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穿越成皇子,我选择摆烂 » 第57章 报纸

第57章 报纸

    望着额头冒冷汗的朱允炆,朱樉笑道:“侄儿,不知这次辩论是谁赢了?”

    朱允炆咬了咬牙,气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万万没想到,原本十拿九稳的局面,最终竟然输的这样彻底。

    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要是在其他方面输给了朱樉,朱允炆倒还无所谓。

    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朱允炆也不是样样出色。

    可是自己竟然在最拿手的学问上输给了朱樉,这就有些丢脸了。

    一时之间,朱允炆气的面红耳赤,差点和自己的师傅一样一口气背过去。

    终于在方孝儒不断的眼神暗示下,朱允炆才咬了咬唇,不情不愿的拱手道:“此次辩论,是叔叔赢了。”

    朱樉闻言,也是大笑三声,乐呵呵的领着杨士奇走下了擂台。

    不出一时半刻,这朱樉战胜了朱允炆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应天城。

    整个应天城的读书人,对朱樉的态度都是大为改观。

    原本在他们心中,朱樉只是一个胸无点墨的商人。

    可是现在,朱樉早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饱读诗书的大儒。

    毕竟连朱允炆都轻松打败的人,能不赖吗?

    之前朱允炆在民间积攒起来的人气,一下子被毁的一干二净。

    甚至之前朱允炆的才名,都在隐隐之中成了朱樉的垫脚石。

    此次,朱樉算是大获全胜。

    朱樉的这番言论,自然也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听着锦衣卫的汇报,朱元璋那是倍感欣慰。

    朱元璋是贫民出身,对学问自然很是看重。

    自从当上皇帝以来,朱元璋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更会时不时邀请大儒来给自己授课。

    所以朱樉这番话,朱元璋自然能听出其中的妙处。

    而且朱元璋毕竟是扎扎实实打过天下的人,对土地兼并一事的了解比常人更加深刻。

    朱樉这番话,简直宛如大风,呼啦啦的吹开了朱元璋眼前的迷雾。

    听着这慷慨激昂的话语,朱元璋恨不得直接痛饮几杯,好好庆祝庆祝。

    半晌,朱元璋才回过神来,无不感慨道:“樉儿实在是大才啊!”

    “有此太子,是我大明的幸事!”

    殿中其余人眼见朱元璋已开口,也是纷纷连声附和。

    一时之间,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大胜而归的朱樉,却并没有大肆庆祝。

    此时的朱樉,正在和解缙和杨士奇等人议事。

    冲着解缙和杨士奇二人,朱樉缓声道:“二位,此番我召集你们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之前的事情,你们也应该知道了。”

    “朱允炆这小子,着实是可恶。”

    “流言一事,实在是令人头大。”

    “要不是我连着两次用事实戳穿了这流言,我们难免要受到一些损失。”

    “我觉得,是时候铲除这讨厌的流言了!”

    “诸位有什么好建议,不妨提一提。”

    解缙略微思索了片刻,第一个发言道:“臣以为,要想破除流言,首先应该把皇太孙手下散布流言的机构一一拔除。”

    “臣最近也对此做了多方调研。”

    “臣发现,两次的流言,都是从应天城中的同文茶馆和云石茶馆中率先传出来的。”

    “这同文茶馆和运势茶馆,应该和皇太孙殿下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臣以为,要想控制住流言,首先应该对这两间茶馆下手。”

    朱樉闻言,也是点了点头。

    朱樉最近也命令朱氏商号的人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他们传来的结论,和解缙此言也对得上。

    这两间茶馆的掌柜,曾三番五次出入朱允炆在应天城郊外置办的宅子。

    看样子,他们应该是朱允炆手下的人。

    在大明,茶馆也算是一种独有的文化。

    贩夫走卒和贫穷文人,在空闲时都会选择去茶馆点上一壶好茶,再听一听说书先生的说书。

    这也是明朝为数不多的休闲娱乐之一。

    一些有名的说书人的影响力,甚至不下于现代的当红明星。

    朱樉喝了口茶,朝着解缙道:“这两间茶馆,的确是万恶之源。”

    “这茶馆一事,我自会命手下商会的人去安排的。”

    “接下来,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杨士奇闻言,也是紧跟着开口道:“臣以为,太子殿下可以考虑在民众之中树立威望。”

    “眼下我们只是被动的还击,实在是有些不够看。”

    “所以臣以为,我们应该主动出击,获得百姓的支持。”

    “这对太子殿下您来说,也是很好的一股助力。”

    “毕竟当今的陛下十分看重老百姓,要是太子殿下您在百姓中名声很好,想必陛下也会更加高看您一分。”

    朱樉闻言,也是点了点头。

    不错,这话有道理。

    突然,朱樉灵光一现,兴奋道:“既然如此,要不我直接把报纸办起来吧。”

    “报纸这种东西,可是绝对的传播利器啊。”

    “这可比什么劳什子流言强多了。”

    众人闻言,也是一愣。

    报纸?

    这究竟是什么?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脸茫然。

    望着众人茫然的样子,朱樉也是微微一笑道:“报纸你们没听说过,那邸报你们总知道是什么吧。”

    众人闻言,也是连忙点头。

    在座的都是太子幕僚,自然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邸报这种东西,在座各位也都是听说过的。

    邸报就是官方发行的公文。

    每隔一段时间,朝中有关机构都会定期抄录一些有代表性的奏疏和圣旨,然后下发给各个地方官员传阅。

    这些被抄录的奏疏和圣旨的集合,就被统称为邸报。

    不过众人闻言,却仍旧不解其意。

    这邸报和流言,有半毛钱关系么?

    望着众人疑惑的样子,朱樉也是喝了口茶,继续解释道:“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邸报是面向官员们发布的。”

    “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弄一个面向百姓发布的邸报呢?”

    “这专门给老百姓看的邸报,就是报纸。”

    “这样一来,只要百姓们一看到报纸,就能明白应天城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了。”

    “这传播效率,不比流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