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1979黄金时代 » 第19章 醉拳

第19章 醉拳

    汪洋已经63岁了。

    眼睛早花,两鬓斑白,他正戴着老花镜,坐在北影厂主楼的办公室里,看新鲜出炉的《电影新作》和《电影作品》。

    一本是上影厂的刊物,一本是峨影厂的,与北影厂的《电影创作》性质相同,都是接收剧本投稿的平台。各厂心有默契,也暗中较劲,你拍出一部划时代的好作品,我就要拍一部更划时代的好作品。

    “没一个能看的!”

    “不值一提!”

    汪洋粗略扫了一遍,还挺傲娇的哼了一声,起身背手,晃晃悠悠的下了楼,也奔食堂方向走去,一路碰到的人,无不恭恭敬敬的叫一声“汪厂长”!

    北影厂第一任厂长是田方,田壮壮的爹。

    第二任就是汪洋,他任职35年,1986年才退休,在他掌舵下北影厂达到了巅峰,很善于培养人才,四大导演、四大摄影、三朵金花都出自他手。

    刘小庆就是三朵金花之一,原本都是别家单位的,汪洋给挖了过来。

    他对经营一道也颇有想法,60年代就意识到这种大厂制度的弊端,想搞“承包制”,其实就是好莱坞的制片人工作室,但国内还没有这个概念。

    在那个年代是非常超前的,没有搞成。

    “汪厂长!”

    “汪厂长!”

    “老汪,你怎么才来?”

    汪洋进了食堂,坐在自己的固定位置上,左右看了看:“我侦查一下兄弟单位的动态,行了,开始吧!”

    全场啪的灯光关闭,漆黑一片。

    紧跟着,大银幕上发出了光,每秒24帧的造梦机器映照着一张张期待雀跃的脸庞。

    现在电视剧刚刚萌芽,文学热兴起,诗人们摩拳擦掌,流行音乐暗潮汹涌,电影是无可争议的第一艺术,直到80年代末开始衰落,新世纪后慢慢复兴。

    今天放的是港片。

    一个大鼻子的家伙吊儿郎当的出现,他叫成龙,这部电影叫《醉拳》。

    去年初,成龙凭借《蛇形刁手》一鸣惊人,又趁热打铁在同年推出了《醉拳》,斩获676万票房,年度第二,第一是许冠文的《卖身契》。

    这是香港电影即将步入黄金时代的标志。

    虽然滞后了一年,但《醉拳》的质量无可争议,仍然给现场的人带来了巨大冲击。

    导演是袁和平,成龙演的是黄飞鸿,游手好闲,惹事生非,父亲找来好友苏花子教导他,苏花子教给他醉八仙,最后打败了敌人……

    苏花子的扮演者是袁小田,袁和平的爹,他这个乞丐背酒葫芦的形象,后来变成了《拳皇》里的镇元斋。

    “真厉害啊!”

    “打的好好看!”

    “这個人叫什么呀?成龙么?”

    “哈哈哈,他扮女人笑死了!”

    大家仿佛进入了一个新世界,不用考虑工作和电影的意义,真正以观众的身份来欣赏一部作品。当然也不敢大声喧哗,低低的乐。

    “……”

    汪洋看的也很开心,但他想的更多,对旁边人道:“傅奇他们还在京城么?”

    “回香港了。”

    “《少林寺》的事情定了?”

    “对,日本人想买,事先给了一笔钱,傅奇找人写完剧本,回去筹备了,下半年就能拍,听说想在河南京剧团找演员。”

    “京剧团?”

    汪洋摇摇头,指着银幕道:“你看人家的动作,花哨好看,流畅有趣,京剧团的武生虽有功底,但一招一式太死板了。香港市场发展快,他们按照老思路拍片,我个人不太看好。”

    “没办法,他们也难。”

    “是啊,香港的兄弟单位日子也不好过,这是廖公(承志)点名拍的,不容易,希望他们一切顺利。”

    汪洋叹了口气,又道:“武打片这么受欢迎,我们是不是考虑一下拓宽类型,不能总拍些苦大仇深的电影吧?”

    “这个……会有风险吧?”

    “怕风险还怎么做事?严肃片要有,娱乐片也要有,双管齐下嘛,以后留意一下剧本,出了事我负责。”

    领导们在前面哔哔,极个别人在后面哔哔。

    文学部那一堆人,不知不觉的向某个家伙聚拢,因为这个家伙一边看,一边给大家发弹幕,寓教于乐。

    “这个黄飞鸿啊,历史上确有其人,生于清末民国,三岁学武,七岁随父亲闯荡江湖,后来在广州开武馆,顺便行医卖药,搞了个医馆叫宝芝林,当过广州水师的武术教练。

    他爹叫黄麒英,黄麒英的师父叫陆阿采,陆阿采的师父是至善大师。至善大师与五枚师太、白眉道长、冯道德、苗显并称少林五老!”

    “一听你就是瞎说,和尚庙为什么还有道长?”江珊噘嘴。

    “哟,你还知道和尚庙不能有道长呢?”

    “你当我傻呀,我上小学的!”

    “珊珊,好好说话,不许没礼貌!”

    江淮延训了一句,江珊不以为意,陈奇笑道:“白眉出身少林,后来投武当了嘛,武当就是道士了。不过这个少林不是河南的,而是南少林,在福建。”

    “那个苗显也不简单,他有个女儿叫苗翠花,苗翠花生了个儿子叫方世玉,好家伙,这个方世玉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手持一杆碧血洗银枪,在清军大营杀的七进七出……”

    “那是赵子龙吧?”葛尤惊叹。

    “天下英雄皆一般嘛!他赵子龙七进七出,我方世玉就不行?连那刘姥姥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他开始还挺正经,后来就没谱了。

    那大家也爱听,尤其是葛尤,小眼睛眨巴眨巴都放光了,觉得这位兄弟特厉害,比自己小3岁,懂得这么多,头发也浓密。

    ……

    看内参片,是为数不多可以放纵自我的时候。

    但快乐的时光总不长久,当成龙打败了敌人,电影结束,大家既为看了一场好戏而欢喜,又为它的短暂而惋惜。出了这道门,到了外面,又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日子。

    众人轻手轻脚的排队而出,三三两两的散去,低声议论着《醉拳》的精彩之处。

    昏暗的灯光下,汪洋背着手,晃晃悠悠的溜达,一个声音随着夜风若有若无的传来……

    “你说我们怎么没有这么好看的电影呢?”

    “类型不一样,他们擅长拍娱乐片,我们也有我们擅长的,像军事片、农村片、现实题材的作品,都很好看的。”

    “那我们就不能也来个娱乐片?”

    “你以为那么容易的?你刚才看《醉拳》,哪段最好看?是不是练功和打架那段?为什么呢,因为它抓住了观众心理,就拿你来说,突然有一天你碰见一位高人,传授你绝世武功,打遍天下无敌手,伱兴不兴奋?”

    “我可太兴奋了!”

    葛尤一拍大腿。

    “所以啊,越能找到情感上的共通之处,电影就越好看。”

    “……”

    汪洋跟了一会,看了眼那个哔哔的年轻人,溜溜达达的走了。

    江珊也被她爹领回家了。

    葛尤一直陪到了招待所门口,竟有意犹未尽之意,但他腼腆,不好主动,幸好陈奇道:“我平时改稿子,空闲时间多,你要没事可以来串串门。”

    “诶,好好!那我们改天见。”

    葛尤这才回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