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叱天问道 » 第三十五章 藏书洞

第三十五章 藏书洞

    十倍修炼速度是一个能让修仙人疯狂的数字,毕竟修仙追求的是长生,而效率节约的就是时间,许多人就是因为时间不够倒在了追求长生的路上。

    但让人不愉快的消息是,吴法通过这几天的交流,发现自己体内灵力积攒的速度太慢,不是太少,而是太慢,精确的说法应当是,吴法每一次晋级需要的灵力都是别人五六倍的样子,这是从吸收沙玺、以及罗为善的灵力情况估算出来的。

    从第四层到第八层,每一层需要的灵力,吴法都和付檀、沈如东等人仔细交流过,不一而足,吴法估计有六倍左右,这在修炼进度中也有佐证。

    其实从吸收灵力来看,空气中的灵气,灵石中的灵力,都需要炼化才能转变为人体内的灵力,而用黑剑吸收的人体灵力只需稍微转化就能化为己有,是最效率的事情。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道,人人都知杀人夺宝发财最快,可为何不这样做?答案很简单:存在被杀的危险。

    进步慢还不怕,毕竟算下来还是比别人快些的,关键是晋级的难度会不会比别人更大还真不知道,这个需要到炼气巅峰筑基时才能够验证。

    炼气期四个阶段的这些关口,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关口,冲关需要的灵力十分有限,只要稍有外物相助就能突破,只有像耿直那样纯靠自身积累的修士,才会感觉到困难,但对有资源的修士还真不是事。

    筑基期则不同,除了正常的积累之外,还需要一点运气以及大量的资源,具体什么情况,吴法还不是太懂,只是听付檀说,这是从人到仙的第一步,异常的艰辛。

    拥有比别人雄厚的灵力,还有比别人更快的修炼速度,甚至比别人更强大的神识,总是一件好事,但这件好事,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灵石。

    三清别院给门下弟子的薪水,炼气初期、中期的弟子每月一块灵石,后期的每月两块,巅峰的每月名义上三块,其实七八块的样子,而吴法一天的灵石消耗量就是七八块。

    就以现在储存的灵石,估计能撑两个月的样子,两个月后没有了灵石怎么办?不但修炼变的缓慢,看不到进阶尽头的绝望也会降临,所以怎么获取灵石才是关键。

    不过那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现在对一个修仙界菜鸟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迅速掌握修仙界的各种知识,混入修炼者的队伍,只有掌握规则才能找到适应社会的办法。

    前世中有句玩笑:致富的方法都写在《刑法典》里面,法治社会的玩笑话在这强者为尊的社会可能就是金玉良言,吴法打算做一个践行者。

    因为修炼的缘故,腹中也不太饿,干脆御剑就往藏经洞的方向飞去。

    昨天付檀大致讲了方位,吴法这一路飞行并没有见到什么宏伟的建筑,又问了几个人,终于在一处悬崖上找到了藏经洞。

    洞口不大,洞前有一片小小的平台,并没有什么阶梯,洞口的上方刻着“藏经洞”三个大字,除此之外和吴法修炼的山洞也没有什么区别。

    山洞并没有关门,吴法往洞里面一看就见一个盘膝而坐的青年人正在修炼,看修为应该是炼气巅峰十二层的样子,浓眉阔鼻,穿着一个褪色很严重的道袍。

    山洞中放着几个书架,上面有些散放着的帛书。青年人身边还扔着几件衣服,从成色看也十分的破旧。吴法没有好意思进去,就在门口站着等青年人修炼完毕。

    没有等待多久,青年人就收了功法,睁开了双眼,目光如电,竟然有一股压迫感朝着吴法冲了过来。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吴法,问道:“这位小师弟面生的紧,应该就是边师叔新收的弟子法明,法师弟了吧?

    这点冲击,吴法自是应付自如,毫不在意的向青年人行了个礼:“小弟见过葛师兄!”

    葛明豪爽的笑道:“不错,不错,法明师弟年少有为,我看也不比别院第一的官师弟差到那里!”

    葛明所说的官师弟,正是当前门主官满的儿子,今年刚刚十六岁,已经是炼气期十二层的巅峰了,是三清别院的天才弟子,号称最有希望结丹的炼气期弟子。

    吴法自然没有闲心争这个短长,自谦道:“官师兄是修炼的天才,小弟刚刚进入炼气后期,那能相提并论?师兄谬赞了。”

    葛明似乎颇为不屑,只是哼了一声,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颇为亲热的招呼吴法进来,详细介绍着藏经洞的藏书来。

    根据葛明的介绍,这藏经洞其实修炼功法很少,寥寥的十余本还都是炼气期弟子修炼的功法,至于筑基期的功法是一个也没有。

    这其中的缘故就是,筑基期功法基本都掌握在各大长老的手中,口口相传,是不轻易展示给其他人阅读的,一方面怕功法流失,另外一方面也方便对晋级后的弟子进行考核和控制。

    藏经洞其他方面的藏书就颇为繁杂了,各方面的书籍都有,炼丹、炼器、阵法、符箓等等仙灵百工的书籍,以及类似《九洲图志》之类的游记见闻类的书也不少。

    这些也都是一些普及知识的入门书,在葛明看来,都没有什么用处。葛明不无抱怨的说,长老们不舍得放一些更高级的书进来,弄的好久都没有人过来藏经洞,无聊的他只好在此修炼打发时间。

    这些葛明看来无用的书,吴法还是很满意的,作为一名菜鸟,这些书籍就是一盏盏指路明灯,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脚踏实地才能行健致远。

    翻看了几本感觉都还不错,便咨询如何借阅。葛明很爽快,说本来这些书籍是不允许带出去观看的,但一直无人前来阅读,干脆你需要什么书挑个三四本,看完了再还回来,只需要履行个签字手续就行了。

    吴法谢了,便挑了三本书准备带回去,一本讲术法的,一本讲符法的,还有一本是笔记杂谈。

    这三本书葛明都登记了,吴法收起书,并没有回去。他见葛明颇为豪爽,对人也很热情,便有接纳的心思,顺带着把修炼中的一些疑惑一并予以交流。

    葛明也不藏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双方谈的颇为投机,日上中午才依依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