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永嘉八年 » 第二十章 感伤清风

第二十章 感伤清风

    五人离开诸葛老道的小道观后,全夫人就与甲道别了,陈嫂还在等她们去拜三清呢,可是等了好一会儿。

    皇帝虽然不愿意,但也是无话可说,就看着斖斖离去时的背影,凝望着,看着都感到伤感。

    怀矩见皇帝这副光景,就知大事不妙。自己可是从小服侍皇帝的,见他这么对一名女子,还是少见。怀矩已经摸清楚了皇帝对众妃子的感情。

    对皇后时,皇帝是愧疚;对恭妃时,皇帝是尊敬;对宸妃时,皇帝是欣赏;对怡妃时,皇帝是回忆;对闵妃时,皇帝是怜悯;对康嫔时,皇帝是依赖;对卫嫔时,皇帝是同情;对高贵人时,皇帝是沉醉。

    而这次,皇帝对这名才见过一次的女子,竟生出了一种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慕,怀矩觉得很有趣。

    现在皇帝的妻妾们,除了高贵人是自己争取来的,其余的要么是先皇赐婚,要么是太后指亲,又或是拉拢门阀士族,更有是向先皇请罪的。

    这么一想,怀矩竟有几分的同情皇帝了,他对皇帝也是有些感情的,毕竟是从小到大服侍皇帝,心里就想如何让她入宫。

    嘶,看这姑娘的样子,虽不像什么农户女,但也绝非是什么世家大族志女。平民之女如何入宫呢。

    前朝皇帝素喜民间选美,末代的愍帝更是曾要求京兆地区十三到十七岁容貌尚佳女子轮流入宫,当时的京兆可谓是哭声一片。

    本朝为吸取教训,就立下规矩,不掠民财、不强民女、不占民田。虽说民间选妃并不是强抢民女,但在历代皇帝的实践中,民间选妃选的还是以大族为主。

    不过,这个标准也是逐代放宽的,从只需大族到如今七品官吏之女也纳入范围。虽说放宽了,但商户女还是不在此范围的。

    对了,选妃大典。永嘉年可还没有开过选妃大典呢。若是召开,那就有了机会,再打点关节,让那女子入了名册,事情也就成了。

    可这如何让这女子能入得了选妃名册呢,这事可是要礼部去做的啊,自己可没有半点经手的可能。看来得去问问康嫔了,上次高贵人入东宫,亦是她的主意。

    随后,全夫人带着斖斖找到了陈嫂,陈嫂手里拿着一把的香火蜡烛,正和旁边的人攀谈着,仔细一看,那人正是丁的夫人林氏。

    林氏带着她七岁的小女儿霏霏,来清风观求平安符,她丈夫丁干的可是卖命的活计,每次出海回来,林氏都要去清风观还愿,顺便求下一次的平安符。

    全夫人看到了林氏,也是很惊喜。而霏霏看到了斖斖,也是开心地小嘴都歪了,直接屁颠屁颠地向斖斖冲去。

    斖斖也是看到霏霏也是一脸的高兴,见她冲了过来,也是立刻伸出双手,直接把她抱了起来。

    随后,霏霏转过头,叫了声全夫人姆姆后,奶声奶气地说:“姐姐,你怎么在这儿。”斖斖脸上微红,说:“我是来祈福的,你呢?丁叔出海的日子定下了?”

    霏霏嘴一咧,不开心地说道:“阿爹下个月初五就要去了,我和阿母来求平安符,阿姐,阿爹什么时候才能不出海啊。”

    斖斖劝道:“等霏霏长大了,马叔就不用出海了。霏霏可要快点长大啊。”

    斖斖想到出海,自己的父亲亦是出海,频次比丁多得多,为了自己四日后的及笄礼,阿爹不知道提前准备了多少日子。

    随后,斖斖眼也红润了,问全夫人:“阿母,我快及笄了,阿爹什么时候才能不出海啊。”

    全夫人听了,也是好一阵的感动,自己的女儿还是疼人的,只是自己属实不好回答,出海这事,本就是把命交给老天爷。若不是没有生计,谁愿意做这赌命的活计。

    自家渔行每四五年都有伙计死在海上,自己陪着去送抚恤银的时候,看着死去伙计家里人哭天喊地的,自己亦是伤心极了。

    林氏和陈嫂听到斖斖和霏霏的话,也沉默了,没办法,入了海就没办法回头。

    清风观不愧叫清风观,观中清风随时都能涌入,这风能吹干眼中的泪,却怎么也抹不走泪痕。

    而此刻,怀矩正和甲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不过所谓的讨论,只是甲单方面的说和怀矩单方面的问。

    起因是,皇帝看到清风观中女子香客为多,而想到明州的集市上也常是女的的身影,就问这一现象的缘由。

    甲就如实说道:“明州之地,跨江临海,人们所从事的,无非是出海的活计。或近海捕鱼,或远洋贸易。这些活自然是要男人去做,且这些活没些日子是回不来的。

    故而,家中主妇要操持里外,而明州又少耕田,再加上出海获利颇丰,主妇又如何能不上街去呢。

    再有,明州女子善纺织,就有妇人租一空堂,召集妇女,一同纺织,随后卖与洋人,获利巨丰,亦有烧窑做工的,女子的身影亦不在少数。由此以来,明州女子少些礼教也是自然之意。”

    怀矩从小被父母送进宫中,而后很快就选去侍奉大皇子了,吃过的苦自然就少些,故而有些何不食肉糜,问道:“那既如此,明州女子何不在家缫丝纺织呢?何必整日抛头露面的。”

    甲耐着性子说道:“缫丝纺织者,费时费力。何况,众人同工,效率自然高些,且女子单独纺织之利实不足生计。”

    皇帝有所感悟了,之前镇国公与他说过,凉州女子亦是如此,出门上街做工亦是平常事。原因和明州类似,凉州为边防重地,有时来不及抽调他地兵卒,就只能在当地征兵。

    故而,凉州男儿有八成上过战场。而打战必有伤亡。一户人家的男丁一有伤亡,家里的女子自然要撑起来。

    而此刻的诸葛老道的道观,诸葛延烟看着桌上的乌木簪,陷入了沉思,总感觉在哪里见过这支簪子。而且不是一次两次,这种簪子可不像是什么便宜的物件。

    嘶,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