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网游竞技 » NBA:绝杀时刻,让世界安静 » 第十九章 未来,就在自己的脚下!

第十九章 未来,就在自己的脚下!

    三人落座,苏晓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大姚聊天。

    杨毅也不插话,只是默默的在旁边听着。

    按年龄算,苏晓最小,杨毅最大。

    一个1980年生人,一个1977年生人,而苏晓年仅18,生于1984年。

    1974年第一次在东南亚打自由搏击就得了冠军。

    1982年打赢了日本重炮手雷龙,接着连续三年打败所有日本空手道高手,赢得全日本自由搏击冠军。

    中国古拳法唯一传人鬼王达,被喻为空手道的克星,绰号“魔鬼筋肉人”!

    不知怎么滴,苏晓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出这段台词。

    星爷不愧是星爷,即便是自己穿越了,还能记得这经典一幕。

    很快,地道的家乡菜被悉数端了上来。

    红烧肉,小笼包,辣椒炒肉,甚至还有一锅佛跳墙。

    香辣甜咸香,苏晓吃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鬼知道他在学校食堂有多么的凄惨,美国人都爱甜,甚至连汉堡包都是重甜口味,这可让苏晓难受坏了。

    吃点啥都要挤点甜酱料,这不得得糖尿病晚期,没得救的那种。

    但奇怪的是,美国人长得胖,但糖尿病比例却好似不高,这是苏晓想不通的地方。

    边吃边聊,苏晓说了些自己在学校的见闻。

    “比不上,华夏篮球落后太多了,不论是训练模式还是人才的培养计划,大环境比不上,一切都是白塔。”

    “学习美国的篮球模式?太难了!”

    “身体条件另说,基本功方面才是重中之重。”

    “欧洲篮球讲究的就是团队,个人的身体素质不见得有多么夸张,但他们的运球,投篮还有战术执行,在整个世界都是首屈一指。”

    “不能讲什么就做什么,球员要得有自己的想法,在努力完成教练安排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

    “篮球不是死板的,那种飞天遁地的戏码咱们是别想了,我可以?阿联也行?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行啊。”

    “一个赛季飞天遁地,回头花个三四年养伤,划不来。”

    “咱们还是得打好地基,最重要的就是练好基本功,运球、投篮,战术执行,这些最基本的一定要重视。”

    “不能头重脚轻,以后得日子还长得很,地基不牢,地动山摇,现在没啥问题,不代表以后也是这样。”

    “咱啊,别的不好说,就那弯弯道道实在是太多了,不太好明说,杨大编辑,这就是咱们个人之间的讨论,别往外说,我也就是讲讲我自己的看法。”

    忌惮于杨毅的无耻,苏晓可不敢说那么多。

    大染缸,即便你一身白的踏进去,多多少少也得染点颜色出来。

    杨毅听得心惊。

    苏晓才多大?

    人家才18岁!

    就能看的这么远了?

    这要是三四十岁的人说出来,杨毅觉得没毛病。

    年纪摆在那儿,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见解的。

    但苏晓,一个刚踏入大学的毛头小子,连未来的事情都能说个一二,这就有些不简单了。

    少年老成?

    杨毅仔细的打量着苏晓,除了帅之外,这家伙比想象中的要更加成熟。

    大姚也是陷入沉思,大脑袋瓜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但要论对华夏篮球的贡献程度,大姚说第二,还真没人敢说第一。

    第一位外籍状元,国家队的绝对核心,撑起华夏男篮近十年的男人,即便功成身退,也义无反顾的跳进了火盆之中。

    人家是图啥?

    要钱有钱,要名有名。

    退役后的大姚本应该过上神仙日子,但结果呢?

    坐在场下看着老奶奶们补篮不中,那画面,我奶奶上都行。

    “阿联是个不错的小子,去年加入了广东宏远,成为了一线队的一员,他很有潜力。”

    大姚记得阿联,是位身体瘦弱,但身体素质极度炸裂的内线球员。

    现如今的华夏男篮,缺的就是这样的家伙。

    他和大巴、大郅都属于地板流,内线需要一个爆炸的家伙来扫荡。

    “阿联是厉害,但他的性格要是能活泼点,就更好了。”

    苏晓在来到美国前,也是有机会加入CBA球队。

    但他拒绝了。

    CBA终究有局限性,收到雪城大学的邀请后,苏晓毫不犹豫的背上行囊,游向远方。

    当时的阿联也在场,苏晓和他聊了一会儿,无非是给小弟弟打气,日后在NBA相见。

    阿联很佩服苏晓,能在有稳定收入和出场时间的情况下远赴美国。

    那是一条不归路,至少在很多人眼里,并不是好的选择。

    “的确,阿联有些闷,美国文化,可能适应不了。”

    大姚也有些担心,以阿联的状态,以后来NBA的可能性很大。

    闷闷的性格,在这里可不好使儿。

    饭后三巡,几人也是相互道别。

    “有空来休斯顿,你大姚哥别的不行,给你弄张前排门票还是OK得。”

    “一定一定,这不是大学学业繁忙,还得准备NCAA“疯狂三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那主教练,有时候跟个疯子一样。”

    “哈哈哈...”

    欢声笑语中结束了2003年的第一夜。

    这意味着2002年成为了过去式,全新的起点,摆在了每一个人的面前。

    而在过去的2002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

    美国男篮在世锦赛中惨败,创下了历史最差排名。

    OK王朝分崩离析,圣城在石佛的带领下登顶巅峰。

    大姚当选状元郎,但依旧掩盖不了华夏男篮在世锦赛中的糟糕表现。

    更别说亚运会上的失利,主帅王非直接下课,创造了历史性的耻辱。

    每一个记录都在被创造,每一件打破常规的事情都牢记人们的脑中。

    华夏男篮沉入谷底?

    华夏球迷的内心,早就因为大姚的横空出世,而对未来有了十足的畅想。

    苏晓在夹缝中生存,于雪城大学开启了自己的篮球生涯。

    2002年,何尝不是苏晓重获新生的一年。

    交战杜克大学的失利,让苏晓第一次明白,失败的滋味是如此的痛苦。

    一个有血有肉的年轻人,他究竟会为何而战。

    未来还很遥远,但未来,又近在咫尺,就在自己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