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从沟通风开始修行 » 第29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第29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几乎是一声令下,整个益阳县的盗贼、土匪们,便朝着大王村附近聚集了。

    这大王村附近,有一座小山,民间称之为大王山,大王村也是因此得名。

    大王山有着一个又一个山头,最高的地方也只有八百米左右,但是整体绵延较广,长约三十里,宽约二十里,光是一个大王山便占地一百多平方公里。

    这么点儿面积看着不大,但绕大王山一圈就得一百里。就算是甲士来了,绕着大王山一圈那也得一天左右了。

    而且,大王山之中,有丛林有湖泊有山石,地形复杂,士兵根本施展不开。

    不过,在得知刘辰逃入此地之后,智者却松了口气:“他终于进去了。”

    “诸君,我最先为他设计了三个埋骨之地,这大王村是其中一个,也是最不理想的一个。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

    “接下来,大家还请尽可能的动员本地以及外敌的盗贼们。”

    “另外,黑市之中的杀手,民间的独行侠,各家养的门客、奇人,也都可以动一动了。”

    “事到如今,不想动手的,可以直接离去了。”

    “此子的手段,大家也都看到了,并不是一个宽仁的人。等他成了方士,你们那些动过手的,最起码也得死全家。而且,县城之中一定会有一家,被他杀鸡儆猴的。”

    如果以大汉律的角度去审查地方豪强,有几个经得起查?

    经不起查,那就可以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名正言顺的送你全家地下团聚。

    问题就在这里,族长们让其他人为家族牺牲的时候,从来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

    为了我们家族,牺牲你一个,这是你的荣幸!

    这都是为了家族!

    那么,为了我们家族,牺牲我这个族长?

    这肯定不行!

    大权在握,还愿意主动自我牺牲的,不能说一个也没有,但益阳县的豪强里面,有这个觉悟的,还真没多少。

    “其实,此刻最理智的做法,就是向他服软、低头,然后各家拿出更多的利益去讨好他。”

    “这样,虽然会损失一些钱财,但家族还是好好的。甚至哪怕你暗中对他动过手,短时间内也能好好活着。”

    “此法的缺点就是,等到风头过去了,那些曾经对他动过手的,曾经对黄府动过手的,可能会病死、淹死、猝死。”

    “而且,这事儿一出,大家的家主之位,可能就不是那么稳妥了。一旦不再是家主,那自己的安全,自己妻子儿女的安全,也就不好说了。”

    最重要的是,这事儿太反人性了。

    谁愿意这么做呢?

    牺牲自己,就为了保全家族?

    大不了杀了刘辰嘛,反正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这样了。

    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我死之前,我就是大局!我就是家族!

    我死之后,家族关我屁事?

    有这种想法的家主,其实也不少。

    并不是每个家族的制度都能建设的很好,大多数家族的规章制度,只能用一句草台班子来形容。

    大多数家族能发展到今天,可能就是因为出了一个厉害的家主。规章制度什么的,那是什么狗屁玩意儿?

    “别说屁话了,咱们这些人能在这里坐着,谁不清楚失去权力的下场?”

    或许等到事后,在外人眼里,他们就是一群不理智的赌徒,可其实就算理智了,又能如何呢?

    后人浏览史书的时候,看多了就会发现,每到王朝末年,基本上都是昏庸皇帝和傻逼大臣一起,把朝廷折腾没了。

    可是为什么一到王朝末年,那些大臣就集体变成了傻子呢?

    现实中一个县令都精明的要命,难道上面的太守、州牧、三公就都成了大傻子?

    他们做出的决策,缺点超级明显,他们到底是不知道还是没法改变呢?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为什么会这样?

    或许,等到刘辰突破,大杀四方之后,益阳县的人提起这段往事,也会如此评论:那群豪强都跟失了智一样,发了疯的去狙杀辰公子,为何不投降呢?

    然而现实却是,有太多的原因,让这些家主们不得不继续下去。

    巧合的是,刘辰也是这么想的。

    大王山中

    刘辰不经意间来到了一处泉水附近,同时大声的咳嗽着,咳嗽了好一会儿,刘辰伸出双手舀着面前的泉水,给自己灌了一口,然后就发现,手上残余的泉水已经被染红了。

    风儿则是告诉着刘辰智者的分析,告诉刘辰众人的决定。

    甚至风儿还告诉刘辰,这里有一枚早就准备好的符箓,符箓本身被藏在一根芦苇杆里面,这根芦苇杆附近有着其他的芦苇,很不起眼。布置在这里,可以时刻监视方圆数百米的情况。

    这样的符箓,使用时间极短,往往激活之后,只能使用一天到几天,然后就废掉了。

    可即使是这么功能简单的符箓,价格也以百两银子为单位。

    豪强们辛苦压榨佃户,勾心斗角、逼良为娼、无恶不作,辛苦积攒的银子,被修士们用功能简单、保质期较短、质量一般的符箓,轻轻松松的给拿走了。

    所有的罪恶,都是豪强们干的。而修士们,看起来出淤泥而不染,跟白莲花一样。

    感受着脑海里的想法,刘辰就知道,自己又一次开始天马行空,开始胡乱联想了。

    这世上啊,很多事情是经不起细想的。

    至少对于此刻的自己而言,大汉就是伟大的,就是神圣的。

    自己能以孤儿之身成长到今天,首先就要感谢慈幼局,也就是感谢朝廷,其次是感谢师父。

    能有今日的修为,也得感谢朝廷花费巨大代价普及导引术。

    一边享受着朝廷给的好处,一边辱骂朝廷,这种事情刘辰做不来也不想做。

    可为什么忽然会有这种想法?

    因为脱离入定状态了。

    自从离开黄府,主动踏入陷阱开始,刘辰就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

    刘辰能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很享受这种感觉的。

    一群奇人的围杀,不仅仅没能吓到刘辰,反而让刘辰有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大王山外围,数以百计的贼寇,也让刘辰觉得,好激动、好开心啊!

    和兴奋相伴的便是入定的功夫,更加高深了。

    从觉醒前世记忆以来,刘辰入定的功夫就越来越强。

    从不为外界所动,不为内心困扰,随时随地都能入定的常定,到接下来的一边入定一边思考,再到此刻的一边入定一边杀人,一边入定一边逃命,再到现在,刘辰已经一口气入定两个时辰了。

    这两个时辰,刘辰杀过人,演过戏,逃过命,也思考过,也设计过接下来的逃跑路线,也想过接下来要怎么演戏。

    可神奇的是,在此过程中,刘辰依然处于入定的状态。

    连带着刘辰对于自身元精、元气、元神的控制,也更上一层楼。

    刚诞生法力那会儿,刘辰对于法力的控制如果看作是一,那么此刻就达到了三。

    我就快要恒定了!刘辰默默的想到。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刘辰已经开始书写心得、经验了。

    作为黄府的新主人,作为慈幼局一脉的新主人,刘辰为黄府留下的礼物是一个干净的益阳县,为慈幼局师兄弟们留下的则是自己的心得感悟。

    黄纯虽然也很好,但他毕竟不是自我突破,靠的是朝廷授箓。

    很多关于元精、元气、元神的修行,黄纯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刘辰早在自己前天刚突破的时候,脑海里就有了这个想法。

    把自己的修行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然后写他个几十万字,把每一个细节都写的清清楚楚,免得其他师兄弟们看不懂。

    朝廷确实会普及导引术,可是却也仅限导引术本身。

    相关注解,依然掌握在豪强、世家的手里。

    光看教材,光靠自学就能自我突破的天才,太少了。

    大多数人,为了一份更好的注解,可能就得出卖自己,就得欠豪强、世家一个大人情。有的,看完了注解,就成了人家的门生故吏。

    这些,未来都是要还的!

    忽然,刘辰耳朵动了动,便张大了嘴巴,气喘吁吁的开始了新一轮逃命。

    总得装的像一点的,想到这里,临走之前,刘辰的右脚还滴了几滴鲜血,落在了地面上。

    这几滴鲜血,其实不是刘辰的,而是……

    “快跑,他就在前面,他受伤了,他流血了,快追!”

    “猎犬在哪里?赶紧让猎犬闻闻。”

    “小心,小心,一定要结阵,受了伤的猛兽是最危险的,说不定他就要拼命了。”

    “迅速上报,接下来由十人一队变成二十人一队,而且每一队都至少一名奇人。”

    “遇到他的第一时间,就释放信号弹……”

    “遇到他一次,就是一百两银子,咱们又赚了一百两?咱们十个人,岂不是每人十两?这钱这么好赚?”

    “哼,这都是拿命换的,是咱们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