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街亭开始 » 第126章 赵咨之喜

第126章 赵咨之喜

    “大喜,大喜呀!”

    成都驿馆内,吴国使团已经在这里待了快一个月时间,负责此次出使大汉的使臣赵咨早已没了兴奋头,只想赶紧盼着诸葛亮能快些回来,自己好回去向孙权复命。

    而突如其来的喜报,让许久没有笑容挂在脸上的赵咨变得异常高兴。

    “我大吴对魏军曹休主力在石亭展开歼灭战取得全胜!曹休重病发作无力指挥作战,

    就是……让其遁走矣。”

    负责本次护卫赵咨的将军陈表把石亭之战的详情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虽然没能活捉曹休,但其命不久矣的消息很快就会传来。

    这场作战对于孙权来说,那可真就是多年不开张,开张就爆场,只要不是他带兵,吴军肯定就能打出个不错的战绩。

    但孙权也功不可没,

    周鲂诈降曹休的策略是孙权提出来的,计划几乎很完美地进行了下去,这从中说明了一个问题——孙权智略尚可而统军不行。

    此时,坐在驿馆正厅内的赵咨抬手重重拍向大腿,并说这是大吴自合肥惨败以来唯一一次主动出击获得胜利的战斗。

    “大王欲以此战在朝廷各世家面前立威,这么多年以来,扬州四大世家对大王施展朝廷政策尚有支持,但军事上……”

    说到这里,赵咨却是摇了摇头,四大世家各个家主虽然参战,但在这之前却是抱有怀疑,认为此战可能是两败俱伤。

    陆逊、朱桓,这几个人虽然没有持反对态度,但也没有主张支持态度,毕竟他们都身为武将,都想打仗立下功勋。

    可是孙权经常不给力,使得他们人生中的战绩都跟着蒙羞,如何能支持他?所以他们才保持着中立偏反对态度。

    这次主动出击获得胜利,

    虽然没能活捉曹休,但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孙权只要不上场,前线战事还是可以够看的。

    站在赵咨面前的陈表点点头,自己虽然不属于世家序列当中,但却感同身受,世家费力不讨好,到头来死了一堆人。

    “这次作战取得大胜,大王是想重新赢得世家的支持,至少在对北方魏国用兵时,没有世家反对的阻力。”

    “文奥所言极是!”赵咨咧嘴一笑,然后站起身来走到他的身旁望向门外那棵绿叶微黄的大树叹道,“世家永远是棋子。”

    在那些雄才伟略的君主眼中,世家永远都是巩固国家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倒不如说是棋子。

    这些棋子,代表着皇帝掌权的程度,对地方的控制程度,如果这些世家不愿意为君主效力,那么就代表这个国家即将走向衰落。

    至少在隋唐之前,世家的影响力要远远超出庶族的影响力,

    皇帝与世家相辅相成,世家依赖于皇帝,皇帝利用世家。

    “德度公之言,下官受教矣。”

    陈表虽然是个武将,但他也明白世家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他们身为皇帝的鹰犬在地方维系着君主的统治,使得政权得以稳定。

    当世家不再支持皇帝,这个政权将会走向穷途末路,在衰微和灭亡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踏踏——

    只见赵咨踱步徘徊,他在想这场战事打完之后,接下来朝廷的动作会是什么,在他了解到的情况当中,孙权有称帝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

    那么没有猜错的话,石亭之战为孙权奠定了称帝的前提基础,最起码此战的发起者是孙权,周鲂只是执行者。

    赢得了世家的再度信任,他们也急于加官进爵,获得此战功劳,那么孙权称帝就是他们的前程所在,王国与帝国的官职,孰轻孰重谁不知道?

    “文奥,看来我等要将此事提上日程矣,不日朝廷便会传来消息,到那时,若想收场可就难矣!”

    要知道吴国的规格要比称帝的大汉低一阶,如果孙权向天下传檄自己称帝的消息,那身处成都的吴国使团该怎么办?还不得让他们给吃了!

    “德度公意欲何为?”

    “诸葛亮何时班师?”

    “听消息称是三日后。”

    “那我等便三日后出城迎接。”

    “嗯。”

    这是赵咨的首要任务,先见到诸葛亮处理两国外交的事情,至于石亭之战的问题,那就得等官方消息传来才能谈了。

    …………

    已经返回蜀郡的姜维这时已经见到了太守张翼,并把丞相托付给他的事情对其和盘托出。

    并且,姜维的身上还带有丞相的亲笔信,把这封手书亲自交给张翼供其查看后,他这才放出话来。

    “嗯,既是丞相亲笔手书,那本守便遵照丞相之令行事。”张翼这时收好手书,转而看向府门外喊道,“来人!”

    踏踏踏——

    这时,守在府门两侧的郡兵走进正堂来到张翼面前拱手行礼道:

    “府君!”

    “速去转告董侍中,丞相三日后班师成都,请诸君速做准备!”张翼盯着眼前近前来的卫兵嘱托道。

    话音刚落,二人便抬手抱拳应下此事,而后接下张翼手中那封丞相亲笔手书便转身离开了这里。

    “张府君,既如此,那维便告退矣。”姜维见任务已完,刚要拜别张翼离开,却被他叫住。

    坐在案前的张翼这时扶案起身走到姜维身旁,并把他拉到自己跟前,但却并没有直接对话。

    “嗯……汝倒是有我当年风范。”

    时年三十五岁的张翼看着眼前比自己小了好几岁的姜维不禁啧啧赞叹,心想丞相这是收了一个高徒啊。

    “府君谬赞,维不过下吏,岂能与府君相比?”姜维听张翼如此夸赞自己,连忙抱拳谦逊地回礼道。

    他拍了拍姜维的肩膀,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他却感觉这个后生有着难以掩盖的气质。

    至于未来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张翼也不愿去想,最起码现在他给自己的印象还算可以。

    “嗯,丞相此番北伐可是收个好人才啊……”

    说着说着,他的眼神开始游离,脚步也不知不觉地挪向门外,姜维有些疑惑,于是便追随着他来到门外。

    踏踏踏——

    张翼站在夕阳之下,他抬头望向今夜的余晖,双手向后一背,惆怅之情顷刻间显现在脸上。

    他在太守的位置上待了快十年的时间,平均每三年换个位置,就是不让他转向将军序列当中。

    这次北伐,原本他有机会出战,结果却被丞相留在这里负责督运粮草事务,放在谁身上谁好受?

    只能说,现在还不是他发挥的时候,时运不济只是暂时的,或许在未来的时候,张翼这只鸟儿会振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