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穿越成皇子,我选择摆烂 » 第28章 户部

第28章 户部

    望着赔笑的徐铎,朱樉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道:“徐大人,你这是真忙,还是假忙?”

    “户部的工作流程我昨天已经打探清楚了。”

    “你要是再一味的推脱,信不信我告你一个欺君之罪?”

    这下,徐铎脸上的假笑瞬间挂不住了。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初来乍到的太子殿下竟然如此精明。

    原本他还打算借故搪塞的,可是现在,他不敢了。

    要是被陛下问责下来,徐铎就算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啊。

    徐铎深吸一口气,瞬间变了个态度。

    对着朱樉,徐铎脸上的假笑更深了:“太子殿下,这等小事,何必大动干戈?”

    “太子殿下亲自前来,就算户部再缺人,臣也一定要为太子殿下把人找来。”

    说着,徐铎连忙喊过一旁的小厮吩咐了起来。

    不一会儿,十几个户部的官员便被带上了殿。

    冲着官员们,徐铎神情严肃:“诸位,这是大明的太子殿下。”

    “今后,你们就跟着太子殿下推广土豆吧。”

    “你们一定要好好干活,别丢了户部的脸!”

    “是,徐大人!”众官员闻言,也是异口同声的应和道。

    然而朱樉这边,却是看出了不对劲。

    这些官员们看着品级都很低,一看就是去年新入朝的新科进士们。

    这些新科进士们刚刚踏入朝堂,别说是帮忙了,怕是连最最基础的工作流程,也不熟悉。

    徐铎派给朱樉这些新科进士们,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朱樉轻咳一声,冲着徐铎冷笑道:“徐大人,你给我的这些官员,看着都很年轻啊。”

    “他们来户部多久了?有没有满六个月?”

    这一问,彻底给徐铎问傻了。

    这些官员们,的确才来户部三四个月。

    徐铎万万没想到,他已经这样隐晦的下绊子了,朱樉竟然还是能看得出来。

    看来这太子殿下,怕是不简单啊!

    徐铎的嘴唇,嗫喏着。

    额角,一颗豆大的汗珠将落不落,看着甚是狼狈。

    朱樉看到徐铎狼狈的样子,也是收回了视线,喝了口茶缓声道:“既然徐大人这里抽不出人手来,那我索性就借着户部的名头,自己招募一批人如何?”

    就凭着徐铎和刘三吾千丝万缕的联系,朱樉也不指望徐铎能真心实意的帮助自己。

    徐铎使绊子,也在朱樉的意料之中。

    不过这么多人对朱樉来说,也已经算是足够了。

    朱樉自己,另有打算。

    一听朱樉想要自己招募人,徐铎的脸色顿时放松了下来。

    望着朱樉,徐铎笑的颇为真心实意:“既然太子殿下想招人,那臣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太子殿下想招多少人,就招多少人;想招什么样的人,就招什么样的人,臣绝无二话。”

    朱樉闻言,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起身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打扰徐大人你了。”

    说着,朱樉便领着一众新科进士们,大摇大摆的朝殿外走去。

    朱樉已经决定好,要大干一场了。

    回到东宫,朱樉首先叫来了解缙。

    如今的解缙,在东宫已然是大放异彩。

    在一众太子幕僚中,解缙干活当属最卖力,意见被朱樉采纳的频率也是最高的。

    此时的解缙,已经俨然成为了太子府名下的第一幕僚。

    一听太子殿下召唤,解缙自然是放下手中的活,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正殿。

    看到解缙,朱樉一边吃着葡萄,一边招呼解缙道:“解爱卿,你快来帮我写个招募书。”

    “之前父皇不是让我去推广土豆么。”

    “我看直接招一批老农,帮我推广土豆得了。”

    “反正这推广金,我也出得起。”

    此话一出,解缙直接愣住了。

    就连一旁从户部来的新科进士们,也都是愣在了原地。

    半晌,解缙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太子殿下,你是说你想花钱,让老农帮忙推广土豆?”

    朱樉闻言,也是肯定的点了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不仅如此,我还准备给第一批种土豆的村民们发点粮食补贴呢。”

    解缙闻言,顿时人都傻了:“太子殿下,你怎么能干这种事呢?”

    “那些地里的老农个个不通文墨,连大字都不识几个。”

    “就连经验丰富的官员,都不敢打包票能在民间推广成功新型作物。”

    “让几个无知的乡下老农去推广作物?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中一个户部来的新科进士闻言,甚至当场笑出了声。

    然而朱樉闻言,却是不以为意,反倒反问解缙道:“那解爱卿认为,我应该派谁去推广土豆?”

    这下,解缙可就有话说了。

    只见解缙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道:“臣以为,应该挑选德才兼备的官员,下乡去推广土豆的种植。”

    “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服那些顽固的村民们。”

    朱樉一听这话,笑了:“那依解爱卿的意思,这些官员们又该如何劝服那些村民们呢?”

    解缙闻言,也是对答如流:“臣以为,应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向村民们详细的解释土豆的神奇之处。”

    “相信这种亩产量大,又好吃美味的食物,一定会得到民众的追捧的。”

    朱樉闻言,也是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那请老农来推广土豆,岂不是更好吗?”

    “反正都是讲解土豆的好处,那些官员们虽然通晓文墨,辞藻华丽,但是论起对土豆的了解,却是肯定比不过真正种过田的老农。”

    “只有真正种过田,下过地的人,才知道土豆究竟好在哪里,才知道要如何种植土豆,才能让土豆长得更好。”

    “让他们来推广土豆,岂不是事半功倍?”

    “更重要的是,那些锦衣玉食的官员们,难道真的有耐心挨家挨户的去向贫苦的农民们宣传土豆吗?”

    “我看他们怕是最多跟县官聊上几句,就完事了。”

    “也只有同样出身贫苦的老农民,才肯挨家挨户不辞辛劳的去宣传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