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玄武道略 » 第二章 阳阿古镇

第二章 阳阿古镇

    清晨的薄雾弥漫的在小镇的街道上,夜香客早早的推着木轮车穿梭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老街两旁的店铺陆续的放下了门板,院落中女人在敲打着顽童,朝食摊子的老板娘拿着汗巾不停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今天是阳阿镇上十天一次的集市,早早的就有赶集的人坐在小摊上粗声叫嚷着丰润的老板娘来碗热腾腾的嫩豆腐和糯米酒。

    “王三哥,过几日便是龙王庙会,你家大小子今年正好开锁,已然读过了蒙学,过了开悟,你是咋想的,不送去拜拜龙王,好好读书,怎得要送去武馆了?”

    见一同吃朝食的邻居问起自家小子,王三有点无奈的挠挠头,道:“哎,读书难,读书苦啊,我一个牙人一年能刨几块肉啊,你却忘了,咱们是贱役,里正前些日子也劝我,可家里饥荒,武馆又能包吃住,可以节省些钱粮,家里还有两个不省心的,总是要操持到位才好。”

    “听里正说,治经可是要良师开蒙才好,儒文雅言,如不开蒙,读了也无用,这束脩,可是难了……”

    “这,哎,也是啊,这世道……”王三的无奈让邻居也是一叹,转念一想,“便是如此,龙王老爷的年祭可是不能缺了,这去年……”邻居刚想抱怨,却见王三猛的一扯袖子,赶忙打住了嘴,默默的吃起了嫩豆腐。

    集市的喧嚣迅速掩盖了二人的沉默。小镇不大不小,方圆十余里地,沿着老街口状元巷的牌坊依次是油坊街、米市巷、老鼠街……两旁布满了银铺、铁铺和客栈酒楼,间或有一些气派的商人宅邸,阳阿九街十八巷,巷巷有门道,为首便是状元巷和乌衣巷,前者是前朝状元郎、大学士宅邸,后者则是小镇上有头有脸的富贵人家,或从商或耕读,有人从文也有习武。

    小镇依山傍水,若是从空中看去,大抵是个“龟形”走势,头部和四足分别是四极与天,九街十八巷便成了龟甲上的纵横纹路,尾部深入远处群山之中,宛若一头硕大的玄武横贯其中,自头部再远眺去,便是一望无际,横贯天际的一片大湖,真是好一派玄武入水,龙蛇起陆之地。

    大湖远处的某处山岭之间,杜雨正在一处天然洞府当中,其中有零星的木炭点火痕迹,一看便是山里樵夫打柴的临时歇脚之初,确没想到,在如此荒僻之地,还能看到有人读书的痕迹。

    打柴少年离去时,小心翼翼的用一片麻布将书册小心翼翼包裹好,压在了石板之下,确认无事后,才满是不舍的扛柴离去。

    杜雨目光深邃的望着少年离去的背影,闪过一丝疑惑,这少年行走坐卧间确实有些章法,身体一起一伏配合呼吸起落,肉眼可见的肉筋忽而隆起忽而沉浮,山路狭窄崎岖,少年确如履平地,肩膀上的柴火不见摇动分毫,这分明是练功上身的表现。

    “没想到,果然是大玄世界,随便路遇一打柴少年,功夫便上了身,虽未到九品境界,怕是也不远了……”杜雨沉吟片刻,便选了个干净的地方落座,抬眼望了望快要落山的日头,决定今晚便这里露营。

    回想起这几日的遭遇,杜雨彷如梦幻,自从踏入柳毅井以来,时间仿若凝滞一般,又仿佛过了需求,等知觉恢复正常时,才发现自己身处在一处茂密的丛林当中,诸多植物根系发达,盘根错节,比之地球上尤为庞大,再反观自身,不知是否肉身穿越过来,原本就显得异常年少的杜雨更加年轻,白皙的皮肤甚至翻出莹白如玉的白光,已经难以进展的气血内息居然有了一丝松动,用特种钛合金制作的匕首在手上一划也仅仅留下一到白色的印子,气血稍一转动,便很快恢复正常。

    “穿越者的福利?”呼吸着清新异常的空气,几天的山林跋涉,已经让杜雨慢慢习惯了这个世界的气候,也让他多了更多期待。

    杜雨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支起帐篷后,不由得打算了起来。“前几天用无人机观察很久,都没有发现任何人的踪迹,不成想今天确遇到了这么有意思的一个少年,看来距离人烟已经不远了。”

    “再看这少年,十一二岁的年纪,功夫已经连上了身,毋庸置疑的是,这个世界武道确实繁盛,要锤炼武道,还是要先融入这个世界,自己这一身行头,怕是有些扎眼,这少年把书放在此处,估计是经常要来,索性就在这里等他,这后续之事情,怕不是还要落在这少年身上。”

    打定了注意,杜雨舒缓了连日来紧张的情绪,斜靠在青石之上,从口袋中抽出了大玄武道略,再看之时,古册已经变了模样,不复原来的暗沉样子,从里到外都透露出一丝莹白的墨香,翻看之时,上面文字舒缓流畅,仿佛从死物变成了活物一般。

    “这本书,在呼吸……”

    杜雨将书在此封存起来,贴身放好,一本能带他跨越世界的书册,绝不简简单单是一本志异故事,其神异之处现在还没能发掘,以后再慢慢探索不迟,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尽快融入到这个世界,临走时,答应了老杜,带他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阿爹,我回来了!”王二牛担着空了的柴火担子轻快的走进院子叫道,“今日收获不错,跑到了翠峰山,那边的柴火品相好,耐烧,乌衣巷里的老爷们最是喜欢,这一担柴百斤卖了三十钱呢!嘻嘻……”

    看着走进来的娃,蹲在房间门口的王三有点苦闷的挠了挠头,叹了口气说到,“大娃儿,赵家武馆还是不错的,包吃住列,非要去开蒙拜夫子读书吗?”

    “要的,阿爹!”少年声音稚嫩却很坚定,“年前夫子便考过我,说我书经已是儒门,能读千言常文,虽是浅薄,但已开悟,懂得仁义礼信,我便是要读书,去诵那儒门雅言,开蒙的束脩夫子交代过我,不必过重,但若有心,当自备之。”

    “可这贱役……”王三有点头疼,“瓜娃子,瓜娃子啊,真是一根筋死脑筋,便是开了蒙,读雅言,你可知那名额,状元巷和乌衣巷里面老爷尚且不够,你一个贱役之子,又能如何!”

    “阿爹,夫子说,贫贱不能移,他们读得,我为何读不得?”少年说话铿锵有力,“且,夫子已然给我取字,我以后便不叫王二牛,我名为王毅,表字不移,王不移!”

    “哎呦,这可如何是好……”王三不知心理是惶恐还是激动,不停的搓手,来回走动,夫子取字,这可是大事,不仅算是提前认下了这个学生,更是青睐有加,王家几代操持贱业,难不成,真要出个读书种子,成个官老爷吗?

    “也罢!”王三一咬牙,“往年无论如何,祭拜龙王爷爷总是要丰厚些,今年便少一些,相比龙王爷爷也可知道我家二牛不易啊,你且容我两日,让我筹备一些,夫子如此看重你,我这当爹的,可不能轻了礼数!”

    看到阿爹应了自己读书的事情,王毅心理着实欢喜,惦念着读书喜事,忙着去帮两个弟妹做饭去了,心理确惦记着,明日再去翠峰山那边,多弄些柴火,束脩看爹爹,自己多弄些银钱也好给弟弟妹妹改善下生活。

    王三也不知道去了何处,一夜未归,王毅倒也不担心,这老爹做的牙人的生意,时间总是不定,三天两头的不在家,自从娘亲不在之后,大多数的家务还是自家来做,久了便也习惯,第二天刚蒙蒙亮,王毅就起身,打了一套武馆学来的长拳架子,活动了筋骨之后,便抄起柴刀,带上干粮,进山去了。

    路过镇口的时候,王毅随手和守门的络腮大汉打了个招呼,“四叔,昨晚上又喝多了吧,阿爹还说过两日邀你过来呢,可别忘了日子!”

    “臭小子,老子忘记钻娘们被窝也不会忘记的,你家老爹是有名的抠门货,能让他请客,可是难得的一回,我准去!”大汉睡眼朦胧的挥了挥手,通红的就鼻子提水横流,“赶快走,最近来了不少外乡人,你小子进山小心点,你这读书种子,可不能有闪失!”

    “好咧!”王毅呲牙一小,办了个嘴脸,抛出了城门,正好碰到一伙黑衣大汉无声走来。

    王毅方才跑的有些急促,要不是有些功夫根底,怕不是直接就撞了上去,连声道歉,领头大汉也只是轻轻侧身,眉头稍微一皱,眼角漏出一抹幽光,无声走进了城门。

    王毅却不知自己刚在鬼门关打了个转,扭头之间,无意间瞥见了门楼上面两个阴刻大字,一抹不察的金光在这群人进入小镇之后划过整个字体,名为“阳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