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叱天问道 » 第二十八章 蜕变的盘龙蟒

第二十八章 蜕变的盘龙蟒

    吴法走进洞窟,竟然发现水质十分的清澈,洞顶一束细光斜射至洞底,光晕在光柱的周围一圈圈的散开,映射的半边洞窟的水质像翡翠一样。

    洞窟原来漂浮的兽骨残渣都已不再,只有一具白色的兽体漂浮在洞窟的顶部,正是以前那个盘龙蟒的身体。

    吴法颇为惊奇,这山洞曲曲折折的,与外面的水域链接的距离很远,洞中的尸体很难自动转移到外面。如今不知被什么怪兽吞食的干干净净,着实令人惊讶。

    惊奇中,吴法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漂浮的盘龙蟒身体,发现比以前不知道粗大了好多,再看时,这具盘龙蟒的身体,已经没有了任何生命的特征,不过是一具摆了。

    吴法一时颇为费解,若是其它凶兽来到这个山洞,没有任何理由把其它水兽的尸体吞食掉,而单独留下盘龙蟒的尸体。

    如今这种情况,只可能时盘龙蟒把其它水兽吞食掉了。吴法一边思索着,一边四处打量着山洞,想从中找到明确的答案。

    仔细观察之下,才发现在山洞的中央,盘龙蟒的下方盘踞着一个巴掌大小的身影。一个小蛇盘踞在洞穴的地上,若不仔细观察还真不一定发现。

    吴法走上前去,仔细端详了一下这盘曲的小蛇,只见它通体雪白,身上有细细的鳞甲,嘴巴尖尖长长的,口中有锋利的细碎小牙,身上长有四足,在蛇首上有突起的角。

    吴法毕竟也是一名文科生,对前世的《山海经》《说文解字》多有了解,情不自禁想起一段话:“蛟似蛇,四足龙属,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对照这小蛇的形状,正是传说中的蛟。

    在传说中,虺五百年为蛟,蛟千年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吴法见到水中的蛟龙,喜不自禁,连忙走上前去,伸手把蛟托浮在自己的手上,想再进一步的仔细观察。

    不想,那沉睡中的小蛟,在被吴法托起的时候,顺势就在吴法的手指上咬了一口,吴法没有注意,竟被小蛟吸允了一口指上的鲜血。

    这一咬还真厉害,以吴法身体的坚韧程度,小蛟的四个尖牙也全部没入肉中。

    可笑的是,肇事的事主竟然不逃,小蛟蜷曲着身体卧在吴法的手中,竟然又进入了沉睡中的状态。

    蜷曲着的小蛟,身体晶莹剔透,连体内的软骨也清晰可见,暗红色的血管布满洁白的身体之内,十分像一副艺术品。

    吴法越看越爱,浑不知冥冥中一个血脉契约已经形成。

    这也是吴法的缘分,盘龙蟒千年蜕变终化为蛟,刚出生时第一眼看到的人会产生一种亲近认同感,不过这中关系并不是十分的牢靠,而吴法故地重游,巧合间就完成了滴血认主的仪式,与小蛟建立了血脉上的联系,这才是真正的生死契约,终生不变。

    正是因为契约的缘故,吴法才会对小蛟越看越是喜爱,把玩片刻,不忍打扰它睡眠,浑然忘了它刚咬过自己,自然而然的把它放在胸前贴身之处,怜爱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这时,吴法感觉自洞外一股水流携带着巨大的力量从外面流了进来,吴法一时不查,竟然被冲了好远。

    使了一个千斤坠稳住了身形,吴法还以为有什么海中巨兽找到了这里,不过等了一会,并无什么水兽进来,但强劲的水流还是一波接一波的没有停息。

    吴法便逆着水流走向洞口,转过七拐八拐的路径,看到水底的水像沸腾一样,四处都是巨大的漩涡,有像龙卷风一样自水底直通海上,搅动的许多海底生物乱七八糟的随着水流上下浮动,连带着许多巨石都在水中顺着水势旋转着。

    也有一股龙卷在盘龙窟的洞口盘旋着,许多沙石和鱼虾顺着龙卷飞速的向海面漂浮上去。吴法感觉一阵恐怖的威压自海面上传来,比之罗为善的锁定,不知要强劲上百倍。

    吴法觉摸着,可能是比罗为善更厉害的角色前来报仇了,看着翻江倒海的能力,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大神才有这样的功力,若是被逮去了,估计死亡应该是最舒服的结局。

    想到这,吴法赶紧自洞口又退了回去,老老实实的在洞窟的中央呆着,再不管外边的翻天覆地,只是眼观鼻,鼻观心,盘坐在石窟的地上,无声无息的运转着体内的黑息,来驱除内心对外面撼天动地无上威势的恐惧。

    这样的情景持续了十几分钟就消失了,不过过了一两个时辰又再次出现,如此反复了五六次,等吴法已经麻木习惯了的时候,这股威压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即便如此,吴法也没有敢粗心大意,不知道海面上强大无比的敌人还会不会再次出现,干脆把得自岳麒生、沙玺和罗为善的物品拿出来,仔细研究了起来。

    抓着三个口袋一样的东西,吴法若有所思。

    人道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吗?这些人使用的东西不会凭空消失,关键还应该集中在手中的三个口袋当中。

    吴法尝试了许多次,这些口袋看着有个入口,但仔细辨识时,其实不过时个装饰而已,并不能从这个入口中打开,无论撕、拽、拉、扯都不能把这坚固的入口打开。

    吴法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与身边的书籍,希望借助《太乙三清决》《九洲图志》给自己一个提醒。

    这一看,还真找出了一点头绪,在《太乙三清决》的最后,对神识有了一定的描述,其中说到:“一杯水里有八千万众生。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以神识而渡万物,万物可藏须弥。”

    吴法类比了一下须弥藏芥子的原理,估摸着口袋可能是用来储存东西的。想来这些口袋以神识驱动,当藏得了须弥山峰,何况哪些兵器、符箓等身外之物。

    想到这,吴法继续在《太乙三清决》中寻找神识的具体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