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蒙歌传:顶级灵品仙师的流亡史 » 第3章 上路

第3章 上路

    回到客栈后,蒙歌兴奋的讲述一遍考试经过。

    可蒙母听完却并不兴奋,甚至有些忧虑,什么“燕三岭”,“灵品”,她一个也没听说过,难不成遇到了人贩子?

    这个想法一冒了出来,她就坐不住了。

    于是,这个护子之深的女人,走街串巷,到处打听,生怕自己的儿子稀里糊涂就被人给卖了。

    她发挥出采蘑菇的脚劲儿,东奔西走足有两个时辰,终于在一个药铺老板那里,忍痛花了半两银子打听到了消息。

    原来这燕三岭是一个修仙门派,门中上下数百人,下辖七个江湖门派,素有三岭七堂之称。而进入燕三岭的弟子,就被称作内门弟子。

    据说燕三岭近几年发现一处遗迹宝藏,为了壮大门派,同时防止他派觊觎,这才有了广招弟子的计划,希望借此能培养更多杰出的内门弟子。这青原镇就在招收范围之内,所以才有了这次的加考。

    至于灵品,据说和灵根有关系。

    那药铺老板提到灵根,满脸羡慕,言:有灵根者,不仅能够延年益寿,还可荣华富贵。至于灵品和灵根有什么关系,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蒙母听闻过七堂之一的三草堂。她常年采药谋生,曾听商贩说过,青原镇附近一半的好药材都卖给了三草堂,不禁暗想:若是三草堂都这般有势力,那它背后的燕三岭,岂不是要飞上天了,难怪他们可以在公塾临时加考。

    知道事情可为,蒙母心里悬着的石头也终于落下。

    紧接着,蒙母就幻想起来:蒙歌进入燕三岭,数年后带着百两黄金回家,一家人三口每天的生活,不是数钱数到手抽筋,就是山珍海味吃到腻。

    想到此,蒙母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哪里还关心什么灵根灵品。她赶忙回到客栈,连夜拉着蒙歌出门置办文房四宝,还带着他吃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宵夜。

    夜里,蒙歌饱饱的躺在床上,回想着母亲的话。他不懂什么三岭七堂,也不知道内门弟子,更听不明白灵品灵根。

    他唯一听明白的,就是他将要去一个可以赚很多钱的地方,学习很有前途的本事。

    第二天一早,母子俩准时到达集合地点。路上,蒙母再三跟他强调,不要去找贼人报仇。蒙歌虽然口中答应,心里却恨透了那些贼人,暗想有朝一日,一定要把他们全部杀光。

    此时,公塾大门前停着一辆马车,车前插着一面棕底白字的小旗,上面绣着一个燕字。

    车旁站着一个暗黄色长袍的中年男子,他手拿竹简,时不时朝朝左右看看,见蒙歌母子走来,便开口询问身份。

    见过蒙歌的文书,黄袍中年人点点头,接过文书,面无表情的对蒙歌说:“你先上车。”

    蒙歌回头看了看母亲,见她点点头,就上了黄袍中年人身后的马车。

    目送儿子上车后,蒙母朝黄袍中年人笑了笑,躬身问道:“这位大人,请问燕三岭在哪儿呀?我儿此去要学多久?路上——”

    “不该问的别问。”黄袍中年人依旧面无表情。

    蒙母点头赔笑,连说三个是,暗想燕三岭果然非同一般,连在哪儿都不能问,看来是要秘密培养。

    想到此,勤俭一生的蒙母再次豪爽起来,她从怀中掏出一两银子,弯腰递给对方,恭敬说道:“路上就有劳大人照顾了。”

    黄袍中年人朝蒙母手心看了看,心说车上这几位,以后指不定哪天就成了仙人,我哪儿敢收你这银子啊。一句“知道了”就推回了蒙母的手。

    蒙母以为对方嫌少,手按在钱囊上,刚要拿钱,动作却有些犹豫。

    若是再给银两,那自己跟二儿子就得勒紧腰带过日子了。可若不给,万一路上蒙歌受欺负怎么办。

    她沉思片刻,咬咬牙又掏出一两银子,再次笑着递给对方。暗中安慰自己:若是蒙歌能一路顺利,那以后可就有百两黄金,这区区二两银子又算什么。

    哪知黄袍中年人再次面无表情的推却,这可让蒙母有些不明所以。

    她垂首沉吟,再次陷入思考。猛然间,她想通了什么似的,脸色不由得有些发红,但依旧昂首挺胸,坚定的向黄袍中年人迈了一步。

    那黄袍中年人似乎看出她心中所想,面上虽毫无表情,身体却吓得后退一大步,同时暗道一声好险,这要是碰她一下,那蒙小子变成蒙大仙之日,恐怕就是自己升天之时了。

    正在此时,他见不远处走来一个十四五岁的锦衣少年,如遇大赦般避开蒙母,急忙走了过去,大声问道:“你是不是卫康?”

    “额,我是。”锦衣少年被问的一愣。

    “赶紧上车,就差你了。”黄袍中年人说完,转头朝蒙母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微笑,随后便毫不停留的上了另一辆马车,吆喝一声,便踏上了前往燕三岭的归程。

    蒙母呆在原地,还在竭力解读着黄袍中年人刚刚的表情。

    车厢里。

    五六个年龄相仿的少年好奇的打量着彼此,谁也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一个身穿锦缎长袍的少年先开口了,他提议众人互相介绍。从穿着看,显然他是个富家公子,而且年龄比别人都大一些的模样。

    他的提议很快被采纳,于是车厢里从他开始,轮流介绍起来。这车厢里的人虽然不多,但从他们的介绍来看,大概分了三类人。

    第一类人出身于官商世家,他们从小条件优渥,有着普通人没有的见识和经验,从他们动辄“官府”的话里就能感受得到。第二类人虽然家境一般,但也是从小就不愁吃穿,基本上要什么有什么,但遇到第一类人明显感觉矮了一头。第三类人家境贫穷,生活拮据,和前两类人比,不仅没什么见识,连性格都显得有些孤僻内向。

    无疑,蒙歌就属于最后一类。

    当他介绍完自己,那个叫做卫少的少年面露怀疑之色,质疑问道:“蒙家村的人也能有灵根,你是什么品格?”

    蒙歌想了想那天测验的结果,又想到自己测验的结果,一时间竟不知该说哪个,竟低头抓耳挠腮起来。

    见其余人始终盯着自己看,蒙歌知道自己不说是不行了,只得抬起头来,咳嗽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