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山水别院情理史 » 第七节 更多更多的情书

第七节 更多更多的情书

    牛小玫在中考时超常发挥,考上了离家不远的省重点高中。

    在初中的后两年,她几乎是如饥似渴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跟另外一件事情一样,让她尝到了甜头,从而使她产生了一种甜蜜的感觉。而这种甜蜜感,又为她酝酿出仿佛使不完的力气,使她生活在亢奋中。

    她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当其他同学三三两两、睡眼惺忪、步履蹒跚地打着哈欠去操场集合做早操的时候,她甚至已经跑过两圈了,正在集合地做着拉伸运动(为了怎么样运动不会使腿变粗,她还专门请教了新来的美女体育老师。这位老师,一个体育学校的毕业生,到了这偏僻的小地方颇有些“怀才不遇”的抑郁和由此引发出来的思乡之情,当牛小玫主动亲近她的时候,倒是因为感到了填补内心空洞的希望,而十分尽心尽力地解答了牛小玫的种种问题)。而在做这些强身健体的活动之前,她甚至已经预习了当天的功课。

    但她的早起并不需要以早睡作为支撑——她甚至很能熬夜,同寝室的孩子都睡了她还点着小台灯读书或者写写画画。晚上是会断电的,但是她攒了些生活费,买了一个能充电的小台灯,在断电之后还能勤勤恳恳地学习好几个小时,刚好合用。

    她的学习成绩是缓慢地逐渐提升上来的,在这之中,除了她自己的努力,也有别的原因。老师也好(比如前面提到的美女体育老师,就是一例。老师对于向自己提问的学生,总是有亲切感的,仿佛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了相当的尊重一般,有着成就感),男同学们也好(这是奇怪的事情,年级越高,成绩最优秀的学生里面男孩子的比例就越大。那些年少时还相当聪慧的女孩子,不知道为什么通通陨落了。在女孩子中,牛小玫算得上是“逆流而上”的一个),都很愿意为她细致地讲解一个又一个问题。她总能表现得合乎时宜,一举一动均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女学生应该有的样子。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由于有目共睹的原因,她在女学生中的好人缘逐渐变淡了。曾经总是与她相伴的女孩子们悄没生息地都不见了,而渐渐地,她听到了一些风声,关于她的一些并不怎么善意的传言在暗潮涌动着,传言中的绝大多数,当然也都是对事实的歪曲。

    她完全没当回事。她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位女性,是她的妈妈马晓芸——就是一个完全不畏惧流言蜚语的女人。而且,根据她多年来的经验判断,她知道女性是没法取悦的——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必要白费力气去取悦她们,任她们爱怎样怎样好了。她可以自己吃饭、自己往返教室与寝室、自己回家与返校,社会治安很好,没必要非跟谁一起。而且,她知道,如果她总是形只影单,在男孩子们看来,也会更楚楚可怜和容易亲近,不是吗?

    在外在看来,她是没有男朋友的。而且,连一次证据确凿的恋爱也没有谈过。但是,又好像大家都知道,她有着数不清楚的爱慕者,而且时不时就能收到情书!她并不回避她的追求者,甚至愿意与他们见面。但是,她总是坚定而温柔地告诉他们,现在不是谈恋爱的时候,生为由父母供养的学生应当以学业为重——她原本并不十分重视学习(大概是因为她从小就没被爸爸妈妈灌输“学习成绩很重要”的想法),而今,在拿它做了挡箭牌之后,再一次一次说到自己都信了之后,她仿佛真的爱上了学习。他们于是都知道,并不是他们自己不够好,并不是她不喜欢他们,而是学习,叫作学习的那件事情横在他们之间!怎么办?攻克它呀!他们,在她的鼓励下,也越发“爱学习”起来,为她做讲解时也越发力求准确而生动起来。逐渐的,她和爱慕她的男孩子们都在成绩上进步斐然。

    中小学的老师家长都视早恋为豺狼虎豹,要是他们知道牛小玫和她缔造的优等生们,就会知道早恋竟然还有这等妙用——恐怕要在“禁止还是不禁止早恋”这个问题上左右为难。

    这些事情,都是马晓芸所不知道的。如果她知道了,大概会欣慰于牛小玫在驾驭男人方面的无师自通,并且,感慨她不愧是自己的女儿。因为,若干年前的马晓芸就如同现在的牛小玫一样,缔造了自己的“教派”。

    马晓芸和牛小玫的接触,原本就不多,现在更少了。不单是因为牛小玫离开了家,更是因为,在牛小玫初三这一年,马晓芸和牛大六离婚了。

    这件事对牛小玫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从她的中考成绩里就可以看出来。对于她自己和弟弟牛小竹,她觉得没有什么损失,反正他们一直都像没妈的孩子。而对于牛大六,她觉得他应该高兴,应该松了口气。可实际上,那个周末回家,爸爸难得的喝醉了,吐了一地,缩在桌子底下哭成了一团……她一点都不能理解眼前的这个人高马大的男人何至于此,但作为一个乖巧的女儿,她还是拧热毛巾给他,给他端漱口水,她觉得他好可怜又好可悲。

    牛小玫认为自己很快就会有一个继母,因为牛大六是出了名的老好,这样的角色不会单身太久。她不介意有个继母,只要比她自己妈妈好就行了。而且她私下里觉得,要比马晓芸还坏,这事恐怕很难吧。

    当时的牛小玫不知道,在马晓芸离开之后,牛大六再也没有再婚,直到他跳楼自杀的时候,还是个老光棍。她始终想不明白马晓芸到底有什么好,值得他这么念念不忘。不过,她也不知道,那些追求过她的男孩子里也有很多年之后还在闲暇时回想起她的——他们的这种感情和作为,牛小玫一丁点儿也理解不了。从种种迹象来看,她的乖巧与善解人意的外表之下,包裹着一个冷血无情的灵魂。

    从初三开始,牛小玫见到妈妈的场合就只剩下她的服装店了。按照约定,每个月一次,她去店里找马晓芸。马晓芸会给她点零花钱,有时候带她去吃点东西,有时候带她去买买衣服。(马晓芸的店里卖的衣服,并不适合中学生。但这并不妨碍她们在拥挤的商场里一逛就是大半天。自始至终,马晓芸都热衷于打扮牛小玫。极少的情况,遇到了合眼缘的衣服,她自己也会上身去试,会征询牛小玫的意见,然而并不是总采纳,多数情况是不置一词。而牛小玫也很清楚,所谓的“征询意见”不过是为了获得除“王婆卖瓜”的店员以外其他人的称赞,她当然很有眼力亦很有文采地满足了这个眼角已有了不易察觉的皱纹的女人的愿望。)相比之下,作为男孩的牛小竹,就连这一点亲密都无法从妈妈那里获得了。

    学校、家、每月一次的与妈妈见面——就像是三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少女牛小玫在这三个世界之间游刃有余,而她最喜欢的,无疑是她最具掌控力的、学校里的那一方天地。

    读高中之后,学校离家近了,而牛小玫依旧想要住校。因为,住校,毫无疑问是她掌控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牛小玫开始上高中的时候,牛小竹也开始上初中了,正是牛小玫刚刚离开的学校。牛大六没舍得把儿子也送去住校,而是让他仍住在家里走读。牛小竹得了一辆新的自行车,以便缩短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有了这辆自行车,再加上初一的课程并不繁重,而他也还没交到什么朋友,他便去看了一次姐姐。而这些,又经由口口相传,揭露出他姐姐在校期间“万人迷”的往事,使围绕着他的、并不全是好意的朋友变多起来。后来,由于牛小竹总是带着朋友来看自己,这些自以为成熟的少年总在姐弟相见的时候围着打趣。对此,牛小玫虽然感觉很烦,但并没有斥责他们,甚至,像对待由自己带大的弟弟那样,温柔地同他们说话、微笑。

    这是,牛小玫的力量第一次触及到学校外面的那个世界。对于牛小玫,校门以内的那个世界,总是比外面的世界要好掌控一些的。而她,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自然也不会放弃已经实践检验过的操纵之法。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牛小玫这个从小的美女,自然也不例外——她的以此作为基础的“事业”当然也就发展地顺风顺水。

    只有一件小小的插曲,但并未破坏总体的节奏。在与牛小玫考上同一所高中的同学里,有一个十分优秀而且帅气的姓毋的男同学,因为是特别少见的姓氏,所以记得他。如果小玫没有记错,她并没有从他那里收到过任何表示。因而对他,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然而,突然有一天,一个女生领着一个一看就是小混混的家伙在牛小玫回家的路上截住了她。小混混将牛小玫的双手反剪在身后,而暴躁的女孩给了牛小玫一巴掌。这完全是莫名其妙!

    之后,经由女孩的话里,牛小玫拼凑出了事情的大概。原来这暴躁女孩,是那位毋同学的青梅竹马,而毋同学竟然拒绝了她的表白,并且说出了牛小玫的名字。对于自己做过的事情,牛小玫绝不否认,但对于自己没做过的事情,牛小玫也打定主意绝不背锅。她的眼神与神情都是果敢、刚毅的,而她的身体又散发着我见犹怜的气场。

    暴躁女孩又打了牛小玫一巴掌(大概是牙龈破了,牛小玫感到了血腥味),而在她打算打第三巴掌的时候,那个小混混阻止了她,并把她拉走了。

    这件事情对牛小玫有什么影响呢?她并不回避,没有说自己摔了,或者不小心碰了之类的谎话。她承认自己被打了,至于原因,她是这么说的,“有些女性,对于自己的不如意,总是要在别的女性身上找理由。”她既不指名道姓,也不哭诉委屈,语气轻描淡写。

    毋同学红了脸,递了道歉信,也表了白,牛小玫并没有因此优待或折磨他,对他如同对待别的追求者。(然而,在心里,她当然没有就此了事,而盘算着利用他来复仇一下那狂妄的暴躁女孩。这些,自然也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引子。)这样一来,男孩子们对“有些女性”的反感更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将牛小玫,在他们的心目中,被衬托到了女神的光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