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家父安乐公 » 第四十一 结车为垒!结车为垒!

第四十一 结车为垒!结车为垒!

    眼看几百匹轻骑兵,卷起烟尘,直冲自己身后辎重营而来。

    刘炎立刻顾不得身旁的五灵车,急忙向身后的一千名辎重兵拼命喊道。

    “不要慌乱,推出辎重车,结车为垒!结车为垒!”

    刘炎一边如此喊着,一边奔到辎重兵之中,万分急迫下,手把手催促着辎重兵,将辎重车推往外围,首尾相接。

    为了应付轻骑兵奔袭过来后的长槊猛刺,这种古老的结车为垒的策略,虽然没能比卫青的武刚车和马隆的偏箱车更加坚固,但已经是如今最有效的御敌方式了。

    五灵车抛石虽然威力大,但更适合攻坚破锐,抛射一次石弹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骑兵奔袭速度快,即便是把石头冲着骑兵抛过去,面对机动性极强的骑兵,也不一定能打得准。

    因此五灵车在野外遇见机动力极强的轻骑兵奔袭,就会显得异常被动。

    如今之际,面对敌人骑兵将要到来的反复冲阵,必须有坚垒以护阵,而这个坚垒如今只能用辎重车来充当。

    并且,还要是至少两排的辎重车!

    自汉代以来,汉军在与匈奴反复的拉锯中,找到了对抗匈奴的策略,那就是将传统的骑射围困变成了执槊冲锋。

    骑兵改进了冲锋战术后,骑兵普遍装备长度一丈八的马槊,用于在反复冲阵中刺杀敌人。

    而辎重车的车轨,窄则六尺,宽则八尺,即便是两车并排,加上车辖,也到不了一丈八的长度。

    但如果考虑到骑兵是在马背上刺槊,并且骑兵执槊并不会正好捉在槊柄底端,所以临时紧急布置两排车垒,姑且能够起到防御作用。

    面对敌人骑兵奔袭越来越近,甚至已经能够感受到马蹄顿地的微微震动,刘炎只能不断呼喊、不断催促着辎重兵加快手脚,将辎重车推向外围,首尾相接,布成两排。

    “敌兵奔来,若无防护,我等必死!堆车为垒,尚有活路,众兄弟莫在慌张犹疑!快快推车布垒!”

    然而面对敌人骑兵狂奔驰骋卷土而来的气势,辎重兵亦是有相当一部分被吓得手脚慌张无措,正想要翻出车垒,直接逃命。

    刘炎见状,飞步上前,一把将其拉回,推倒在地,当着众人的面厉声训斥道。

    “无脑愚夫!你跑得再快,能快过马蹄吗!你若翻出车垒,定会被敌骑长槊刺于马下!”

    随即环顾众人,大声疾呼。

    “如今之际,只能堆车据守,众兄弟彼此保全,方能求活!”

    只听见人群中,突然有几位辎重兵一齐高喊应和道。

    “我等皆信德然公子!听公子的,抓紧推车布垒!众兄弟才能活!”

    应和声从几位逐渐扩展为十几位、几十位……在这种紧急时刻,这种情绪感染所起到的带头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刘炎朝这几位定睛一看,眼神相对,只见这十几位看着刘炎,一面忙着手里的活计,一面向刘炎恭敬的说道。

    “公子难道忘了我等?我等就是当初随您上山的同乡运夫啊!”

    “我等都跟随安乐公,迁入城中从军了!”

    是你们!

    生死攸关的时刻,最能靠得住的,还是那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

    刘炎此时既惊喜又激动,但如此十万火急,来不及寒暄,都暗自同心,忙着推车布垒。

    这几十位老兄弟的应和,果然起到了效果,如今多数的辎重兵逐渐变得有序起来,没来由的恐惧哀嚎也少了很多。

    未有须臾,眼见圆形车垒将成,而敌骑已经近在百步,刘炎审时度势,厉声下令。

    “外围兄弟执长矛,内围兄弟执弓矢,不射骑手,直射马匹!”

    轻骑兵与重骑兵相对,但也并非完全不披甲,轻骑兵往往是骑手披甲,而马匹不披重甲,这样来保证战马奔跑的速度。

    因为轻骑兵对抗步兵的战术,就是用飞快的马速与锋利的长槊冲陷敌阵,企图撕开缺口,使对手阵脚大乱,形成溃败之势。

    如果对手阵脚站的很稳,那就会换一个方向,反复执行冲锋,寻找对手阵脚的薄弱处,其目的永远是企图通过冲击力击溃敌人的阵型,使敌人慌乱溃败。

    杜甫诗云”射人先射马”,其实就是反应了隋唐以后,轻骑兵开始取代重骑兵担任冲锋之任。

    所以,刘炎下令让手执弓弩的兄弟射马不射人,亦是因为此时轻骑兵的马匹没有过多的防护,易于射伤马匹,使马匹惊乱并渐渐失去控制。

    只见几百匹轻骑兵狂奔而来,看见辎重兵已经结好了圆形车垒,欲想纵马跃垒,马蹄抵到辎重车上,强大的冲击力,令辎重车营垒开始摇晃。

    车垒里面的辎重兵们,卧在车辕之下,拼尽全力抵柱车垒,而手执长矛和弓矢的辎重兵,一顿箭雨猛戳,这让轻骑兵亦不敢直接跃马车垒。

    如今只能策马用长槊往车垒里直刺,但车垒是双层,战马又不能太接近车垒,所以即使是丈八马槊也够不到里面的辎重兵。

    而从车垒中不断射出的箭矢,箭箭瞄准马颈马腹这些马匹最脆弱的地方。

    虽然这些地方有皮革连缀制成的马甲防护,但毕竟不如铁质的具装铠,在被射了多次之后,就会渐渐磨损洞穿,直接射伤到马匹,令马匹开始不断的嘶叫,即便此时狠勒马缰绳,但也难以阻止马蹄渐渐慌乱起来。

    眼见冲锋战术不能奏效,为了躲避车垒内射出的箭矢,敌人骑兵只能后退几十步,如今只能将车垒团团围住,不断在外围盘桓,时刻注意观察敌人阵脚可能露出的缝隙,寻找冲陷之机。

    这也说明了刘炎临时起意,堆车为垒的防御策略是极为成功的,骑兵虽擅长奔袭冲锋,但最不擅长攻坚破壁。

    而在这个倚仗骑兵横行天下的时代,步兵必须更会整活儿,善作工事,才能顽强生存。

    没有一只强大的步兵,就算是骑兵能够乘势掠地千里,甚至是如拓跋焘一般饮马长江,但也坐守不住身后的大片江山,仓皇北归。

    如今这群骑兵,正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若没有相应数量的己方步兵配合攻坚,这群骑兵是死活吃不下刘炎的辎重营的。

    正当所有人以为,这群骑兵会因攻不破车垒,只会在车垒外围缴获一些从辎重车故意撇下的些许军资,见好就收,立即撤离战场时。

    却听见骑兵队中一将领,突然大吼一声下令。

    再看这群骑兵,竟然有一半人主动扔掉骑兵所倚仗的手中长槊。

    转而取下搭在身上的弓,策马奔到阵前,取出鞍侧箭矢,准备在马背上一齐朝车垒里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