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朕终究变成了你的样子 » 第三十六章姜瑜宴会,才子范云

第三十六章姜瑜宴会,才子范云

    进过一早的忙碌周县令终于完成了,他开始休整,为晚上的宴会做准备。今天晚上的宴会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主角之一的他必修保持优雅,他完成出恭、少食等一系列操作后,才前往姜瑜,姜瑜是零陵郡举行宴会的主要场所,零陵郡大型宴会和重要宴会都在此举行属于官府用地。本次宴会零陵郡所有县令都将参加,宴会场景将会非常热闹和盛大。

    宴会是社交交际的重要场合,宴会的举办者通常会邀请亲朋好友、官员贵族、文人雅士等参与,宴会上人们一起享用美食、欣赏表演、交流思想。黄郡守举办这次宴会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表扬周县令的工作成绩和贡献。其二是为了拉近与各个县令之间的关系。

    周县令早早的来到姜瑜,黄郡守和韩议曹(韩笑:门下议曹)在正门迎接来宾,他进入宴会大厅后,发现精心布置的宴会厅已经有部分官员到场,与在场的各个官员相互打完招呼后,他径直走向自己的坐位。

    尽管是第二次来这个宴会厅,任然被它奢华的装饰所震惊,大厅的墙壁上悬挂着绘有山水、花鸟等图案的屏风,每个坐位前有一张六尺长的榉木食案,地上铺着一张镶金边华丽的苇席。在周家这样豪华的宴会厅,也仅仅一个。

    宴会开场:宴会开始前,主人会在宴会场所迎接宾客,并致以热情的欢迎。宾客们会按照身份和地位有序入座,通常按照官位高低和声望进行座次安排。

    没有过多久人员到齐,在宴会开始之前,黄郡守发表致辞,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同时也是表达对宾客的尊敬和感谢之情。

    随后黄郡守对周县令在治理县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表扬。在场所有人也对周县令表示祝贺,周县令对此表示感谢。

    宴会开始食案上摆满各种美食和(烤鸭、烤肉、煎鱼等)和美酒(浮生若梦)。美食美酒只是引子,有资格来参加宴会的没有几个人会差这点吃食。周县令以浮生若梦为话题和邻座的左县令(营道县)谈笑起来。宴会注重食物的丰盛和品质,以展示主人的财富和地位。

    宴会上有各种表演和娱乐活动。比如,音乐演奏、舞蹈表演、戏曲演出等,很快就有艺人开始弹奏琵琶,紧接着就有剑舞演出,随后又有……这些表演旨意在于增添宴会的气氛和娱乐性,让宾客们享受文化艺术的熏陶。

    随着时间的推移食案上开始出现炖汤、糕点、水果等美食,特别是糕点和水果的比例逐步增加,当糕点和水果开始出现在食案上后,周县令开始离开坐席与相熟的官员互动,并于结交一些新晋官员。

    酒过三巡,当诗词朗诵出现时,周县令知道宴会进行到一个重要阶段,当诗词朗诵结束后各,黄郡守向宾客敬酒,并发表祝酒词,各个官员回敬并表达感谢。

    随后进行诗词对答、赋诗作文等文学活动。这时,一些受邀而来的才子开始展现自己的才学,纷纷拿出自己写的诗文。周县令至从见过宇文宸骞的《水调歌头》,就对这些普通的诗词不这么感兴趣。很快一个叫范云的青年写的

    零陵郡次新亭引起众人的讨论。郡守也开始诵读《零陵郡次新亭》,范云,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读到这里,他开始仔细品味这首诗的意境,点了点头,觉得诗词的开头不错。

    随后有人念到,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看着众人对这首诗身份满意,黄郡守人众人开始品读这首诗。

    钟武县县令陶县令率先开口说道:“‘江干远树浮’这开头两句,随笔勾画江天远望的视觉印象,还顺便点题”。

    周县令接过话说道:“陶大人说得精彩绝伦,周某也来浅谈一下”。

    “这开篇就是‘远树’、‘天际’,给人一种极日远眺、思深虑远的意态。

    远处的树木随着江岸一起漂浮于水面,这是一种艺术变形,由于舟中远望时,舟身动摇不定,导致的视觉印象而产生的创造性想象。

    远烟孤起,是一个经过特意强化的画面。远烟,本来并不引人注目,范公子不仅表现它的存在,而且特意强调了它孤独的升起,显然,这是孤身羁旅之情的外射,看来范公子不是零陵郡人。

    范云听到两位县令开口评论自己的诗,他知道自己仕途有望。其他人听后羡慕不以,都想向范云投去羡慕的目光。

    左县令说道:“左某也来插一嘴‘江天自如合’二句,如果说前两句勾出了一幅山水画的轮廓,那么这两句就是深入刻画山水画的景象”。

    表现着印象与感受的更深一个层次的融合。江天一色,空明互含,远树如烟,虚实一体。范公子在物与己的对比之中,认识到天地的雄伟、壮观和大自然自由、和谐。

    这时黄郡守开口说道:“各位同僚说得如此生动,我也来献献丑”。

    随着黄郡守的登场,宴会的气氛达到新的高潮。范云听到黄郡守要开口喜出望外,兴奋之情流露在脸上,所有人都知道,范云仕途稳了。

    “沧流未可源”两句,是画面绘事的最后一笔。诗句主要抒写去程久远,难以预期,仕途未知,吉凶难测的担忧。诗中不缺乏失落感和虚无感。与此同时,诗句也赞叹了大自然的辽阔,从中可以窥见范公子对仕途的担忧。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但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诗意盎然。范公子描绘主观映象的同时突出主观感受。按照由景入情,由实入虚的脉络展开意境,两句一转,层次井然。诗歌的笔调疏淡,语言清丽。

    口语化的诗句,和谐的声韵,巧妙的对仗,读来有如流风回雪,轻便宛转。此诗当之无愧。

    在场有人将所有人的讲解摘抄下来,无论这些官员讲解得这么样,范云都只能说对,没有一个官员是范云能过得罪的。

    大多数人自知,诗不如范云,便没有献诗的想法。大多数人不约而同的开始诗词对答。

    诗词对答活动也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同样可以展示个人的才华和智慧。

    另一边,宇文宸骞正在听宇文涛的工作汇报,宇文涛说道:“少爷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宇文宸骞挥了挥手示意宇文涛退下,他叹一口气觉得有些累。

    宇文韬夷说道:“刘师爷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