拳风犀利的砸向华服老者的脸。

    谁料想,华服老者前蹬中的右脚突然下砸,左脚前蹬,身影一闪之间就靠在了灰袍老者身边,双臂抱住灰袍老者伸出的右臂,转身,扭腰直接就把灰袍老者整个人给甩了出去,同时顺势就挥动左拳向后面两人砸去。

    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被一招打败的灰袍老者,在空中刚刚扭转身体就看到眼前出现一块一人多高的岩石,只好把刚刚调整好的气息全部运到了背部,再次转身背部狠狠的砸在山石之上。

    不得不说,灰袍老者虽然被华服老者一招打败,在这一刻的反应速度远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刚刚华服老者那一掷之力,就是一头牛也会被扔出个百十米,而灰袍老者在砸中山石时及时用出了卸力之法,虽然气息混乱,却是未受到什么伤害。

    只是那脸色不知是气息混乱的原因,还是因为一招落败的原因,出现了一抹不太正常的红晕。

    只是可怜的石头被整个砸的凹陷下去一个大坑,就连基础都出现松动。

    看灰袍老者的下场,周边更多人蠢蠢欲动,将目光投向了场中的华服老者,并逐步靠近。

    不过没等靠近,便有人将之拦了下来。

    虽然山顶宽广,但这百十人腾挪之间,不知不觉间就从三两人对战变成了十多处乱战。

    掌风呼啸,拳势慑人,不知不觉间众人就像被一种莫名的情绪影响,再也没人收敛气势。

    这种状态虽然并未持久,但不少人都在刚才忘我的战斗中似有所悟。

    大家的气息越来越强,气息蒸腾间,地面被踩踏的坑洼不平,原本山边的巨石也被拍飞了出去。

    整个山顶原本就被炙烤的无比炎热的空气完全沸腾了起来。

    场中有人越打越激动,眉目飞扬欣喜若狂。

    有人打至一半,喜形于色,跃到远处盘膝而坐。

    场中每个人的动作都能带起一阵哄响,激烈时甚至山体都开始剧烈的抖动起来。

    没有人发现空中那细微的褶皱也在众多强者的气息震荡下,蓦然间剧烈了许多。

    或许是山体的震荡吵醒了半山崖壁上的一窝血眼秃鹫,此时一窝蜂的向远空飞去。

    ...........

    数十几只血眼秃鹫从各方飞至近前,在天空不断地盘旋。

    下方浓浓的血腥气从地面不断地传来,诱使着这些食腐生物不断地嘶鸣。

    半晌后,随着其中一只幼小秃鹫的俯冲,地面上数个精装汉子齐齐将目光投来,并在秃鹫进入二十步距离内时,其中一人抬起手中的钢刀,猛的挥了出去。

    随之一声凄厉的惨叫传来,那只贪吃的秃鹫翻滚着跌落在地上的一具尸体旁边,俨然被整齐的斩落半个翅膀,血水喷溅而出,与地面上大滩的血液混合在一处向低洼处流去。

    顺着血液的流向看去,一个由尸体堆砌的小山就在眼前。

    由这些尸体的穿着来看,赫然都是一些青壮的农夫,从他们那死不瞑目的双眼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哪怕死亡也没能抹去的仇恨与痛苦。

    而尸体堆砌成的小山后面,一座颇具规模的村落远远在望。

    因为距离过远的关系,濒死的秃鹫只能听到远处那若有若无的女人的哭泣及一阵阵嗡鸣的咒骂声。

    而在高空的秃鹫群,并未因同伴的惨状而离开,而是在那一句句咒骂声中,大多数眼神木然的俯冲向下。

    只是有十数只秃鹫开始拔高盘旋在空中的高度,俯视地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群群秃鹫睁着血红的双眼,向着地面上的尸堆和人群俯冲而去,而那堆积的尸堆竟然在村落的另外三面各有一堆,甚至村落的其余地方也到处都是散落的尸体和持刀巡视的壮汉。

    在翱翔半圈后,从这些飞禽的视角可以窥见南边一个城池的轮廓和北侧极远处一座高大巍峨的关隘一角。

    ...........

    随着一阵狂风袭来,天堑关上的军旗猎猎作响,一片树叶也不知从何处飘来,轻盈的落在一名说书人的桌案之上。

    “要说咱中土十九洲,地域最大,公侯最多的就是咱无涯洲,据传当年先祖时期曾派数队军士一人三骑沿洲界探索,欲探明洲域大小,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说书人轻摇手中纸扇,故意停顿下来轻抿一口茶水,静等下首数位熟客向案几上丢掷数枚铜钱后,才施施然说道:

    “结果就是这数队军士所骑战马全部累死在半路,而这些军士也在一月后陆续返回。”

    “只是这其中竟然有数十人已近血肉衰竭,最终大半在十天内陆续死去,只有少数人在军医的治疗下侥幸活了下来。”

    “而依照这些军士复述,我无涯洲疆界接近万里,洲域面积庞大无比,所以先祖就将此地命名为无涯洲,并通告天下。”

    “之后先辈们经过大大小小一百多战,才在这无涯洲上建立起了各座城池,而这定州之战也成就了我们无涯洲的三公十二候。”

    听到这里,台下看客中有人掰着手指数了数后,大喊道:“咱无涯洲不是只有七位侯爵嘛?那几位侯爵呢?”

    “咱中土侯爵之位均以军功冠之,当年的十二候爵,有两位侯爵全家战死,无人可继。”

    “另三位侯爵或是后辈仅剩女眷,或是后人无心战事,在多年未有战功的情况下爵位也被一降再降,至今已经不为人知了。”

    “那秦家前几年不是也被降......”话未完全出口,嘴就被同伴堵上,一边点头向四周人们致歉,一边给强行拖走了。

    一旁角落处坐着的俩人也对视一眼,微笑着默契的起身静静离开。

    看到两人起身,路对面原本站在树下乘凉的数个精壮汉子,也解开拴在树上的马匹,静静地跟在后面。

    走出几步后,其中一名身材壮硕,身着考究的青年男子颇有点感慨的道:“真是好多年没听人讲起过这些陈年往事了啊!”

    身旁另一位个头稍逊的俊俏男子,侧脸笑道:“你说,大伯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哎,我们秦家这些年担负的越来越多了,加上那位小动作一直不停。父亲也是想以退为进,韬光养晦啊。”

    “要我说还是老家伙们在的时候痛快。即便是我们退了,那些盯着咱们的目光又何时会少了?说不定还想得寸进尺呢!”

    “我说你小子最近在府里坐立不安的,非拉着我出来听书,我还以为你变稳重了呢。”

    “我....”

    两人边走边说,突然看到前方街角处跑出一个素袍男子,左右看了下便向着这边直直的跑来,边跑还边喊着:“天成,你夫人要生了,家里让你快点回去!”

    那位俊俏男子闻言大喜,右脚猛地一跺,身体就斜着向前方飞驰而去。

    只在空中留下一道大笑:“哈哈,大哥,田盛,我先走一步!”

    同行男子轻轻挥手,身后便有两人背着包裹紧跟而去。

    剩下二人不由莞尔一笑,随即那名原本同行的男子便对着田盛说道:”田盛,怎么是你来通知我们?”

    刚跑过来的田盛,喘了口气,对着男子一礼后,才道:“天立兄,你家来人喊我母亲前去给二夫人接产。还说你二人出门了,正要去寻。”

    “我想你俩也该在此处。想着我脚力远胜你家那几个丁户,便自领了这份差事。”

    原来田盛父亲乃是秦天立父亲帐下军医,后卸甲归田后,经秦府介绍认识了田盛的母亲,也是当地颇有盛名的妇科圣手。并在秦府的资助下就在秦府不远开了一家小医馆,平时坐诊看病,也兼着秦府的家庭医师。

    因田盛父亲也教过秦家兄弟一些基本的药草知识,加上这田盛年龄与秦家兄弟相仿,几人相熟,只是秦天立自小早熟,且一直被家里作为下任家主培养,所以即使田盛见到也要先行礼。

    秦天立听到田盛的回答和自己所想并无出路,便挥手招来身后的随从吩咐道:“阿远,这两条街行人太多,你带几人在后面把马牵回去。阿山带两人随我和田盛先行回府。”

    “是。”身后众人应声后,立马分出三人背着从马上卸下的包裹,紧随秦天立快步而去。

    秦家自先祖时期随宋国公入天堑关,后因祖辈在定州之战中多次立下大功,被封为东昌候。可境内战事渐少,各家侯府为了争夺功勋保住爵位也是各有手段。

    秦家的东昌候爵位传承几代后,最终在秦天立、秦天成的父辈那里被降至了伯爵爵位。

    秦天成踏入伯爵府的那一刻,整个伯爵府都能听到他那肆意的狂喜。

    “清娢,我回来了!!!”

    刚刚迈入后院,秦天成便冲着产房的方向喊道。

    秦府当初作为侯府,在天堑关内侯府占地颇广,而秦天成夫妇所住的地方位于后院的西厢房。

    听到了秦天成的声音,产房内的古清娢心中安稳,状态也似比刚才更好了几分,声音也高亢了少许。

    内院等待的数个妇人,这时也看到了秦天成,一一过来与之见礼。

    两个个头不及成人大腿的小孩儿也跑过来。

    稍大点的那个拉着秦天成的衣角说道:“二叔,我想要个妹妹!”

    话音未落,旁边更小的那个就紧跟着扑过来,抱着秦天成的大腿喊道:“不,二叔,我想要个弟弟!”

    这两个正是秦天立的两个儿子,大的五岁那个叫秦吉,小的三岁那个叫秦祥。

    正在与各位妇人见礼的秦天成,弯下腰来抱起秦祥,哈哈一笑。

    旁边的一位妇人见了,笑着过来打趣道:“你们两个皮猴子,别折腾你二叔了,这弟弟妹妹的,可不是你二叔现在说了就能算的。”

    这人正是秦天立的妻子,秦天成的大嫂杜若楠。

    秦家因常年居住在天堑关内,历代执掌军务,家里并无小厮婢女,只有退伍的军士和他们的亲眷,此时内院里张罗奔跑的也都是各个亲随的妻子。

    虽然因为各有分派的事务,各自均在忙碌准备。但因都是相熟之人,也有不少人在四周看着秦天成的样子各自偷笑,窃窃私语。

    就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之中,原本只是稍有阴云的天气,蓦然的一暗。

    整个天空瞬间陷入一片黑暗,一阵慌乱的情绪在所有人心中蔓延。

    十数个呼吸后,天堑关上瞬息间亮起一排排明亮的火把,将整个关隘照的亮如白昼。

    秦府也在稍许的慌乱后,迅速点起灯笼,燃起火把,甚至各个关键位置,也都有军士在警惕的巡视。

    而后院产房内外更是有十数个灯盏照的纤毫毕现。

    就在关内各家府邸慌乱点燃灯火的时候。

    天,又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