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全面发展 » 第一百章 终于不紧张了

第一百章 终于不紧张了

    要说蒲海哪个地方西餐厅最多,答案当属金陵路,歪果人多啊,还有各式的外国建筑,郭辉总觉得这里有点像歪果仁的唐人街,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小姐姐们。

    和唐人街里国人多一个道理,老外来蒲海这里是必去的地方,金陵路往东走到头就是外滩,找一家风景好的店,点一壶红茶,看着窗外黄浦江水安静的流淌,悠闲的消磨掉一个下午时光,在这个年代里就是小资情调的代表。

    对于郭辉,让他这样坐一下午,非得急死不行,用郭辉的话来说,傻坐着,干瞪眼,生命就这样流逝了?有那功夫,去起点看会小说不行啊。

    郭辉凭着地图上记忆中的位置,先找到和平饭店,在饭店西边不远的地方,赫然就是弗兰克牛排馆,招呼李妙彤赶紧进去找老师汇报工作去!

    李妙彤一马当先,郭辉胳膊长给门推开,身子一侧,于薇和李诗涵跟了进去。

    门内是个三级阶梯,一楼只是个楼梯间,餐厅在二楼,门口摆放了十好几个方凳,供客人临时休息。生意非常好,排着长队,用郭辉的话来形容,那就是,“比玉英米皮排的长的多了。”

    李妙彤居然有心思问,“玉英米皮?很好吃么?我怎么没有吃过?”

    “那你啥时候来洛城,我请你吃!”

    “切,不翻汤还没喝呢!”没有注意到李诗涵脸突然红了一下。

    “这不是给你留点念想嘛!其实离我住的也不远!走个几百米就到了!”

    说笑间几个人鱼贯而入,没有跟着门口的人排长队,姜晨老师已经订好了座位,省去了排队之烦恼。

    和大多数的西餐厅格局一样,挺深的大厅,靠近窗户边和靠墙一侧是一溜火车椅,有长有短,中间则是像麦当劳一样的固定桌椅,供零散的客人就坐。

    离老远,郭辉就看见一个长发美女冲李妙彤挥手,原本还有点紧张的李妙彤居然因为一个玉英米皮给转移了注意力,这是神经粗大亦或者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吃货的心?

    能在考试之前给自己手指头砸肿导致面试成绩惨不忍睹的也是没有sei了,现在指头还是有半截黑色,纯天然的黑指甲。

    姜晨老师对于李妙彤几位的到来非常激动,热情的让李诗涵感到诧异,什么时候天之娇娇女也有邻家大姐姐的范了?

    尤其是在介绍到郭辉的时候,姜晨老师两眼发光,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宝贝似的,看的郭辉心里只发怵,拉住郭辉的手半天不知道撒手,紧张的话都说不出来,最后居然想起用老师对学生讲课的语气打招呼,“这就是世界冠军吧,小伙子这精气神,啧啧,身体很棒吧!”

    郭辉一时竟无语,这是找了个男技师么?还看看品相?用不用给槽牙露出来看看这是几年的牲口?默默的不着痕迹的给手抽了回来,近距离观察老师的眼神也开始左右扭头观察,是不是该找个座位坐下?

    郭辉一想,这都小老师姐姐了,也不知道让大家坐下,自己个子又这么高,杵着半天了,明晃晃的,再加上三个各有春秋的大美女在,要多吸引眼球就有多吸引眼球。

    再加上还有个画着精致淡妆的姜晨,郭辉眼看着自己都有被人认出来的架势了,再不坐下,今天干脆就别走了。

    要不喧宾夺主去求,加上本来就是饭点了,自己的肚子早已空荡荡了,李妙彤和李诗涵也是,这么高档的餐厅也是很少来,让人家老师一个请四个也不合适啊。

    郭辉客气的回话,“姜老师,您太客气了,咱还是坐下来聊吧!”

    姜晨老师轻抚额头,居然有了表情包的效果,“你看我这激动的都糊涂了,快坐快坐!”

    郭辉让李妙彤和老师坐一排,人家姜老师速度更快,拉起郭辉的手就往自己跟前撈,一化身老师,这主动权立即易位,说话也不结巴了,心也不狂跳了,也不紧张了,“椅子小,咱俩坐,让三位美女坐一排!”原本李妙彤还想再让一让,姜老师直接摆出老师的威严,一句话给堵回去,“李妙彤赶紧坐,咱们面对面交流方便一些!”

    李妙彤彻底没了脾气,自己还想和郭辉坐一起呢,结果被老师抢了先,还用这么正大光明的理由。

    而郭辉则是想着姜老师的手好凉啊,太忠说的那句手凉裤裆里有火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想着想着就被自己给鄙视到了,昨天喊了一晚上姐姐了,应该没火气了啊?奇怪,郭辉忙摇摇头,把脑子里的龌龊赶走,低头专心致志的看菜单。

    姜老师给服务员叫过来点餐,还给郭辉推荐,“这家的牛排味道很赞的,要不然也不会起个牛排店的名字,尤其是黑胡椒牛排,是我在蒲海吃过的最好吃,价格也是非常实惠的店了!”

    说是实惠,实际上价格只能说是相对不是那么宰人而已。

    世纪末的西餐店正是最火爆的时候,普通的一个黑胡椒套餐就已经88块钱了,按当时的价格来说,这一顿饭就基本上就相当于洛城半平方房子了,价格高利润大,难怪都去搞西餐厅了。

    没办法,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就认这个啊,约个女票吃个牛排倍有面子,还能装一波波一,拿起刀叉在铁盘子里划拉,显得很两只母牛对面坐。

    那个时候的牛排叫西餐,二十年后的牛排那只是叫一顿便饭而已,和一碗拉面没什么不一样的,工薪阶层大众消费而已,实际上从洛城20年的西餐厅发展轨迹来看,没有走向大众消费的西餐厅基本上全军覆没,活着的都是慢慢发展成连锁性质的大众餐厅,尤其是推出中餐和儿童套餐,吸引了好多小孩子们去吃,甚至过生日也是一等一的好去处。约上三两个小伙伴,一一人一份儿童套餐,再加一个生日蛋糕,还有服务员给牛排帮忙切开方便孩子们进食,热热闹闹的边吃边聊。家长们则是在楼下或者找个去处歇会儿,约好时间后再来接孩子,亦如同搁学校接孩子放学一样,熟的不能再熟了。

    像洛城迪奥咖啡馆最后也不见踪迹,老板娘笨小朱,哦,不对,是小朱姑娘也不见影踪了。最后那家店变成了一家火锅店,整天整个大喇叭宣传,效果杠杠的好,从门前过几遍都知道了那家特色,不上火的火锅,为此郭辉还专门品尝过。

    迪奥的消失,和迪奥的定位完全是分不开的,单品利润再高再有优势又怎么能抵得上房租的涨幅,用任老的话来讲就是,“王小二卖豆浆,能卖一块钱一碗,为什么要卖五毛钱?我们产品的毛利,要限定在一定水平,太高或太低都不合适。”

    言下之意就是,有时,自己给自己的优势产品降价,不要等竞争对手进入后再降价。用抬高进入的门槛,来阻止新的竞争者进入,反而能够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INTEL就是典范。

    如果是自有物业的倒是可以生存,压力小了,不用过多的追求单品利润,给想用餐的人吓住,望而却步,再做好品牌管理,打造个服务至上的概念,也未必不会生存的很差。

    就是可惜了那里的装修了,也不知道那架斯坦威最后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