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道友请不要飞升 » 第七十八章 好吃的豆腐脑(求下追读和票票~)

第七十八章 好吃的豆腐脑(求下追读和票票~)

    山风吹拂着野草和树木,发出‘呜呜’的声音。

    像是压抑许久的咆哮,悠长烦闷。

    宋季迎风走在旷野上,低头沉思着什么。

    他和克三通一战,其实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但也让他印证了许多信息。

    他体内凝聚出两颗石头后,一身气血,要比同阶飞升者浑厚许多。

    甚至双花催动后,还能瞬间就拥有两叶实力。

    而这,也是他能和克三通交手,不落下风的原因。

    但宋季也明白,他的‘两叶境界’是借助双花,暂时提升上来的。

    并不能持续太久,就如空中阁楼,水中明月。

    一旦身体中的气血或者真气耗空,终究会消失。

    所以,当时若非他果断出手,让此人没能用出后续手段,谁胜谁负还真难说。

    “不过,要是能长出第三颗石头,那对上克三通,胜算又将会高出许多。”

    宋季在心头暗自琢磨着,同时他向四面扫了一眼,眼前许多岔路。

    在一条岔路尽头,还有一座村子,升起袅袅炊烟,立在那里。

    宋季沉吟少许,又看了眼天色,最后还是迈步走了过去。

    ……

    落日最后一点余晖,也即将被黑夜吞没。

    路边道路上,还有一群身影,在不紧不慢的缓缓走着。

    “九公子,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们和八公子是不是错过了?”

    当先那人是一位世家公子,穿着富贵,容貌也很是儒雅。

    他身旁还有一个清秀的小厮,正神色慌乱的看着,即将被黑夜掩盖的荒野。

    他们后面还有五个大汉,身形健壮一些,凌厉的目光不时扫向附近,似是他们的护卫。

    “我也不知道,先找个地方过夜吧。”

    儒雅公子摇了摇头,也很是苦恼,早知道这么麻烦,就不出来了。

    心头虽有些后悔,但他还是向四面看去。

    旷野里到处都是杂草,黢黑树干掩映在夜幕,张牙舞爪的,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跳舞。

    蓦然,他透过丛丛树干,看到前方依稀有村庄的灯火摇曳。

    “去前面村子看看可否留宿,多花些银子也无妨。”

    九公子心中微松,还好不是什么人迹罕至之处。

    随即就对身后的一个大耳护卫说道。

    而后者点了点头后,就戒备起来,当先朝村子走去。

    这村子不大,估摸着有三四十户人家。

    这时在夜色掩映下,还有炊烟袅袅升起。

    村子里,一条土路歪歪斜斜的通往各家各户。

    屋檐墙头,还有几只归巢的灰雀静声歪着头盯着他们。

    这时,一对扛着锄头的夫妻,挽着竹篮,迎面而来。

    当先的大耳护卫正准备开口询问,却见这两人已拐向了一条小道中。

    见问话无果,他们一行人就只能继续行走在村落里,寻找合适的下榻人家。

    不过,当先的大耳护卫心头却是缓和不少。

    虽然问话没有成功,可至少感觉到了那夫妻两人气血鲜活,是活人无疑,不是什么阴邪之物。

    出门在外,最怕的就是这个。

    而在经过一处燃起炊烟的门户时。

    大耳护卫从偏房门缝里,还看到了一位身形曼妙的少女在‘哗啦’的往盆中倒水。

    似乎要准备浆洗什么。

    那女子虽穿的是一身粗布衣裳,但眉梢细长,皮肤紧致。

    行走间,腰身摇曳,就像是山涧里刚绽放的野花,颇有一番别样风味。

    大耳护卫盯着女子腰身,心中一动,没想到在这小小村子里,还有这等姿色。

    看来今晚,要难眠了。

    大耳护卫心里想着,就和其他人在不知不觉间,走至村尾。

    这里只有两三间茅屋并排,静静伫立在夜色中。

    夜风荡过,茅草的木窗还发出‘呜呜’的声音。

    而门也虚掩着的,里面黯黄的光亮透过门缝,能看到只有一位老妪背对坐着。

    “老人家,我们行商错过了宿头,夜里赶路多有不便,可否借宿一晚。”

    清秀小厮先客气的对屋子里说道。

    那老妪闻声转过身来,用一双昏沉的老眼盯着他们,和善的点了点头。

    大耳护卫等人便连忙走进屋子,开始收拾起来。

    这位九公子的生活颇为精致,甚至那位清秀侍从还帮他铺上了一层薄毯。

    不过,在众人收拾间,九公子无事,就向旁边打量起来。

    他进屋后,就发现老妪手里正捏着一个泥团。

    在屋子一角,还挂着一盏黯黄的油灯,闪着光芒。

    借着微弱的灯光,九公子看到了还有更多泥人。

    这些泥人形态各异,错落的摆放在一个蒸笼里,不过都没有脸。

    “咦,这泥人和汪护卫真像。”

    旁边,清秀侍从不知何时走了过来,他指着角落里的一个泥人说道。

    汪护卫,就是刚刚问路的大耳护卫。

    九公子听他这样说,抬眼望去,心头也是蓦然一惊。

    这何止是像,就连那比常人大一号的耳朵,都一模一样。

    可他们才刚刚进村,这老妪是何时捏造出来的。

    九公子忽觉后背发凉,房间中的灯火,不知何时也黯淡了许多。

    不及思索,他拉着清秀侍从,就要离开这里。

    但身子兀然一顿,他惊恐的发现自己,已不能动弹。

    “汪大哥,你怎么了?我怎么不能动了。”

    屋子外面,也忽然传来一声惊呼。

    “你们不是要借宿吗,老身保证让你们睡得饱饱的。”

    那老妪忽然站了起来,她声音沙哑,像是腊月里的干风。

    不过,她没有理会眼前的九公子两人,而是缓缓走向了大耳护卫身前。

    老妪用雕刻泥偶的刀,先是在大耳护卫的头颅上,小心谨慎的浅浅划了一圈。

    然后就像打开锅盖一般,轻轻揭起。

    里面顿时就露出一团白花花的,像是豆腐一样的东西。

    冰清玉润,彷如无暇玉石。

    “这是精华,可不能浪费了。”

    老妪慢悠悠的说着,随后就将里面的豆腐小心取了出来。

    还能看到这团豆腐上面布满血丝,在‘砰砰’跳动。

    这时,屋子外面,又有一阵脚步声传来。

    是刚才那位洗澡的少女,穿着粗布衣裳走了进来。

    她见到大耳护卫的头盖被打开,也不意外。

    反而在那团白色的翡翠豆腐上扫了一眼,才笑嘻嘻的说道。

    “婆婆的刀法又精进了。”

    “小丫头,这么晚不睡,跑来干嘛。”

    那老妪此时又坐回了原处,开始捏起了泥偶。

    “哼,他们刚才直勾勾的盯着我屁股看,还真当我不知道呢。”

    “所以我现在过来,就是要把他们的眼珠子挖出来给阿父泡酒喝。”

    布衣少女倒背着双手,在大耳护卫面前走来走去。

    还不时往那已经空荡荡的头颅内,瞅上一眼。

    “随你吧,只是他们的‘脑花’得留着,给那位大人享用。”

    老妪没有理会她,只沙哑着说了一声。

    “咦,村里又来客人了,你若无事,就替我去接待一下吧。”

    “要把他带到婆婆这里来吗?”

    少女偏头问道,一头长发散落下来,露出一副天真娇憨的模样。

    只是和她动辄就要挖取人的眼珠子行径,实在有些违和。

    “不用,先让他老老实实待在村里就好,我忙完就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