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深山里的爱恨情仇 » 第十八章:老板的赏识

第十八章:老板的赏识

    水生在深圳换了几个工地,辛苦打拼着生活。直到有一天,他来到了龙岗一家建筑工地。

    深圳龙岗,改革开放初期,一片繁忙的建设场面展现在人们眼前。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建筑工地上塔吊林立,犹如一支支巨大的机械巨龙在空中翱翔。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工地上,金灿灿的光芒映照在钢筋混凝土上,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木工模板工地上,木料堆积如山,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工作岗位之间。锯木机的嗡嗡声、搬运木料的喧闹声、木工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奋斗的交响乐。一块块木板在工人们巧妙的操纵下,被削、被锯、被打磨,最终变成了楼房的基石,承载着城市的未来。

    在这个热闹的建设现场,每一个工人都是建设者的一份子,他们用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明天。一位老木匠面带微笑,手持尺子在木板上测量,经验丰富的动作娴熟而稳健。一位年轻的学徒则在旁边聚精会神地观摩,不时向老师请教。这个工地上,传承与创新相互交织,老一辈的技艺得以传承,新一代的力量得以迸发。

    随着建筑工地上的塔吊不断高耸入云,木工模板工地上的木料不断加工成形,深圳龙岗的城市面貌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每一栋楼房、每一处道路、每一座桥梁,都承载着改革开放初期的辉煌历史,记录着无数建设者的汗水和辛劳。

    水生在一家建筑工地,干起了老本行制建筑模板,不久就遇见了工头彭老板。

    那一天,正值炎炎夏日,阳光灿烂,水生汗如雨下,却丝毫不影响他手上的工艺。他一板一板地制作着模板,每一道工序都显得那样从容而熟练。

    突然,工地上走来了工头彭老板。彭老板是这个工地的负责人,对水生的木工技艺赞赏有加。他看着水生认真工作的样子,心生敬佩之情。彭老板走到水生身边,用关切的目光仔细观察着他的每一个动作。

    “赵师傅,你的木工技艺很精湛了。”彭老板赞赏地说道。

    水生听到彭老板的赞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谢谢老板,这都是您的鼓励让我不断进步的。”

    彭老板笑着点点头,继续说道:“你的工艺细腻,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这种精神和态度正是我们工地需要的。希望你能继续保持,为我们的工程贡献更多的力量。”

    水生听了彭老板的话,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木工道路上前行的信心。他知道,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和提升,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木工匠人。

    彭老板看着水生,眼中满是欣慰之色。他知道,有这样一位对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的员工,工地的每一个工程都会更加完美。

    在阳光下,水生继续着他的木工活,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着专注和激情。彭老板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对这位木工匠人的敬意和赞赏。

    这一天,工地上的一幕幕温馨画面仿佛定格在时光里,水生的木工技艺,彭老板的赞赏和鼓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工匠精神的力量和魅力。

    水生是一个憨厚善良的木匠,不仅木工技艺精湛,而且能吃苦耐劳,因此得到了彭老板的赏识和重用,不仅提拔了他当木工班长,还给水生加了工资。水生从一个普通的木匠,逐渐成为了工地上备受瞩目的领班。他在工地上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出差错,让彭老板对他刮目相看。

    彭老板是一位广东化州人,豪爽大方,喜欢在业余时间去卡拉OK舞厅唱歌跳舞。这也是改革开放初期老板比较时兴的一种生活方式。

    每到周末的夜晚,工头彭老板都会约上一群好友,一起前往附近的卡拉OK舞厅,享受夜生活的乐趣。他们唱着热情洋溢的歌曲,跳着欢快的舞蹈,尽情释放工作压力,享受生活的快乐。

    在卡拉OK舞厅里,工头彭老板总是最热情洋溢的一个,他用豪爽的笑容和大方的举止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他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快乐,一起畅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这样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成为了工头彭老板和朋友们共同的记忆,也成为了改革开放初期那段时光里最珍贵的一部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工头彭老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现出了广东人豪爽大方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工作上的赏识,彭老板还常常邀请水生一起进出一些灯红酒绿的场所。起初,水生对这些场所感到陌生和不适应,想起在家乡吃苦耐劳的雪梅,想起年迈的老父亲,一把年纪还在山里做着农活,心里有一种负罪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地适应了这种生活。

    有一次。彭老板带着水生参加一个应酬,这一次是彭老板请甲方的领导吃饭,来了很多政府部门的官员,场面奢华而隆重。彭老板喝了很多酒,也说了很多话,最后把客人送走,彭老板醉得一塌糊涂,水生也喝得人头昏脑胀。水生心里想,彭老板平时在这些工人面前显得非常的高大,说话就像个家长式的,说一不二,但在这些领导面前也像个龟孙子一样,低声下气。水生暗自思忖,可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啊。

    在这些场合里,水生看到了不同于工地上的另一种生活。他看到了人们的欢笑和忧愁,看到了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水生从中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应对各种场合,他的心界也变得开阔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水生终于攒下了一笔不小的积蓄。他决定把这些钱寄回家乡,让妻子雪梅和三个女儿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他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在城市的生活和工作,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爱意,寄去了家乡。

    当水生的家人收到来自他的信和寄来的钱时,他们感动不已。雪梅泪流满面,三个女儿也为父亲的辛勤劳动而感到骄傲。她们决心好好读书,等待爸爸早日回家团聚。

    来深圳有些日子了,水生不仅掌握了更多的木工技术,还结识了许多不同行业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在这段经历中成长了许多,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他明白,机会只垂青于不断打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