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687 内部纷争 (二合一)

687 内部纷争 (二合一)

    沈忆宸的宰辅任期制度,本意其实是用来给皇帝的一颗定心丸,毕竟想要用相权来制衡皇权,那么就必须给相权加上一道枷锁,否则强势之后的相权,无非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皇权”罢了。

    结果没想到阴差阳错,还顺带影响到了官员致仕制度的推行,颇有一种无心插柳的意外之喜。

    现在权倾朝野的沈元辅,都愿意公开表示用律法的形式十年后放权,那么一众老臣哪来的勇气跟理由栈恋权位?

    没有了道义的优势,文官集团就没有了反对的理由,至于十年后到底沈忆宸能否做到放下一切,未来的事情没人会知道。

    “大宗伯,当沈元辅决定做一件事情,他必有后招。”

    “大势是不是由沈元辅掌控,本官不知道,可事实上他大多数时候就站在了大势一边。”

    “告辞。”

    说完这两句话后,王文就朝着在场众人拱了拱手,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礼部衙门。

    虽然王文跟沈忆宸不是一路人,但他清楚自己跟何文渊等一众文官集团成员,同样不是一路人。如果之前考虑到自身利益,还有站出来反对商辂官员致仕制度的理由,那么当毫无胜算之后,就该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

    至于十年后沈忆宸到底会不会成为国贼,那时候的自己恐怕已经埋入黄土,人世间发生的一切又有何干系?

    如果老天爷眷顾让自己还活着,王文倒真有兴趣看看,沈忆宸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王文的转身离开,宣告着这场议事的结束,不管俞士悦、乐恽等人多么心有不甘,他们也无法通过阁部大九卿廷议,来推翻商辂制定的改革计划。

    就连作为文官集团主导者的何文渊,此刻脑海中也在询问着自己,是不是属于老臣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相比较扩充阁臣跟官员致仕制度引发的轩然大波,由皇帝亲自公布的内阁首辅任期制度,很明显就是在这场讨论上面再添了一把火。不仅仅是文官集团这边震惊无比,就连身为沈党核心骨干的徐有贞跟李贤等人得知之后,第一时间都感到无法理解。

    “首辅五年任期制,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商中堂还是沈元辅他自己,为何会出现这种改革上疏?”

    徐有贞脸上神情充满了愤怒,而且还不止是他一人,屋内坐着的合一社成员无不是义愤填膺。

    现如今的徐有贞,早就不是当初被于谦痛斥一番,然后遭受百官嘲笑如同一条丧家之犬般的徐珵。经历过外出治水之功,以及大兴土木带来的政绩之后,他早就已经扭转了当初负面形象,成为了百姓交口称赞的好官。

    当然,仅有民间声望还远远不够,官场里面真正的逆转来自于他成为了沈忆宸的心腹。特别是最近担任会试总裁跟创建合一社之后,已经稳稳坐上了沈党二号人物的位置。

    哪怕商辂、李贤两人,在地位跟官衔上面分别高于徐有贞,事实上朝中声浪势力都远不如矣!

    从人人鄙夷的丧家之犬,到百官敬仰的高官重臣,徐有贞非常清楚自己的一切改变,都是沈忆宸给予的。并且除了这份恩情之外,沈忆宸在学识跟个人能力上面,同样让徐有贞叹为观止,他已经陷入了一种盲目崇拜之中。

    没有人可以代替沈忆宸内阁首辅的位置,这条首辅任期制度不管是谁提出来的,徐有贞绝对不会答应!

    “元玉,事情还没有弄清楚之前,你暂且稍安勿躁。”

    坐在一旁的李贤开口劝慰了一句,两人是科举同年,这么多年官场相处下来,早就知道对方性格比较极端冲动。目前仅仅是皇帝公布消息,具体发生了什么还一无所知,万一是沈元辅的部署谋划呢?

    “还需要弄清楚什么,天子金口玉言,一旦颁布出来就没有收回的可能。”

    “大明中兴这才几年,外有鞑虏未灭,内有士绅阶层未垮,沈元辅要是十年之后从内阁首辅之位上退下来,谁还有这个资格跟能力执掌大明!”

    徐有贞情绪有些激动,换作是之前他一定认为自己,才是那个执掌大明最佳人选,但这些年下来,事实已经证明沈忆宸无可替代。

    十年时光对于一个王朝而言,可以说转瞬即逝,这份内阁首辅任职期,如果不是商辂提出来的,徐有贞简直怀疑是政敌对沈忆宸的攻击!

    “大司空说的没错,沈元辅还在外率部与鞑虏进行血战,内部就出现这种提防限制他的政策,简直令天下人寒心。”

    沈党后起之秀岳正第一个站出来,明确自己支持徐有贞的想法。

    当初沈忆宸内阁首辅任期制度想法,只跟皇帝以及商辂谈过,然后为了追求兵贵神速,用最快时间完成筹备挥师北伐。于是乎包括李贤、徐有贞、萧彝在内的一众“亲信”,都不知道这其实是出自于沈忆宸的想法。

    同时他们也不相信,沈忆宸会提出这样的政策,来限制住自己的权势。

    先不说什么人自私不自私的问题,沈元辅想要开创自己心中的太平世界,十年时间怎么够用,难道他要带着无法弥补的遗憾,最终黯然退出官场吗?

    “学生也赞同恩师的想法,这件事情我们不能从长计议,必须要抓住首辅任期制形成律法规章之前,取消掉商中堂的这封上疏,实在不行还能动用封驳权!”

    说这句话的是明良五年科举的榜眼蒋柏桦,他才华横溢不输于这一科的状元及第,只不过性格比较叛逆不愿意按照传统四书五经的借圣人言做题,在殿试中隐晦提出了一些自己想法。

    本来这种做法别说是榜眼,严重点能直接排在榜末,但这些年沈忆宸“经世致用,辨证求是”的思想观念,已经在大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世人不再刻板的追求孔孟程朱等圣人言。

    再加上蒋柏桦确实才华惊人,于是乎殿试的几名读卷官,还是把他的试卷给排在了前列,最终被明良帝钦点为榜眼。

    很多时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个性鲜明的考生,并且还是徐有贞的门生,毫无疑问就加入了合一社,还迅速成为了年轻一辈中的骨干成员。

    蒋柏桦还不仅仅是个性鲜明,行为同样出挑。按理说他这种一甲前三的成绩,将直接进入翰林院授予官衔,连管选这步都可以跳过。

    结果他却主动拒绝了进入翰林院,认为这是一群书呆子呆的地方,自己要更快的学以致用。于是蒋柏桦毅然决然进入六科成为了一名科道言官,好方便监督官场的污浊黑暗之事,并且他下一步的计划,还打算成为一名监察御史外派地方。

    只有亲历民间疾苦,为百姓谋求福利,才能真正做到沈元辅说的经世致用,不枉费为官一场。

    这种理想主义性格,当然就更容易赞同徐有贞的想法,并且六科还拥有封驳圣旨的权力,豁出去这身官服不要,皇帝的金口玉言也能把他给堵回去!

    “柏桦,封驳权不是儿戏,岂能随意动用?”

    见到这群年轻人越说越离谱,李贤把脸板了下来告诫一句。

    李贤是吏部天官,再加上还是沈党元老,蒋柏桦就算是个性张扬,在他面前也不敢造次,智能赶紧拱手认错道:“大冢宰告诫的是,下官孟浪了。”

    意识到情形有些朝着实控的方向发展,李贤转头看向徐有贞说道:“元玉,我觉得现在一切讨论都是猜测,想要弄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还得去面见商中堂。”

    “年轻人急急躁躁,吾等却不能引发朝廷动荡。”

    面对李贤的劝说,这次徐有贞没有着急反驳。确实想要明白背后发生的的一切,只有去文渊阁与商辂对话,才有制定下一步的行动。

    于是乎他点了点头道:“那好原德,我们两个现在就前往文渊阁,弄清楚商中堂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说罢,徐有贞就大步朝着屋外走去,李贤见状只能无奈摇了摇头跟了上去。

    同年老友这些年身居高位,其实已经磨平了不少当初的棱角,就连对恨之入骨的于谦那份仇恨,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去。

    可唯独对于沈元辅的感激,却一年比一年深重,颇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架势。

    文渊阁内,商辂并没有在意官场改革引发的纷纷扰扰,原因就在于这些改革方案早就与沈忆宸商定过,现在无非就是按部就班的执行。

    并且会引发怎样的后果跟浪潮,商辂心里面其实也早就有过准备,既然一切都在预料之中,那又有什么好操心的?

    此刻商辂值房内除了他本人,还有财部尚书萧彝,正在商议着边关战事后勤问题。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个时代虽然热兵器还没有成为主流,但是北伐作战主要是骑兵系统,这同样是一个无底的吞金巨兽!

    目前为止战事开打还仅仅过去几个月,漠南、北伐军、西征军三方汇报过来的伤亡就已经超过万人,战马损失同样不会低于这个数,换算成白银已经高达三百万两。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随着抚恤金跟各路封赏加剧,战事花费突破千万两只是时间问题。要知道明末辽东压力最大的时候,一年军饷也不过才四百多万两,沈忆宸这就直接翻倍。

    如果不是大明财政收入出现了质的提升,按照沈忆宸这个花钱速度放在正统朝或者景泰朝期间,大明财政将会直接破产,然后边关将士拿不到军饷发生兵乱。

    历朝历代多少王朝崩溃,问题就出在“军饷”两字上面,哪怕现在手中还有着余粮,萧彝对于这个花钱速度也是感到胆颤心惊,打算跟商辂好好商议一番财政预算。

    “弘载,北边的军费太夸张了,现在还没有到入冬,更没有遇到鞑虏的主力决战,就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两花销。”

    “别看朝廷目前岁入能超过三千万两,可万里河山处处都要花钱,向北他又要支持麓川的改土归流,又要支持水师大规模远洋,还得支持各地州府大兴水利,实际财政余额并不多。”

    “我真担心这个仗打上几年,大明国库会入不敷出啊!”

    萧彝脸上神情写满了担忧,他知道沈忆宸打仗花钱,却没有想到会这么花钱。很多东西如果不提前做好打算,真到了国库空虚的时候,就会惹出大祸端。

    对于萧彝的警告,商辂脸上神情同样有些严肃,现如今大明有了中央钱庄跟财政之后,曾经极其混乱的税收制度已经梳理清楚了不少,甚至出现了后世才有的年度财政预算雏形。

    军费方面的审计,身为临时内阁首辅商辂是看过的,他也认为花销着实有些夸张。但只有坐在这个位置上面,商辂才能切身体会到很多事情没那么容易,只能想尽办法平衡各项支出。

    “沈元辅一直强调,将士才是一个国家武德的根本,现如今大明革除了以往许多沉积多年的弊端,军饷、装备、抚恤、乃至于安家退伍费都有了质的提升,这些都需要银子去支撑。”

    “按照明前的财政收入增长点来算,明年岁入应该就能突破四千万两,维持住军费开始没多大问题。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沈元辅之前还留有一个大杀招没用,进入战时体制就能用上了。”

    商辂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眼神之中闪现过一抹狠辣。

    “什么大杀招?”

    萧彝面露不解的询问了一句,上千万两的军费亏空能解决掉办法不多,究其根本无非就是征税一条路。

    可问题是百姓好不容易过了两年好日子,又要加征各种战争税的话,那岂不是走上了正统朝的老路,他相信沈忆宸绝对不愿意这么做。

    “阶梯税制!”

    “阶梯税制?”

    萧彝惊讶的强调了一遍,沈忆宸的这个方案只跟户部尚书年富,以及内阁大臣商辂说过,财部是后面才成立的,自然就不清楚。

    “没错,士绅阶层拥有的财富远远在普通平民之上,哪怕向北改变税收方式,由之前的人头税变成了田产税,依旧无法解决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

    “想要提升国家财政收入,又不影响到百姓的生存,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阶梯税制,向士绅阶层的富人收取高昂赋税,来保证社会的整体公平。”

    “不过这项税制改革一出来,引发的反对浪潮会比之前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还要汹涌,向北他才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但战争,会提供一个绝佳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