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家的蜕变 » 174.重走采编路

174.重走采编路

    在一间咖啡店里,很多小资趁着午睡间歇出来,叫上一杯咖啡就是一个下午。

    小资情调,恐怕也就如此。

    马卫国看着周围,微笑着说:“没想到,这里竟然变成这样了,记得以前还是某某工厂的前的商业街呢,哈哈。”

    而王荣从桌上的放糖盒子里,夹出了一块方糖,放入了咖啡之中,淡雅地用汤匙搅拌着说:

    “约我出来,这是感谢吗?”

    突然起来的这一句话,让马卫国顿了顿,他不禁感叹,这女人果然不简单啊!一下子就看出了自己的心思。于是,他继续笑了笑,点了点头。

    “是的,其实,确实不止感谢,我的论坛,现在面临着一个瓶颈,始终无法突破,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你们论坛一般是怎么更新文案的?”

    “因为刚开始的文章不多,只能用网上的东西充实一下。”

    王荣看了马卫国一眼,喝了一口咖啡,摇了摇头,有些失望地说:“我看你还是不要这样为妙。”

    “啊?这话,从何说来?”

    “我建议你,还是做回你的擅长的东西。”

    “你是说……新闻采编?”马卫国问道。

    “你这种模式,虽然很多公司都在用,也不排除有些能杀出重围的,但并不是长久之计。”

    “言下之意,我要继续做原创的稿件?”

    “不是纯原创,只是你要有自己的内容。”王荣解释说,“你将来要开放给网友发表的空间,这样一来,稿件的问题就有保证了,而你原创的内容,则是你论坛的核心。”

    听完王荣的建议后,马卫国陷入了沉思,他感觉,这一点确实让他所忽略了,毕竟,现在国内不太讲究原创,但据他当年留洋的经验,其实,国外是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内迟早也会有相应的应对措施的,假如他能提早几年转变,这样一来,对未来无疑是一件好事。而且,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实才更让人记住。

    回到了网站的马卫国,就开始一系列的改革,誓要在互联网这一块做出行业的标杆。

    他先是让技术这边给成立自己的频道,并公布了自己的公司邮箱,然后,论坛不单纯是摘抄,还鼓励网友投稿。

    接着,安排员工着手撰写新闻通稿、案例稿、人物稿、活动宣传文案等系列文案。

    他挑选了有记者证的人员两位,组成了采编团队,接着让人事部继续招聘。

    让运营团队留意数据、阅读量等,接着,就是让文案优化写作风格。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他的论坛阅读量已经基本可以维持每日三万五到五万区间,而文章的平均阅读量也能达三万左右。

    只是,马卫国发现了一些采编的稿件,撰写得还是十分稚嫩,没办法,要让刚毕业的学生,写出妙笔生花,也未免也太过于强人所难了。而采编方面,则是更为薄弱,热点抓去不够准确,挖掘深度不够。

    而自己的家人也没有一个可以替代工作的,前后思量之下,只好自己上了!

    也只有他能胜任这个采编和编辑工作。采编其实是个杂家,就是什么都要懂一点,只有这样的基础,你才能在采编的过程中,遇到任何人都能聊上几句,也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问题。对于专业性、学术性的回答,也能够很好的理解和应对。

    所以,马卫国带着几位实习的采编记者,就开始上路采编了。

    他说道:“你们几个听好了,因为市内走我们这种模式的公司很少,因此,即便你们取得什么成绩,对于全市来说,都是顶尖的,所以,要努力啊!”

    那几位采编的记者都满眼带着光,毕竟刚毕业的学生,有前辈的提携,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次难得和宝贵的实践。

    “对于采编,细节的一个把控很重要,还有就是一个硬核的能力,就是阅读量了,只有你的阅读量提升,眼界和语感才会随之而提升,换句话说,你们虽然是采编,将来也要尝试自己编写文案。”

    “我脑子转得很快,想必很快就可以入行了!哈哈。”其中一个读理科的男孩子笑呵呵地说。

    马卫国看见这个年轻人,心中不禁笑出声来,其实,很多理科生,所以很多比较文化文艺类的东西,可以说完全是一片空白。更别说做到细腻了。但毕竟有理想还是好的,要鼓励。幸好这位男孩子,他的脑子转速很快。他把手放在那个年轻人的肩膀上,安慰地说:“那你要比常人更加努力才行!”

    一边走,一边聊。他们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赞新的院子的前面。

    马卫国驻足仰望,只见前面有一幢不高,但是装修得很精致的房子。

    “这个地方是?”

    “主编,这个据说是刚修建的养老院,一些长者退休了,腿脚不利索,加上儿女们都要谋生,实在找不出时间来照顾老人家,所以就将他们安排在老人院了。”一位女生回答道。

    刚才的那位男孩子强话接着说:“我知道,这间养老院是私人的,据说,他也是个孝子,因为他的父母都在很穷的时候去世了,他很后悔,于是不想这种事情再度发生,于是就成立了这家养老院。”

    马卫国看着眼前的养老院,心中不由得佩服,这私人修建的养老院,比起公办的都好,而且开在这些老城区里头,其实非常好,因为,印象之中的养老院都是远离市区,看上去清幽的环境,实则让老人更加孤独。而在老城区内,老人家还可以走出来回味当年的生活,儿女回来探望也非常方便。

    由于他们在外面的聊天,让保安注意到了。那保安上前问:“各位,请问是……”

    马卫国亮出了记者证,说:“我是记者,路过这里,想要采访一下院长。”

    “哦,院长貌似不在,但副院长应该在,你们可以进去坐坐啊。”说着,保安打开了铁门让他们进去。

    马卫国刚一进门,就被眼前的一幕触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