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重生温馨小日子 » 012 大姨一家

012 大姨一家

    转眼间就要过年,因为刘家今年多赚了些钱,所以这个年准备的还是很丰盛的。大年三十这天,刘芸早早就被外面的鞭炮声吵醒。小弟也早就起来了,正在院子里蹦的正欢呢!刘芸伸伸懒腰,唉,又长了一岁。

    刘芸穿好新衣,就在枕头下面掏红包。这是她们家乡的习俗,把红包塞到枕头下面来年多福多喜。刘芸一个个拆开,刘爸、刘妈两人包了一个红包,小气。不过,面值还不错,有50块钱。爷爷、奶奶的红包只有10快,这可是不能强求的,再说已经比往年要多了。姑姑没成家,自己还拿着压岁钱呢。

    刘芸把红包里的钱取出来塞到一个小匣里,这里面可都是她的宝贝,有缺胳膊的布娃娃,有弹珠石子,有糖纸铅笔芯,都是刘芸童年里的记忆。刘芸并没有因为这些东西幼稚就丢掉,美好的记忆是最珍贵的宝藏,这个刘芸比谁都要清楚。

    刘芸洗漱后,就自告奋勇地和刘爸贴对联去了。刘芸帮不了大忙,也就是递递对联或者浆糊,就这刘芸也干的美滋滋。

    刘爸用的浆糊不是买来的,而是奶奶用白面熬制的。小时候,刘芸还会偷来吃呢。

    刘芸贴好对联后又窜到厨房帮着包饺子,却被刘妈以其笨手笨脚为由赶了出来。刘芸撇嘴腹诽,包饺子要的是气氛,包那么好看煮出来也没差多少嘛。

    午饭时,小弟吃饺子到一枚硬币。刘芸看着心痒痒,她挑些大个的饺子吃,希望吃到夹硬币的饺子。可直到肚皮都快撑破了,刘芸也没有见到一枚。小弟却是一枚枚硬币地往外吐,唉,你说刘妈怎么不懂的发挥下慈母心,做几个记号,孩子们都吃到,多么温馨的场景啊!不过,刘芸只是想想罢了,她心里知道刘家人的爱是无处不在的体贴,而不是这些形式。

    吃完午饭,休息了会,刘爸和爷爷就开始在院里垒旺火。先把煤炭敲成小块,然后一个个垒成一个塔状。这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不过,每年都要这样做,也就简单多了。旺火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面写着“旺气冲天”等字。等到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

    村大队每年都会在宽阔处垒个一人多高的旺火,火焰要燃一晚上不灭。每到这时人们就围着旺火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以图全家平安吉利,心想事成。小孩子最喜欢在这里追着跑,往往引来大人担心的呵斥也浑不在意,笑的欢快。

    吃过年夜饭,小孩子就会东家窜去,西家窜来,这户抓把糖那间拽个果,欢乐而充满童趣。就这样,在欢乐祥和的气氛里,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众人刚送走1995年,又迎来了1996年的新春。

    大年初一,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开始相互拜年,小孩子更是喜欢这日子,因为可以拿到压岁钱,虽不一定能揣到自己的兜里。

    这天刘家就迎来了刘芸大姨一家人。说到刘芸大姨这可是一朵奇葩,谁沾上谁都要脱层皮。

    刘妈正在准备中午的吃食,就听到大门口一阵喧哗,刘妈忙解下围裙,走了出来。“小凤啊!(刘妈名叫王翠凤)我来给你拜年了,走了几里路可把我累死了,快给我倒碗糖水,孩子们都快渴坏了。”刘妈嘴角一抽,口渴还喝糖水。刘妈无可奈何还是把自家大姐迎进家门。刘芸大姨长得倒是一副富态的模样,不过,就是有些超标。

    “姐,那么远你不懂的叫车啊,你能走孩子能走吗?”刘妈从柜子里取出糖罐,用勺子盛到碗里。刘芸大姨眼睛一亮,等刘妈去拿暖壶,抄起糖罐就往嘴里倒,还嘟囔着,“你这糖哪买的不够甜,别让人骗了。”

    刘芸大姨的三个儿子眼巴巴地看着自家老娘只顾往她嘴里填,顿时吵闹起来。刘芸大姨火了,扯过最近的一个就要举起手来打,手却迟迟没有落下,只口里喊着,“到你姨家了还缺这点吃的,你姨这么有钱还能亏待了你们这几个小兔崽子。看你们那没出息的样!”

    刘妈嘴里更抽搐了,本不想管,但大过年的在自家闹成这样实在不好看,只得出声阻拦。

    “姐,孩子想吃就让他吃吧,”说着又从柜子上拿下一篮干果,糖果,招呼三个孩子,“来,这有奶糖,不要抢…”刘妈刚放下三个孩子就直冲过来,瞬间连吃带拿消灭个干净。

    这边刘芸大姨还撇着嘴说道,“孩她姨,你也太小气了,你家这么有钱还就拿这点。当谁稀罕是的。”嘴里讲着手里却不停地把孩子们抢落在地的东西塞到自己兜里。

    刘妈虽在刘家说一不二,但她从小就怵这个大姐,大姐说的再不好听,她也是诺诺无语。

    刘妈强笑着转移话题,“姐夫,怎么没来啊?”刘芸大姨用袖子摸了摸嘴巴说道,“你再给我弄点点心啥的,早饭都没吃呢。。”转头又想起刘妈问起自家老伴,“你姐夫啊,路上菜地里我‘捡’了几颗大白菜,让你姐夫送回去了。”得,这大婶还以为别人都和她似的,眼里就盯着那几颗大白菜,生怕刘妈开口讨要。估计是趁着谁家菜地里过年没人,不问自取的吧?

    三个小子看妈妈顾着和姨说话,都嚷着要吃点心,“小姨,你快点去取点心,我早上没吃,就准备到你家吃好吃的呢。”刘芸大姨家三个儿子,最大的15岁,二小子13岁,小儿子10岁,但都学的特别馋,好吃懒做。不过,想想有这种父母孩子还能好了吗?

    刘芸大姨就是个糖公鸡,不仅一毛不拔还到沾。刘芸大姨夫也是精于算计之人,一向只出不进。这两口子天生一对,就喜欢占便宜,刘家就吃过很多亏。

    刘芸早就知道这极品大姨来了,不想出去,就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刘芸躲开了大姨,也躲不开人家的大嗓门,外面发生的事情她听得一清二楚。

    刘芸看刘妈招架不住大姨,只好跑出来掺和一脚。“大姨来了,大姨过年好。祝您财源滚滚,心想事成!”刘芸一进门就说着吉祥话,只希望大姨识趣些,不要做的太过分。

    “哎呦,这小芸吧,都长这么大了。看这小嘴甜的,跟抹了蜜似的。来大姨给你红包。”嘴里说的好听,手伸进兜里掏啊掏,好容易掏出个五毛钱,“来,拿着买糖!你别嫌少啊,大姨家穷啊,比不上你家有钱。”刘芸忙接过来,干笑着,“怎么会?呵呵。”她早就习惯了。

    刘妈见大姐给完女儿压岁钱就盯着自己,忙着掏出准备的红包散给三个侄子。三个小子狼嚎一声喜笑言开地接过红包,马上就像离弦的箭蹿了出去。

    大姨跟在后边喊叫着,“回来,你们小孩拿那么多钱没用,我先给你存着。哎,这群兔崽子。”没有人听从大姨的指令,跑了个干干净净,大姨只能放弃这诱人的念头,不过这三个小子回家后就要遭殃了。大姨哪里会那么容易善罢干休。

    刘妈忙给刘芸使眼色,“大姐,你坐下休息会,我去做饭一会儿就好。”

    刘芸忙着上前拿起遥控器,递给大姨,“大姨您坐,看会电视。”大姨接过遥控器“哼”了声也就坐了下来。可怜的刘芸彻底沦为打杂小妹,一会儿端茶一会儿洗水果,没有一刻消停的。她从来没有如此期盼过午饭的来临,为什么时间过得这么慢呢?

    万众期盼的午饭终于到来,可刘芸刚拿起筷子,大姨一家便端起盘子倒入自己的碗中。大姨夫还招呼刘芸一家快吃,别客气。这到底是谁家啊?

    刘芸只扒了几口米饭,就没有胃口了。任谁看着唾沫菜汁横飞也会吃不下。小弟抢不过三个小子急的都红了眼眶,刘芸也没办法只能把面前的菜挑干净的放在小弟碗里。这种日子幸好不常有,否则纵使重生也搞不定啊。

    大姨一家吃了个肚圆圆,走时还拿走好些吃的用的。大姨一家走后,刘芸看着这个家犹如蝗虫过境,片叶不留,欲哭无泪。她可以对外人使坏,耍心眼,亲戚就狠不下心来,算了,就当支援贫困家庭了。

    小弟这时从自己房间哭着跑出来,“妈,哥把我的小汽车拿走了,呜呜呜…”得,不问自取了。刘妈抱起儿子可劲哄着,“快不哭了,大过年的,妈以后给你买个更大的。”刘妈赔了些好话,小弟才止住哭声。刘芸无语凝咽,只能觉得值的庆幸的是大姨家离自己家很远,这种事一年发生不了几次。

    刘芸两世为人,性格里的任性刁蛮已沉淀为温婉大气,赶走大姨一家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大姨一家虽喜欢占便宜,好吃懒做,但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刘家条件好一些,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帮就帮些。毕竟如果不和大姨一家来往,是甩掉了麻烦,但甩不掉的是亲情。票票、收藏你们在哪里?俺找你找的好苦!特贴寻票启示。亲,你看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