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白手江山 » 第70章 关羽娶妻

第70章 关羽娶妻

    刘备正要前往拜访诸葛亮,徐州传来消息,张辽、夏侯渊正率领大军包围东海太守昌豨。当初刘备杀车胄,夺回徐州,传檄给沛国、鲁国、彭城国、琅邪国、广陵郡、东海郡,唯独东海太守昌豨率领上万人响应刘备,据守东海郡。

    后来刘备被曹操大军击溃,昌豨于是率众投降曹操,依旧做了东海太守。不过不久后刘备前往豫州联络黄巾军,昌豨再次响应刘备。待刘备逃往荆州,曹操大怒,派颍川太守夏侯渊率裨将军张辽领着徐州军两万围攻昌豨。昌豨被围四三个月,始终顽强抵抗。

    刘备急忙前往襄阳说服刘表,希望带兵佯攻南阳,声援昌豨。刘表文武众将争执不下,难以决断。刘备只好领着赵云在驿馆等待,一日前往襄阳城时,碰到中郎将吴巨、赖恭、霍峻三人,于是一起就近到霍峻府上小坐一会。

    霍峻见吴巨与赖恭相互瞧不顺眼,大笑道:“二位,你们要是有什么矛盾,日后再慢慢解决不迟,刘将军难得来一趟,还是给点面子吧!”吴巨眉开眼笑道:“我早就对刘将军十分仰慕,今日一见,当真是神采飞扬啊!”赖恭一脸严肃瞧着刘备,摇头道:“刘将军是人中龙凤,怎么会甘心屈居新野小城?”

    刘备无奈苦笑,“我这次来荆州,确实是无奈之举。如果不是袁绍官渡大败,我与他联手南北夹击,曹操必败,我们早已经救出汉帝了。”霍峻、吴巨欣然点头,唯独赖恭不解道:“然后呢?挟天子令诸侯不还是袁绍吗?袁绍与曹操本质相同,二人都是虎狼之人,应该说他们与董卓都是一类人,喜欢玩挵权术,掌控天子的奸臣、权臣。刘将军与他们不是一类人,所以你想成就大业,只能靠自己,不能靠驱虎赶狼。”

    刘备暗暗吃惊,没想到赖恭见识深刻,颇有先见之明。忙躬身请教:“先生才华横溢,令刘备深为佩服!不知道先生对眼前荆州局面有什么看法?”吴巨冷笑一声,“他横溢个屁,一看就是不识时务的人,刘将军还向他请教时事,那不是自寻苦吃吗?”赖恭大怒,指着吴巨质问:“就你识时务,一心想着与曹操讲和,全然不顾忠义廉耻!”吴巨也拍案道:“你不要含血喷人!荆州八郡有七个太守主张与曹操讲和,唯独江夏太守黄祖不识时务。荆州大小官吏都赞成北和曹操,唯独大将王威、霍中郎将和你反对,是谁不识时务?”

    刘备忙两边劝住,不解问:“刘备没有听清,为什么要跟曹操讲和?北方袁绍虽然败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袁本初安然无恙,再过一年时间,卷土重来未可知啊!吴中郎将不要忘了,袁曹大战是在曹操地盘,河北没有被战火波及多少,所以袁绍的人口依然多于曹操,袁绍的良田更是不弱于曹操,这种袁强曹弱的格局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甚至随着时间延长,袁绍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这个时候为什么非要与曹操讲和?”

    吴巨叹气道:“不瞒刘将军,我们也不想与曹操讲和,可眼下局势不容我们两线作战。赖恭和霍峻都是文人,不懂军营的事。如今江东虎视眈眈,一直想攻下江夏郡为孙坚报仇。你也知道,江东有个周瑜,足智多谋,还有太史慈、程普等悍将,如果等他积蓄力量,我们未必是敌手。”

    想起太史慈,刘备暗暗心痛。当初如果不是派太史慈前往联络刘繇,他后来也不至于被孙策俘虏。如今太史慈成为孙权一员虎将,倒成了荆州棘手的强敌。刘备感慨道:“江东孙坚、孙策和孙权,两个虎将,一个恶犬,都十分了得啊!凭荆州对付江东已经很费力,再分兵应付曹操,确实困难。不过曹操野心勃勃,早晚必定吞并荆州,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便你们与曹操讲和,他也不会轻易放过荆州。要知道当初袁绍、刘州牧都是他的盟友,他不是照样下手?”

    霍峻趁机附和:“刘将军是旁观者清,目光锐利,吴中郎将,你就不要坚持了。眼下荆州的抗曹声音已经很弱了,如果人人都主张和曹,将来一旦曹操入侵,谁来抵抗?黄太守还在抵挡江东,他一个人也分身乏术,你是军中的人,如果连你们都没有血性,难道指望我们披甲上阵吗?”

    吴巨面露愧色,拱手道:“听刘将军一席话,令我佩服不已。在下惭愧,献丑了。刘将军日后有空,应该多到襄阳来走动走动,咱们也好多多交往。在下有事,先告退了。”

    待他走远,赖恭摇头道:“此人过于识时务,不是忠诚之人。不过眼下荆州这样的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恐怕将来曹操来攻,就只剩黄太守能够抵抗了。”霍峻望着刘备,笑而不语。刘备瞧出端倪,急忙请教,霍峻这才道:“主公应该会同意你出兵,不过他素来犹疑不决,恐怕要过段时间才行。我估计得年后,刘将军还是先回去吧。”

    刘备无奈告辞,与赵云回到新野。关羽、张飞齐齐前来询问情况,刘备无奈摇头。突然护卫来报,门外有一女子前来求见,声称是关羽的妻子。刘备大笑,张飞也不怀好意地瞅着关羽,唯独关羽一脸懵逼。

    刘备命人将女子带来,只见她年芳十八,生得清水出芙蓉,楚楚可怜。刘备咂舌道:“二弟,这是怎么回事?”关羽一拍脑门,想起她正是曹月娥。急忙上前握着她玉手道:“月娥,你……你不是在曹司空那?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这里?”曹月娥展颜一笑,“嫁鸡随鸡,我既然是将军的奴婢,难道不该随将军奔波吗?”

    刘备与张飞互望一眼,齐齐大笑。关羽面色一红,忙领着曹月娥拜见刘备,急切解释道:“大哥不要误会,当初我在曹……司空那,他曾经赐我十几个婢女,我临走之时,又将婢女全部送还给了他。其中一个婢女就是她,是曹司空的义女。”刘备暗惊,张飞疾问:“二哥,你……义女怎么可能是婢女?”关羽也一时解释不清,满脸疑惑。

    曹月娥便替他解释道:“两位将军有所不知,我爹在兖州之战时为了救曹司空,随鲍信将军战死。曹司空便认我为义女,对我照顾有加。后来听说关将军投靠了朝廷,我便央求义父替我牵线,不过义父知道关将军义薄云天,未必肯同意,只好让我冒充婢女侍奉关将军。”

    刘备恍然大悟,“原来你不是二弟的妻子,只是小妾了?”曹月娥粉脸一红,轻轻摇头。刘备指着关羽问:“二弟,你到底准备给人家什么名分?人家抛弃荣华富贵,千里迢迢来寻你,你总得说句话吧?”

    关羽回头望着曹月娥,四目相对,不觉虎躯一震,疾声道:“我愿娶她为妻,还请大哥首肯!”刘备拍掌大笑,“好啊,好啊,美女配英雄,千古佳话。子龙,速速去通知小妻,让她操办一切。翼德,替我邀请荆州才俊,一起来参加二弟的婚宴。这是咱们来到荆州后的第一个大喜事,一定得好好操办!正好借这个机会,与荆州才俊齐聚一堂。”

    公元201年,关羽正式在新野举办婚宴。利用关羽婚宴,刘备邀请荆州才俊齐聚新野,襄阳大小官员先后到来,其中荆州从事中郎伊籍、王粲、中郎将霍峻、吴巨、赖恭等纷纷携带厚礼,刘备喜不自胜,热情招待。刘表没有亲临,派长子刘琦带礼参加。

    如今三兄弟都成亲了,唯独赵云没有成亲,刘备过意不去,云雨几番后,抱着甘玉露问:“小妻,你觉得赵子龙这个人如何?我想给他娶一门亲,可惜事务繁忙,也没听说谁家千金长得不错,你有没有头绪?”甘玉露趴在刘备胸前,呢喃道:“我也不知道,虽然平时接触的人不少,可说真心话的也没几个,我也就是与蕊儿妹妹常常闲聊。今后我帮夫君留意留意,不过子龙是真英雄,咱们不能亏待他,至少得貌美如花,体贴入微吧?”

    刘备欣然点头,“一切都听你的,你安排就是。还有一件事,我想与你商议一下。咱们一直没有孩子,我想收养个义子,不知道你肯不肯?”甘玉露一惊,玉手搭在刘备肩膀道:“为什么?咱们都还年轻,最近在新野无事做,我已经请人开了药方,正调养身子,相信要不了多久,咱们一定会有自己的骨肉。这个时候收养子,恐怕人家会骂我是恶妻,说我不肯让夫君纳妾。”刘备一把揽住她细腰,苦笑道:“你担个恶名,总比我纳个妾让你伤心好吧?哈哈……”甘玉露心中顿生一阵暖意,欣然同意。

    不久刘备委托伊籍替他张罗收养义子的事,伊籍在荆州颇有人脉,欣然答应。没过半月,伊籍急匆匆前来拜见刘备,笑道:“刘将军,按照你的要求,我已经给你物色了一个男孩,忠厚老实,能吃苦耐劳的。”刘备疾问:“他是什么人?今年多大?”伊籍细细介绍,如数家珍,“他名叫寇義,只有十岁,原本是罗侯寇勋的儿子。董卓乱政时,寇勋为了报答先帝恩情,愤起参核董卓,被罢官削爵。后来长沙贼起,寇勋被杀,儿子被寄养在姐姐家里。说来也巧,这孩子的姨父与将军同姓,也是汉室后裔。”

    刘备大喜,“竟然有这缘分?那太好了,我随你亲自前往,一定要厚谢人家。”伊籍忙摆手道:“不必,将军不必前往,有我在,他们绝对放心。将军稍等几日,我过几日给你带来。”

    等伊籍领着寇義来到左将军府时,府里早已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刘备与甘玉露携手站在堂外,旁边曹月娥依偎关羽身旁,张飞揽着夏侯蕊细腰。不久赵云亲自领着伊籍和寇義入府。

    见寇義眉清目秀,生得俊俏,又有些怯生,甘玉露上前拍拍他肩膀询问。寇義喃喃回答,不敢抬头。刘备笑道:“认养子是大事,不能不讲究礼仪,机伯,有劳了!等下一定要多喝几杯,咱们不醉不归!”从叩拜大礼,到赐名仪式,从入拜宗祠,到纳入宗谱,走完了认养仪式后,刘备总算有了继承人:刘封。

    席间伊籍不解问:“将军为什么要给这孩子赐名刘封?这中间是否有什么讲究?”张飞也好奇道:“对啊,封有封国、封爵的意思,难不成主公想让他成为一路诸侯吗?”刘备摆手道:“你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啊!封既有封邦建国的意思,也有封事封闭的意思,还有封禅的意思。古代凡是对华夏有重大贡献的帝王多喜欢封禅,告祭天地。我给封儿取这个名字,既是希望他谦逊谦虚,又希望他能建功立业,封爵封官,当然也寄托了我的厚望。”张飞大笑,伊籍暗喜,关羽、赵云纷纷一脸懵。

    自从认养了刘封,刘备将他当亲生儿子对待,既让他认甘玉露为母亲,又亲手教他习武练剑,识文断字。偶尔事务繁忙,便让甘玉露代为教授。甘玉露虽然不会舞刀弄枪,却识了不少字,教教刘封是足够了。

    一日刘备与甘玉露正教授刘封,赵云疾步奔来,“主公,徐州出事了。”刘备无奈叹气:“刘景升一直不同意我的出兵方略,我能奈何?”

    原来不久前夏侯渊围困徐州东海郡昌豨时,逐渐士气大挫,加上连月以来粮草耗尽,于是准备退军。众将纷纷赞同退军,唯独张辽瞧出端倪,疾声反对:“多日以来咱们每次围攻,昌豨都一直远远望着我,且完全不肯力战,显然他一直在犹豫不决。眼下正是关键,只要派人说服昌豨,此人必定出降。”

    夏侯渊冷眼一瞥,“谁肯前往?谁能说服他?如果说不服该如何?”张辽笑答:“末将愿意前往,如果不能说服,请治我罪!”后张辽亲自前往说服昌豨,叹气道:“太守向来敬重刘备,可刘备都被司空击败,不得不退往荆州,太守为什么还要坚持?何况古人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太守何不投降朝廷,保全性命?”昌豨果然出降,随张辽拜见曹操。

    刘备听闻昌豨偷袭,暗暗叹气。恰此时徐州又传来消息,陈登英年早逝。刘备顿时泪湿眼眶,痛失知己。刘备想起陈登今年才三十九岁,只比自己小三岁,不免痛惜。当初在徐州时,陈登曾说过自己得过顽疾,后来经神医华佗治理,已经有所好转。没想到徐州一别,陈登竟然溘然长逝。

    陈登在广陵多年,政绩卓著,百姓对他感恩戴德。后来陈登转任东郡太守,临行时广陵郡吏民扶老携幼,要随陈登一起北迁。陈登临死前曾幽幽道:“我这一生,佩服的人不多。如果论德行操守,我最敬重陈群父子;论正直有义,我最敬佩赵昱;论才华横溢,我最敬佩孔融;论雄姿杰出,有王霸韬略,我敬刘玄德。”

    陈登的去世也让曹操心痛不已,每次想起陈登,都暗暗后悔没有听从陈登谋划,以致于让江东孙氏坐大。曹操逐渐平定了豫州和徐州内乱,又开始与袁绍隔河对峙。眼下袁绍也逐渐在恢复元气,相比曹操,袁绍的实力恢复得更快。只不过自从沮授、田丰被杀,荀谌辞官,许攸背叛,眼下袁绍手下已经没有足智多谋的谋主,只剩郭图、审配、逢纪、辛评等谋士,远不及曹操的百花齐放。一张一消之间,袁曹综合实力逐渐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