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穿越成皇子,我选择摆烂 » 第12章 内阁

第12章 内阁

    朱樉闻言,也是讪笑。

    无他,实在是前世被活活卷死的阴影太浓烈了。

    再加上有这个咸鱼系统的辅佐,那是想勤奋也不能够啊。

    朱元璋也不是什么磨叽人,在敲定了计划之后,朱元璋便疾步走出了东宫。

    他要去组建全新的文臣班底了!

    ......

    第二天,太和门前,早朝。

    望着台阶下密密麻麻站着的群臣,朱元璋轻咳一声,道:“诸位,鉴于最近政务繁忙,朕决定征召文臣,帮助朕批阅奏疏。”

    台下的众文官闻言,顿时一片哗然。

    这......这难道是要重新恢复丞相制度了么?

    毕竟也只有丞相,才能帮助皇帝批阅奏疏啊!

    刘三吾闻言,第一个激动的站了出来:“不知陛下是否想重新恢复丞相制度?”

    刘三吾很激动。

    要是朱元璋重新恢复了丞相制度,那他们这些文人就终于又可以在朝堂上大放异彩了!

    丞相的权力和六部的权力相比,简直就是萤火和皓月的区别。

    要是让朱允炆他们一脉的人当上丞相,那朱允炆日后的夺位之路,一定会顺利不少的!

    不过朱元璋听完刘三吾的话,却是摇了摇头:“刘爱卿,丞相制度,朕是绝对不会重启的。”

    “朕这次只是想要征召一个文臣团队,帮助我批阅奏疏。”

    “此团队名为内阁,而被征召的文官们,则是内阁的学士。”

    “这些内阁学士们并无实权,也无官位。”

    “他们只有问题的建议权。最终的决断,还是要由朕来做出。”

    一听这话,众大臣的热情顿时被浇灭了七分。

    只能提建议而不能做决定?

    那还玩什么。

    说到底,这权力不还是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里么。

    他们这些被征召的文人,怕只是批奏疏的苦力。

    不过,大臣们还是没有放弃这块肥肉。

    毕竟再怎么说,做皇帝的顾问,也是能正儿八经的接触到奏疏的嘛。

    这绝对比在六部苦哈哈的干活来的风光。

    当下,就有不少文臣拱手出列:“陛下,我愿意加入内阁,帮您分忧解难!”

    朱元璋望着众臣激动的样子,也是笑了:“诸位先别急。”

    “这次内阁,朕准备征召两套班子。”

    “朕选五人,太子选十五人。”

    “想入朕的班底的,到毛骧那里去登记。”

    “想入樉儿的班底的,你们直接找樉儿就是。”

    虽然朱元璋要批的奏疏比朱樉多得多,但是朱元璋思来想去后,还是准备只招五人来辅佐他的工作。

    毕竟朱元璋干活干习惯了,要他突然停下来,他一时半会儿还真的不太适应。

    更何况一些国家大事,朱元璋也不太放心让那些文官们插手。

    于是斟酌下来,朱元璋只准备招五个人。

    而朱樉则直接的多了。

    来帮忙的文官嘛,自然是越多越好。

    手下多一个人,他就能多睡一个时辰觉了!

    要不是朱元璋严令禁止,朱樉甚至准备直接招二十个文官。

    朱樉见朱元璋提到了自己,也是大大方方的出列道:“想入我太子府的人,我可不能让你们当内阁大学士。”

    “你们的身份,只能是太子府幕僚。”

    “不过虽然我不能给你们身份,但是在钱财上我定然不会亏待你们。”

    “来我太子府当幕僚的人,你们每个月都能得到五十两银子的俸禄。”

    五十两银子!?

    众臣闻言,皆是呼吸一窒。

    这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要知道在大明,官员的俸禄可是出了名的低。

    一个七品县官,一年的俸禄也不过只有区区四十几两银子。

    这太子府一年的俸禄,可以抵得上他们一年的收入了!

    虽然有一些自诩清高的官员,对朱樉用金钱拉拢人的想法嗤之以鼻。

    不过更多的官员,却都是跃跃欲试。

    说到底,大家也都是在朝中打工的卑微打工人。

    有钱谁不想要?

    就算不能大富大贵,起码也能多吃几顿肉啊!

    刘三吾闻言,登时慌了。

    好家伙,朱樉这是想用厚禄来拉拢他们这些文人啊!

    万一让朱樉真的召集齐了文官班底,那朱樉在朝中的势力,绝对会大大增强。

    不行,不能让朱樉得逞!

    刘三吾立刻起身出列,朝朱元璋义正严词道:“陛下,大明太子一年的俸禄也就区区五千两银子。”

    “朱樉这一招就是十五个人,每个人每月都给五十两银子,一年就是九千两银子。”

    “太子殿下这一年五千两的银子,连给这些幕僚们发俸禄都不够啊!”

    “所以老臣觉得,太子殿下现在在殿上说的这些话,绝无兑现的可能。”

    “身为大明的太子殿下,竟然在朝堂上公然撒谎?这简直就是可笑!”

    “太子殿下这是置陛下于何地,置朝中众臣于何地?”

    “陛下,太子殿下此等行径,绝对要严惩啊!”

    众臣闻言,也是反应了过来。

    虽然有钱是好,但是这钱也要拿得到才好啊!

    空头支票谁不会开?

    万一太子殿下过后不给他们付工资,他们日后要上哪里说理去?

    顿时,群臣望向朱樉的目光,隐隐变的有些不善起来。

    高居于主位的朱元璋,脸色也是有些铁青。

    朱元璋可以容忍朱樉懒惰,但不能容忍朱樉说话不算话,满口谎话!

    诚实,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

    身为皇帝,更应该说话算话,一言九鼎。

    要是连皇帝都说话不算话,朝令夕改,那这个国家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朱元璋不敢想。

    望着朱樉,朱元璋握紧了龙椅的扶手。

    要是朱樉这次真的是信口开河,那朱元璋一定会给朱樉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然而顶着众人各异的眼神,朱樉却很是淡定:“诸位,这事你们根本不用担心。”

    “应天城中的朱氏商号,都是我名下的产业。”

    什么?

    朱氏商号是朱樉名下的产业?

    这下,所有人都愣住了。

    在应天城中的人,谁没有听说过朱氏商号的名声?

    从日用品到笔墨纸砚,只有他们想不到,没有朱氏商号里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