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绝不妥协 » 第十八章 开始养猪

第十八章 开始养猪

    郑玉娇看着刘恪不可置信的眼神,白了一眼说道:“养猪怎么了,你可别小看养猪。咱现在在农村,最富裕的就是粮食。要是把粮食再换成了稀罕的猪肉,过年的时候都卖出去能赚不少钱呢!”

    刘恪听着郑玉娇的话,想了一会儿,也觉得郑玉娇说的有道理。现在的粮食价格不高,要是单单卖粮食的话,根本卖不了多少钱,要是拿去养猪的话就不一样了。一来,自己家里养的猪算是土猪肉,价格本来就比饲料喂养的猪高了不少,有利润空间;二来卖猪肉的钱里包含了两笔钱,分别是养猪的钱和种粮食的钱;三来郑玉娇的妈妈张一梅就要去学校食堂里干活了,少不了学生吃剩下的,又能省一笔钱。可是,他有些接受不了养猪的臭味,他又说:“师姐,养猪是利润可观呢,可是猪臭烘烘的,养在家里不好吧。”

    郑玉娇又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忘了师父叮嘱我们的事情了吗?”

    想到这些,刘恪没有再拒绝,于是他把王德发给的钱掏了出来给刘得粮说道:“爹,你明天就去给我们买小猪仔吧!”郑玉娇看到刘恪率先表态,自己也不甘示弱地说:“刘叔,还有我的,你也帮我买。”

    刘得粮看着两个孩子都是热情高涨,心里也是高兴,不过就怕他们是一时兴起,三分钟热度。不过他还是愿意让两个孩子尝试一下,说道:“丑话说在前头,养猪是一个又脏又累的活,你们两个可别图一时嘴快,猪买来了就要坚持下去。”

    刘恪看着父亲怀疑的目光说道:“爹,你放心吧。我肯定把他们喂得又肥又大。”郑玉娇笑了一下,也说道:“我也是!”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刘得粮就从隔壁村捉来了六个小猪仔,刚好隔壁村的大花猪刚生完猪仔。刘得粮就拉着车去一窝端了,买的多那边也给少了钱,总共加起来花了四百多块钱。加上刘得粮本来要送给王德发的一百块钱,刚好还有些剩余,他又给两个孩子买了新的衣服跟书包。刘恪跟郑玉娇看着一点点大的小猪仔,又看着新买的书包跟衣服,心里也很开心。刘恪,这个时候看着小猪哼哼唧唧的,很可爱的样子,心里默念“猪啊猪,你快点长大吧。”

    郑玉娇看着小猪仔也很是喜欢,说道:“小猪啊,以后就由我来照顾你了。你可要好好听话啊!”郑玉娇把小猪放在袋子里就准备带回去,刘得粮又说道:“玉娇啊,你先别急。这猪仔现在还小,现在我这里吃奶粉长几天,过几天你再带回去。另外,你家也没有猪圈,等我找人盖好了你再养不迟。”

    郑玉娇尴尬的笑了一下,说道:“啊!我刚想着养猪了,倒把这些事情给忘了。谢谢刘叔!”刘得粮苦笑着说:“光凭你们两个小娃娃把猪养好才怪!行了,你回家给你娘说一声,让他找好地方,明天我就找你二叔过去给你盖猪圈。”郑玉娇看到刘叔替她想的很周全,又说道:“谢谢刘叔,那我这就回去跟我娘说!”

    刘得粮又说:“你别急,以后你要跟刘恪一起去给猪割草吃,光靠粮食可不行,猪也会营养不良的。你们两个人每天放学,就在山里弄些野菜、野草,这样保证猪长的又快又肥。”

    刘恪想到以后,他可以跟郑玉娇一起去给猪割草,他又很开心。这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于是,他又说道:“爹,你别啰嗦了。这事就交给我们俩,我先去婶子家里找地方盖猪圈。”说完,刘恪就拉着郑玉娇走了。

    过了几天,猪圈就盖起来了,刘恪家的猪圈是用土打的墙做的,猪圈顶上还加了木板跟稻草,这样就基本可以做到防水跟保温。而郑玉娇家的则是院子里的挖的窑洞,因为郑玉娇家里住的还是靠在山腰的窑洞,所以西侧的空地方用锄头挖进去,刚好做一个不高不低的洞用来养猪。而为了要照顾好猪,刘恪每天早晨起来跑步的时候,都会顺带着出去打一笼猪草。他本来就是想着方法锻炼身体,这点活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而到了下午,他又跟郑玉娇一起出发,去山上找猪草。刘恪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傍晚时分,吃过晚饭跟着郑玉娇去找猪草。每次出去,看着郑玉娇跟他讲学校里的事情、吐槽她的老师、同学,他都津津有味地听着。两个人相互作伴,也不感觉到累,有说有笑地就把这些活给干完了。

    没过几天,学校就开学了,刘恪也不得不开始自己的学生生涯。刘得粮先是带着刘恪来到了大队的学校里,交了学杂费。接着,刘得粮又带着刘恪来到了文青的办公室,这个时候文青正穿戴整齐在办公室里接待找他的学生家长,不大的办公室里挤满了人。刘恪看着文青的办公室,地方虽然不大、桌椅看起来也有些陈旧,不过文青倒是挺利索的,地方收拾地挺干净。约摸坐了一会儿,轮到他们父子两了。

    文青先热情地起身跟刘得粮握手,又忙让他们两个坐下,接着说道:“刘叔,刘恪上次测验的成绩不错,在及格线以上。经过我跟带班老师的谈话,他是同意刘恪在他班里读书了。”

    刘得粮的脸上又堆满了笑意,说道:“那太谢谢了,你办事我放心,这回还真是多亏了你。”

    文青则面带得意地说道:“刘恪别客气,都是自家人,要是刘恪的成绩再好点,我就能给他安排更高的年级了。只可惜,稍微低了一点点。”文青这么说,是因为他想故意气一气刘恪。他知道刘恪故意把卷子做的低一些,这样才看起来比较正常。而文青轻松说服刘恪的班主任,则是因为刘恪的作文写的不错,语文老师比较看中。

    刘恪果然听到他说这些话,心里嘀咕着,要是我做高一些,怕是你们要把握当神童供起来,我才不会惹麻烦。这倒好,让你这校长找着空子挤兑我了。刘得粮听到文青说的,又忙回道:“这孩子刚开始学,短短时间内有这样的成绩很不错了,还是感谢学校的培养。年纪低一些,就低一些吧。”

    几人聊天结束,刘恪就被刘得粮带到了他所在的班级。刘恪现在所在的学校,以前是一个寺庙,后来不断地修改,又加盖了几间房子,就凑成了现在的学校。虽然,学校的房子还过得去,但是当刘恪看到教室内桌椅的时候,他就不由得惊呆了,教室内的课桌都比较陈旧。左边的是一个长方形的连桌,三个学生挤在一起。而右边的则是稍微断一些的桌子,有两个学生。而桌面上掉了油漆以后,显得脏兮兮的,桌面上又都刻满了各种字,有“早”、“忍”还有人名等等。

    而刘恪因为来的比较晚,又是年纪最大,个子最高的学生,自然坐在了最后一排。看着熟悉的最后一排,刘恪不禁一笑。前世的时候,刘恪就最喜欢最后一排,坐在最后一排实在是摸鱼的好地方啊。不过刘恪看着周围地小屁孩,虽然有一些可爱,可要他跟着他们一起上学,还是心里不乐意。看来,他要想办法跳级了。

    接下来,刘恪就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学生生涯,每天七点钟起床,八点钟上学,下午四点钟放学。刘恪来到学校几天,就把跟他在同一个村子的狗蛋、狗剩认全了。每天,刘恪都跟着这些小屁孩一起上下学,日子就是这么平淡无奇。不过,最让刘恪痛苦的就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小学老师为了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都加大家庭作业量,这让刘恪感觉到烦恼。通过几天的学习生涯,他终于明白当初为什么要盼着早点毕业去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