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水浒魔星传 » 第十七回 种师道大败宋公明,高太尉献谗担帅位

第十七回 种师道大败宋公明,高太尉献谗担帅位

    当下王焕便道:“说起这两人手段,胜我等十倍。正是那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与其弟小种经略相公。”韩存保道:“听闻两位老将军年纪已大,还能杀敌否?”王焕道:“将军不闻赵之廉颇,汉之黄忠乎?我前年曾与老种将军相会,观其气质,丝毫不输古人。”于是便上表东京,请两位老将军援兵。

    这日早朝,天子坐在金銮殿龙椅上问百官道:“众爱卿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言罢,有进奏院官出班奏道:“启奏圣上。节度使王焕等出师不利,上书请求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与小种经略相公助阵。”

    天子听罢言道:“既如此,传旨两道与种师道,种师中。教他二人领兵助阵。”

    当日朝散,两道旨八百里加急发了出去。过了数日,两位老将军皆到圣旨,各带了四万精兵支援,两军于路合并,老种为主,小种为副,飞援定陶。

    行军多日,终于遇见众节度使军营。五个节度使得知,忙出寨迎接。因种师道在军中素有威望,无人不服。因此几个节度使都跪拜于地。种师道一一扶起,共同进寨。

    种师道坐于主位,种师中立于身旁,五个节度使站在两边。种师道开口问道:“王将军与贼交战怎样?”王焕跪下道:“贼寇凶猛,王某不敌,只得再退四十里下寨,请老将军责罚。”其余几个节度使也跪下道:“请老将军责罚。”

    种师道摆摆手道:“此时正需用人,你等败阵之罪且先按下,待日后立功恕罪。”几个节度使俱道:“谢将军不杀之恩。”

    定陶城内。种师道来援之事宋江早已得知,心中不由愁闷道:“又添一强敌。”一旁李逵撇撇嘴道:“元帅哥哥遇那十节度时便是这般说。如今遇到这鸟种师道又是这般说,把俺们兄弟俱看的低了。”

    宋江道:“你这黑厮哪里知道。那老种将军功勋卓著,名震天下,乃当世名将,远胜那十节度。”

    又有秦明站出来道:“元帅莫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明日俺愿带兵出战,定挫那老种的威风。”宋江道:“不可。明日我亲自领兵。”

    次日,宋江留花荣,徐宁,郑魁与四万兵马留守定陶,自领其余大军出城。种师道那边已安排下诸路兵马,自与王焕引兵离寨。

    这边宋江行了四十余里,正逢宋军。宋江亲自来至在前军观瞧,只见宋军阵前门旗下立着一员老将,正是种师道。只见他身长八尺五寸身材,,容貌坚毅,颌下长髯俱已苍白。全身一套金盔金甲,手中一口金刀,凛凛威风不减当年。

    宋江看罢了回顾左右道:“好一员老将。”一旁陶宗旺使柄铁锹杀出,宋江正要阻挡,那骑马早跑出去了。种师道见了笑道:“穷贼草寇,连农具都带上阵。”

    只见种师道跃马挺刀直抢陶宗旺。斗到十合之上,一刀将陶宗旺砍死。

    这边雷横见折了陶宗旺,拍马舞刀报仇。种师道接住厮杀,斗十七八合,卖个破绽。雷横急要报仇,一刀过去,确砍了个空。种师道见机手起刀落,将雷横砍落马下。

    宋江见折了两个兄弟,气的怒咬钢牙道:“杀我兄弟,焉能干休?不报此仇,誓不回军。”一旁关胜道:“关胜不才,愿报此仇。”言罢催动胯下赤兔马,高举掌中青龙刀,直抢种师道。

    当下两员大将在阵前厮杀,一个像似先祖云长,一个犹如老将黄忠。这场杀,就如同后汉长沙大战一般。一边是梁山天勇星,替天行道安黎庶;一边是百战老英雄,赤胆忠心保宋朝。两员将斗了六十余合,不分胜负。

    斗到间深里,种师道虚掩一招,回马归阵。宋江见种师道走了,忙令擂鼓进军。种师道只是略挡一挡,便败阵而走。宋江急要报仇,催兵赶杀过去。

    行约五里,吴用追上宋江劝道:“元帅,种师道忽然败阵,恐有计策。不如暂且撤退,徐图取胜。”宋江此时也清醒就些,答道:“军师说的在理。”

    军令还未传下,忽听见后军大乱。乃是徐京,韩存保带兵偷袭。宋江惊道:“果真有计。”又有小校来报:“种师道又杀回来了。”宋江忙引大军向南而走。

    走不出五里,当路正逢一军,当先一员大将张开叫道:“宋江哪里去!”又厮杀一场,后面追兵也渐渐围上来了。列位看官,这几个节度使带的兵马已是操练足备。种师道兄弟带的更是精锐,多年刀尖舔血的。寻常士卒焉能比过?军中虽有梁山嫡系精锐,然陷于此境,亦无能为力。

    却说右翼大将秦明见身旁士卒折损甚多,遂将心一横,带身旁三百骑兵,杀入宋军阵中,直奔种师道中军大纛而去。只见秦明奋勇当先,狼牙棒过处片甲不存,犹如修罗恶鬼一般。宋将王焕见了不敢抵敌,便拈弓搭箭,弓弦响处,正中秦明咽喉。

    秦明咽喉中箭,定然致命。确只见他手提狼牙棒坐立雕鞍,犹如无事一般。只是宋军士卒都被杀得怕了,哪敢近前?忽有个健硕的军官上前欲割首级,只见秦明高举狼牙棒,当头打死。然后怒睁圆眼,死于马上。虽死无人敢近其尸。可怜骁勇善战霹雳火,亡于暗箭之下。

    战到下午,幸得众将领舍命向前厮杀,在东面冲开一道口子。宋江统领大军冲出重围,往定陶而走。

    逃出约七八里,宋军渐渐追上。后军将领呼延灼见了道:“如此大军难保,我当引兵阻挡。”韩滔,彭玘一同道:“愿随哥哥舍生取义。”于是呼延灼引兵挡住宋军,留生机与全军。

    宋江这边大军继续向前,约四五里,前方两边各有宋军杀来,一路种师中,一路杨温。宋江吃了一惊道:“今日莫非死于此地?”

    宋江身旁关胜,董平道:“我二人自上梁山,受了元帅哥哥多年好情义,今愿舍命报答。”言罢各自引兵挡住。宋江趁机引军而走。

    将次黄昏时,宋江方回到城中。计点将领数目,还有卢俊义,夏侯禁,关胜,董平,秦明,呼延灼,刘唐,武松,韩滔,彭玘,黄信,郝思文,宣赞,邓飞,侯健,孔亮,汤隆,施恩,李立,张青,孙二娘,王定六,二十四个将领未曾回来。

    宋江心惊肉跳,坐立不安。待到二更时分。忽有小校来报:“禀元帅,卢元帅等回来了。”宋江忙道:“快请进来。”

    无多时,卢俊义,夏侯禁,关胜,董平,呼延灼,武松,韩滔,郝思文,宣赞一同进来。宋江落泪道:“天幸得兄弟们无事。其余兄弟俱在何处?”

    卢俊义道:“兄长听言。小弟与夏侯禁,武松,李立于乱军之中与大军失散。回城路上碰见宋军,杀了几阵,折了李立。”

    呼延灼道:“弟与韩滔,彭玘引兵阻挡种师道时,折了彭玘。后因哥哥脱险,与韩滔一同杀出重围。”

    董平道:“小弟与汤隆,王定六去抵挡杨温。被他害了两个哥哥。其余哥哥多半是阵亡了。”

    宋江听罢大哭:“我一百余个兄弟,自梁山泊起兵,未有这般折损。兄弟啊,痛杀我也!痛杀我也!”卢俊义等人听罢亦是流泪不止。

    宋江输了一阵,计点人马,折去六万有余,将领阵亡一十五员。有士卒报说秦明杀入宋军欲斩杀种师道,被王焕射死。刘唐随关胜去战种师中,被种师中用回马枪刺死。其余将领各是中箭,负伤而死。

    当夜,宋江亲自带人去战场上一一寻找尸首,直至半夜终于找齐。可叹一众好汉虽死,手里兀自紧握着刀枪呢。

    却说种师道胜了一阵,摆宴庆功。又上表东京,奏此战功。天子览罢大喜道:“种爱卿真乃国之栋梁。”于是重发赏赐,犒赏三军。

    当日朝散,四个奸臣都聚在蔡京太师府里商议。童贯开口道:“种师道大败梁山寇,若其剿寇成功后进京与宿元景等一同打压我等,如何是好。”

    杨戬道:“可上奏天子,于我们四人中挑选一个为主帅先去压他。”一旁高俅听罢道:“倘诸位不弃,可举保高某为帅,必成功劳。”四人商议定了,准备明日上奏。

    次日上朝,蔡京出班奏道:“启奏圣上。前线虽有斩获,然终需一主帅执掌三军,望圣上明察。”

    天子道:“寡人疏忽了。可以用种爱卿为帅。”蔡京道:“臣恐种老将军年迈,难担帅位。臣举一人为帅,足剿贼寇。”

    天子问道:“卿举何人?”蔡京道:“臣举殿帅府太尉高俅,可以为帅。”

    天子道:“高俅昔年剿寇不利,焉能为帅?”蔡京道:“昔年出征不利,乃张叔夜掣肘所至也。高太尉其实深有将略,熟知兵机,足可为帅。”

    天子便指高俅道:“高太尉,汝可为帅否?”高俅出班道:“非臣自夸,可担此任。”天子道:“如此,就以你为帅。凡军中之事多问种将军,切莫自专。”高俅叩头谢恩。

    班部之中宿元景忙出班上奏:“圣上,高俅无统兵之才,实不可为帅。”言罢,有一班忠臣上奏:“高俅不可为帅。”

    虽有忠良劝阻,怎奈天子之意已定,仍以高俅为帅。散朝后,宿元景深感宋朝将亡,称病不出。

    高俅得了帅印,当日于御林军中挑选了三万五千兵马与大将王禀,赵谭,次日启程。

    高俅行了数日,到了军营外。诸将得知面色铁青,心甚不乐。确也无奈只得出寨迎接。

    次日,高俅统领大军到离城三十余里处下寨,令韩存保,张开领兵挑战,宋江号令坚守不出。一连五日,全无功劳。列位,天罡地煞合该耀,赵宋江山不可保。若要知宋江怎样反败为胜,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