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坑爹系统骗我做任务 » 第六十七章还清

第六十七章还清

    玉山子材料的体积较大,一般都是作为摆件陈设于文房、客厅或居室中,尽显其奢华的用料豪横,展示其低调的高贵身份。”

    “这一点与清代社会文化追求的风气相对于吻合,也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具体展示。

    在玉材的选择上,普遍选用较大的籽料原型,或具有一定厚度的大块山料来制作。”

    清代的扬州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经济发达,文化氛围浓郁,以擅长制作大型玉雕而闻名于世,琢雕力量超过宫廷玉作,成为清代宫廷用玉的官方定点作坊之一,专制陈设玉器,巨型山子玉雕仅此一家,是清代玉雕技术的集大成者。

    玉山的雕琢,注意西面内容的描述和形象的刻画,构图讲究透视效果;这种山子的雕琢技艺风格,后人称之为“扬州工”。

    “收藏级翠雕人物景山子,在当今玉器市场非常罕见。”

    周洲知道这次自己又淘了件宝贝。

    坐在一旁也细细观察了起来。

    “你小子竟然把这么个宝贝都给拿出来,要不是你找到的是我,按照你刚刚看不上的态度,十万八万就能把这宝贝从你这骗走。”

    “你知道能有这么件完美的山子有多不容易吗,

    想要雕刻这么完美的山子,

    用料以块度大为显著特征,以保留整玉天然浑朴的外形原貌为特点;

    取材多为人文景观和历史场景,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珍禽异兽、亭台楼阁,应有尽有。

    布局讲究层次有序;

    气势要求壮观,意境深远;

    工艺到达到无工不精,无巧不施的精雕细琢。”

    “这东西就叫玉山子吗?”

    “这是统称”

    “玉山子是大型的玉摆件,置于案头或室内供观赏陈设。

    多用整块玉料雕成,在保留原始玉料整体外形的前提下,用叠洼的技法,雕琢具一定含义的图案,制成后由于器型似一座小山,故名山子。

    在古时候称为重器,通常用来表现山水、人物、动物、树木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选定好一块玉石后先要“开料”,就是把玉石按照初步地设计切割成适当地大小。然后将表面的杂质剥去,显露出玉石的本色。根据玉石的材质、形状、颜色,设计师们开始做细部的设计,根据设计将整块玉石切割出基本的形状,然后按照设计初稿开始精雕细刻。

    玉石雕琢成形后,还要进行数次抛光,这样玉石本身的光泽和色彩才能展现出来。

    山子构图优美,意境深邃,雕工秀润工整,有“远望以取势,近看以取其质”的效果。”

    周洲眨巴着自己那滴溜溜的眼睛,看向仝伟:“老头,这值多少钱。”

    “价格可以告诉你,但我不建议你卖。”

    周洲连忙点头。

    周洲不傻,能让仝伟说别卖的一定是个宝贝。

    而且周洲又不是只有这一个老物件,这个不卖可以卖别的啊。

    “五千万左右,要是好好运作一下上拍卖行的话,六七千万也不是不可能。”

    “不让你卖,也是因为这东西以后会更值钱。”

    听见这价格,周洲立即从仝伟手里抢过这个金疙瘩,连忙塞进自己双肩包内。

    这动作好似仝伟要和他抢似的。

    “不卖了,我要等以后升值。”

    周洲定义这东西能升值多少,就是与首都房价做对比。

    “臭小子,我还没看够呢。”

    听见仝伟这老小子气急败坏的声音,周洲连忙塞给他一个砚台。

    “您老先看看这个。”

    说完,周洲连忙站在仝伟身后,讨好的给仝伟捶着背,

    看见周洲那笑嘻嘻的小表情,仝伟立即没了脾气。

    难道那位看上的是周洲这副没脸没皮的模样。

    无奈摇了摇头。

    砚台仝伟看了没几分钟,就给周洲说出砚台名字,

    “这个叫端石砚台。”

    要不要我给你科普一下。

    周洲连忙摇头,他只要知道这东西值多少钱。

    “价格在十五万左右。”

    仝伟看周洲迫不及待,给出一个价格后,又拿起山行笔架和金钗和金梳子看了看,

    最后给了周洲三百万。

    加上自己之前给仝伟的两百万,正好够五百万。

    而周洲之前剩下的二十万,在上次买粮食时也花的差不多了。

    周洲拿出来的这些东西里面,最值钱的就是金钗子和金梳子,毕竟是乾隆年间和上面镶嵌了不少玛瑙。

    看着这些东西被仝伟一个个拿走,却没有拿到一分钱。

    但他也知道这是他欠仝伟的,没有一点心疼。

    但想到还要往外拿东西,这就让周洲开始心疼了。

    毕竟他还欠系统一千万呢。

    剩下的东西周洲是真喜欢,实在是舍不得卖,

    眼睛滴溜转时,

    正好看见了桌子上的两沓子人民币十几版邮票。

    “您老帮我看看这两套人民币和邮票值多少钱。”

    周洲带回来的正好是两套人民币,一套一代一套二代。

    而且周洲带回来的这些,是肖龙是特意找银行的朋友换的,几乎是全新。

    仝伟一直没拿这些邮票和钱,也是因为这不是他擅长的。

    “这些我知道值钱,但具体值多少钱,我只能帮你找位老友来看看。”

    周洲知道这些专家都有专精的方面。

    不对啊仝伟上次还收了自己的古钱。

    仝伟也知道周洲在想什么,“上次在家里,而且还是第一次见到你,我就大差不差的收了。”

    “原来是这样。”

    其实周洲大概知道第一套钱值多少钱,

    他在网上还特意查了一下拍卖行拍出的价格,

    去年一套第一版人民币就拍已经卖到了三百万。

    那自己手里的,怎么也能卖二百万左右,毕竟进拍卖行还要交手续费。

    而第二版人民币价格周洲却没有找到。

    他猜测对半的价格应该能卖到,但即使这样,那离一千万还差不少。

    看仝伟还在打电话,周洲打开双肩包拿出一个花里胡哨的花瓶。

    但尺寸小,放在背包里也不占地方。

    看见仝伟挂了电话,“老爷子你看看这件。”

    拿着放大镜看了没几分钟,一脸古怪的看向周洲,

    “这东西你从哪里买来的?”

    周洲听见这语气,就有不好的念头:“怎么了?”

    “这件是晚清的物件,最多也就三五万块钱。”

    周洲:“……”

    周洲本来想把其他两个花里胡哨的瓶子都拿出来,但看了看自己的背包。

    无奈只能换成小东西,不然谁都能看出来不对劲,

    那两个可不小,即使周洲双肩包不小,但装这么多东西也不可能。

    为了凑够一千万,

    周洲磨蹭一会,拿出来一个小号玉璧,和一个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