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家父安乐公 » 第二十章 光复大汉,从认岳爷开始!

第二十章 光复大汉,从认岳爷开始!

    天师洞,并不是个洞。

    道教中的所谓洞天,就是指当初神仙所栖居过的人间福地,其范围可大可小,大则可广如五岳,小则可幽静如青城。

    道教徒们将“洞天福地”和名山大川联系起来,集聚与山中修道,也就是魏晋之时才开始的。

    以前的道教并不是想现在这般篡山隐居的。

    因为汉代及以前的道教,比如黄巾张角,汉中张鲁,都是要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是要收五斗米的智商税的,所以根本不会去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中布道,那真就把大贤良师饿成神仙飞升了。

    如今的这个天师洞,它是整个青城山的天师道祖庭,是整个成汉余部的政治中枢!亦是新成汉政权的国主、天师道统领、自己的“岳爷爷”范贲,修居布道之处。

    这个天师道范氏,其实与刘炎还是颇有渊源的。这种渊源主要是来自刘炎的高祖刘备与范贲的父亲范长生。

    当年刘备定蜀之后,眼见蜀中各种教坛纷纭难辨,并且大小教坛之间为了争取民众彼此倾轧,甚至是不惜聚众械斗,搞得蜀中人心亦是惶惶不安。

    刘备自然是不能让这种势头发展下去,蜀中是他的,绝不能让各种道宗将蜀中人心蛊惑而去。要不然,就很有可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再出一个张鲁,甚至是张角!

    于是刘备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决定“罢黜百家,独尊一道。”即扶持一处教坛为主教,而相应抑制其他的教坛,这样主要是为了避免各种教坛势均力敌、相互争民械斗的局势,同时用硬手腕加强对道教的管理,道教徒亦是朕之子民!

    选来选去,便选中了当时仍位于涪陵的天师道范氏,坛主便是范贲的父亲范长生。

    世间传言天师道范长生,人如其名,能够从刘备时代一直活到成汉前期,估摸算下来竟然有一百三十余岁,而以现代技术支撑的人类,才能勉强活到一百二十四岁,这道教的长生术,确实让人咋舌。

    这其中实有不可为道教之外的人所知的秘密。

    这一百三十年来,范长生已经并非是个人名,而是已经成为了前后相继的天师道统领的名号,即,后世继承天师道统领者,亦将“长生师”的名号一齐继承。

    这便犹如宋元明之际的张三丰,“三丰”取乾坤之意,亦是武当掌门世代继承的名号而已。

    当年,刘备征召第一代范长生入成都,征而不至,于是派使就地奉为“逍遥公”,给与其御赐敕封的地位,允其掌管附近大小教坛。

    刘备此举,相当于给了天师道范氏官方正统地位,为以后在蜀中争取人民依附,逐渐发展壮大,奠定了重要基石。

    以至于百年之后,当大成政权的建立者李雄在蜀中沦为乞食、进退维谷时,正是当时已经拥有千余家部曲与广阔土地的天师道范氏,挽狂澜于既倒,给与李雄极大的人力物力资助,李雄才得以攻入成都,成就帝业。

    也因此,最后一代范长生,也就是范贲的父亲,被李氏政权封为西山侯,拜为丞相,允其世代在青城山布道,自拥部曲与土地。

    范氏世袭西山侯,甚至是丞相之职,又以其在天师道中的崇高地位,在政治界与宗教界两面开花,俨然成为蜀中首屈一指的宗教大地主,可谓是与成汉政权“李与范,共天下”。

    只是未想到,百年纷纭,兴废无常,当年刘备封拜范氏的举措,竟然让自己的玄孙刘炎与范氏玄孙范碧结为连理,百年前种下的种子,竟在百年后结出了果实。

    只是此时的蜀中,已经不再姓刘,亦不再崇范,而全都归了晋……

    在随邓定回天师洞的一路上,每当刘炎想起这些百年过往,心中都不住的感慨万千,有时候似乎感觉,自己将要见到的“岳爷爷”范贲,像是早就命中注定了一般,并不让自己感到一点陌生,反而更多了一丝“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亲切感。

    范氏因刘氏而兴,感化蜀中百年,今日刘氏为求存,却又前来倚仗范氏……

    兴旺不由人,万世岂入心!

    自己来到此世,无意间缔结刘范,得以斡旋蜀中,亦算是“天降大任”吧!

    翌日,平明。

    刘炎在邓定的引导下,进入圆明宫,来拜见天师范贲。

    刚走进宫内,只见神殿一侧阶上,一人身着皂衣皂袍,以松枝束发,手执素色麈尾,立于殿前,此人就是范贲。

    细观范贲容貌行状,细眉褐眼,虎鼻鹿唇,虽须发皆白,但容光焕发,行如飞鹤,静若龟背,若不是已知其年过耄耋,只凭面部与体态,丝毫看不出是何年岁。

    这哪是和蔼可亲的岳爷爷,这分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老神仙!

    只见邓定近前,躬身拱手而拜,竟向范贲高呼“丞相”,随即走到范贲身前,与范贲秘语一番。

    刘炎站在阶下,自然知晓二人密语何事。

    未有须臾,邓定便引刘炎来到后堂小室,刘炎自然深知,如此谋国大计,岂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商议?

    刘炎进入小室,向范贲施礼,随即被请入座,三人围案而谈。

    只见邓定率先开口,实则是替范贲问道。

    “公子,如今你已如愿见到丞相,可将策反萧敬文之计细细说与丞相听!”

    却见刘炎听得邓定之言,自是鬼魅一笑,直接向邓定摊牌,说道。

    “呵呵!区区萧敬文,何必要我亲自去策反!?”

    邓定一听,瞬间气炸,直接从席间蹿地而起,须发上指,顾不得范贲在座,竟然破口大骂。

    “你这小子!当初你可不是这么说的!竟敢诓我!不,竟敢在丞相面前,诓骗丞相!你好大胆!”

    却见刘炎仍然十分镇定的坐在席上,除了听得邓定的失态大骂,更多的是在仔细观察着范贲的神色。

    只见范贲听到自己如此食言无礼,沉静的面容却丝毫没有愠色,却仍然是嘴唇微张,默默打量着自己。

    如今毕竟在自己岳爷爷面前,最好还是给自己的老泰山留个好印象,还是不能玩的太过了,于是立即向邓定补充道。

    “我何时诓骗丞相了,将军只需兵出青城山,佯攻周抚,那萧敬文见周抚分兵,无暇顾及成都,自然会叛!”

    刘炎深知,萧敬文身边自有隗粹在审时度势,时刻准备策反萧敬文,给自己的胞兄城门校尉隗文争取起事的机会,何须自己再去饶舌一番!

    “哼!休再胡言!你这出尔反尔之徒,要我与丞相如何信你!”

    邓定确实是被刘炎气坏了,心中怒气中烧,这刘炎不论如何摇唇鼓舌,全是为了自保,何曾为我建过一策?

    他的心思,根本不在我大汉!

    “呵呵呵~”

    只见沉默了一时的范贲,敛开长眉,由衷一笑,向刘炎赞道。

    “像公子这般聪慧识机之人,在这山中确实难得一遇啊~”

    此话一出,邓定与刘炎各自一惊一喜。

    这邓定自然难知其中深意,只能不明觉厉。反而是刘炎,此刻心中就像是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更加让自己确定,自己所要依靠的天师道范氏,是相当靠谱的!

    刘炎随即用眼神余光瞥了邓定一眼,心中默然笑道,老子如今见到真佛了,还与你这小小罗汉掰扯个什么劲!

    随即从怀中寻摸出范碧交给自己的玉牌,神情崇敬,向范贲双手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