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永嘉八年 » 第七章 见女思嫂

第七章 见女思嫂

    好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天青淡襦裙,半披流苏髻,云头锦履,乌木素簪,眉清唇红笑靥开,眸清颊晕虎牙出。

    这身的装扮,直把夫人和陈嫂看呆了。想不到前一刻还是个好吃懒做的疯丫头,一番梳洗后竟倒像个名门淑女了。

    想到这,夫人心中哼了一声,我家的女儿本就身出名门。想到这儿,眼中又不禁红润了。是啊,身出名门。

    夫人看着斖斖,往日的画卷不由得展在眼前。当年,我也是这么看嫂嫂的吧。那是一个爽快清凉的午后,夫人在院中支起桌椅,算着近日渔行的账和再三核算乙哥哥科举的费用和物品。正发愁其中缺口时,家门响了,响声清而微,不急不促,又似乎含了些期许。

    乙去了渔行,乙哥哥在师傅家温书,夫人开的门,以为是谁回了家,但这声响又不像是乙和他哥。不由得有些担心,但想着家中也没什么值钱的物件,也就去开了门。

    一开门,心中担忧顿时雪消。是一个白净的女子,装扮和斖斖一般,只是眼前的女子素得更贵重些就是了。

    这位姑娘见是名女子开的门,通红的脸上一惊,还是开口问到:“这位姐姐,不知此处可是郑先时的家?”

    夫人欲继续回忆下去。可斖斖不愿了,开口将夫人拉回现实,学着夫人的语气说道:“阿母,好了没啊,再不动身胭脂盒子都得没了。”

    夫人白了斖斖一眼,也起了身,想到好好的一个神仙般的女子,怎么一开口身上的清冷劲就不见了呢。仔细打量一会儿后,就让陈嫂去拿一件对襟短衫,并说:“虽说开了春,但还是有些冷气的。”

    折腾片刻后,戴上面纱,坐上马车,杀向戴春林。马车上,斖斖可是好动,时不时把头伸出窗外看,夫人呵斥了她几句后也就老实了许多。

    夫人看着眼前端坐的斖斖,心中的思绪又飘到了多年前。从哪里开始呢,就从她开口后接上吧。

    一问完,这姑娘的脸明显更红了,一看就是后悔问了,但还是怯生生地看着夫人,眼中却充满了坚定。

    夫人见了这姑娘的异样,就知晓了七八分,心中也是纳闷,大哥这般的死性人物,竟也有这么好的姑娘亲自上门来问。

    还未回答,就连忙把姑娘拉进了院门。虽说明州礼教并不森严,但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亲自前往一个男子的家中还是有些不妥当的。

    二人进了院,夫人率先开口:“正是,只大哥前去师傅家温书了。不知姑娘是何意?”姑娘得知眼前的女子并非郑先时的妻子时就松了口气,但又见她问起,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脸更加红了,但还是鼓起勇气说:“姐姐,三月后就是我的许嫁笄了,还望姐姐告知先时。”

    夫人见此,暗叹一声,三月后亦正是科考的日子,若大哥中了贡士,婚事自然好说。可若未中,眼前的姑娘自然就耽误了。不是说夫人质疑大哥的学识,可自古以来,科举一次登科的少之又少。而且眼前的女子,一看就是身出大家,亦怎会看上三甲的寒门子弟。

    夫人不忍打击姑娘,温声说道:“姑娘,大哥三月之后亦是科举,再三月才是殿试,姑娘可要好生思量啊。”

    眼前的姑娘,眼中益发坚定,说道:“没事姐姐,可否借纸笔一用。”夫人撕下一页账簿纸交与她,她也不嫌弃纸笔简陋,只见她写到:昨夜秋声紧,忧君夜读寒。辗转盼天明,思忧行复止。妾来及笄君登科,但愿君心似我心。

    写完,就与夫人道别了。夫人忙拦住了她,让她等一会儿。随后,从屋中取了顶毡帽给她戴上了。

    “阿母阿母,到了到了。下马车吧,喔,好多人啊。”斖斖摇着夫人说道。回忆又被打断,夫人很是气恼,但又属实找不到发作的理由,也就随她去了。

    三人还没进戴春林的门,就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还是忍着不适进了门。刚进门,就感到一丝异样。平日里,戴春林虽然人多,但也绝无今日这般的夸张。

    扫视一圈后,就发现有许多人虽然时不时地往柜上的水粉胭脂瞟,但却时刻注意店中的情形,大有一见不对劲就大打出手的架势。

    夫人见这般的阵仗,就不太愿意沾染因果,但又想到及笄礼就在眼前了。胭脂水粉又还没备齐,咬咬牙,拉着斖斖的手,同着陈嫂,直往二楼走。

    守在楼梯口的那几名护卫见三人往二楼走,想要拦下三人。但三掌柜的知道斖斖的事,就与那护卫说情,又说是老主顾。想来楼上的贵人也没有封楼的要求,护卫也就放了行,只独拦下了陈嫂,放二人上了楼。

    二人上了楼后,就顿时觉得宽敞了好多。夫人见二楼的四边都有人,又见戴春林的大掌柜在东边陪着客,就径直拉着斖斖的手往西边去了。

    夫人望着柜上的的各色水粉,有些犯难了,她自己是极少施以粉黛的。虽说是戴春林的老主顾,但那也是陪着丙丁的妻子来的。就平时给斖斖买水粉都是和陈嫂一起的,别看陈嫂年纪大了,但挑起胭脂水粉来可是行家。

    陈嫂先是不看水粉胭脂长什么样的,而是先问这种胭脂水粉的名,在脑海中过一边,看看名声可好,再看其效果。一般来说,过了第一个步骤那就是可以购入的。

    就好比前些日子时新的琼月颊,夫人觉得这款胭脂非常不错,施上有种飘飘的感觉,但陈嫂直接一票否决。因为她听人说,之前怡红院的几个粉头在争这个玩意,后面甚至还出了手。弄得好好的胭脂名声臭了,打上了风尘的标签,而用它的人那自然也就是风尘之辈。

    可惜陈嫂不在,哎,夫人望着眼前分明是一模一样的色,确有各有闺名,好一阵的头疼。但还是拉着店中熟悉的女伙计,开始问东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