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全面发展 » 第二二七章 新产品试制规划

第二二七章 新产品试制规划

    和这帮子技术员谈完之后,佟得辉并没有着急离开。

    虽然共轨零件还停留在图纸阶段,但是总体的项目好多零部件都是需要自制,一个原因是担心技术泄密的事情。

    前世,国内一个比较牛气的农用机械生产厂家,刚开始的发展也是很惨,没钱没技术,走了一条类似于普桑全面国产化的路子,基本上把所有的图纸全部外扩,由各专业厂家制作,自己几乎只有一个组装厂。

    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对于配套厂家来说,我生产了这样一个零件,可以卖给你,也可以卖给别人,至于专利?

    呵呵,咱不开玩笑行不?

    看看许勇水的电子打火机就知道了,整个岭南现在有多少人在抄袭和模仿许勇水的产品,要不是郭辉的宁辉男装把新的薄款汽油打火机当做礼品来赠送,给许勇水打下了诺大的江山,再加上许勇水自己的公司也是不停的抓内在质量,许勇水恐怕也会凉凉。

    所以有时候对国内的一些品牌知名度非常高的公司,郭辉是打心眼里佩服。

    一个能在模仿力超强的市场环境下,杀出红海,坐到龙头老大的位置,这样的企业要说竞争力不强,郭辉自己都不相信。

    所有郭辉以前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情,就是研究这些企业的发展轨迹,倒不是说要自己当个老板自己创个业啊啥的,实在是喜欢在喝酒的时候吹上一波牛波一,装个波一。

    让人一看,哇,很牛波一的样子嘢!

    实际上,大多数的人都喜欢这么干,并不是郭辉一个人,说起国内的一些公司总能说上几句,不至于别人跟你说杰克马的时候,你连蚂蚁金服都不知道!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氛围,领导喜欢什么,大家都喜欢往这方面去研究,要不然领导哪天高兴,突然想吹个波一,你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让领导觉得对牛弹琴,你在这个公司就凉凉了。

    老话说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这个道理。

    闲话撇过,当初在研究维坊这家农机厂的时候,很多人都在骂,原因就是他把所有的图纸全部外扩,只留一个组装厂,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个市场上,只要给他的供应商名单拿过来,就可以照葫芦画瓢,生产出来和他一模一样的产品。

    去掉设计上的成本,价格也急具优势,给整个市场冲击的七零八落,该家农机厂最后也是落得个亏损的下场。

    再加上产品补.贴的影响,市场上一夜之间就会出现几十上百家企业,都在干同样一个产品,然后大家都进入这片红海厮杀,整个市场一片哀鸿,最终胜出的几家占领大部分市场,但是经过几年的血拼,企业也是元气大伤,默默的独自舔着伤口。

    这样一种竞争环境下,造就了国产品牌顽强的生命力,家电市场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拿电视机市场来说,当时全国至少不下五百家吧!

    现在呢?留下的就是那么几家独大。

    同样的例子举不胜数,手机、工程机械都是很明显的例子。

    所以郭辉要想让共轨技术不泄露,图纸的保密是一环,最重要的就是自制化率能达到多少?

    这样的运行模式和洛城的农机厂如出一辙,自制化率非常高,所以在市场上想找一家和洛城农机厂一样底盘的产品,屈指可数,原因就在于,核心技术坚决要掌控在自己手中。

    包括国内大的发动机厂家,基本上只保留缸体、缸盖的加工,其余能扩展的零部件一个都不会加工,顶多再加上曲轴、凸轮轴等零部件。

    维柴就是这样的模式,甚至于一些老款发动机的缸体也扩展出去,以满足备件市场的需要。

    洛柴也是,但是洛柴的生产线相对来说比较多,连杆线、曲轴线、凸轮轴线、甚至于一些铸件和发动机小的零部件都在做。

    当然,也会有人说,这样的模式,造成了严重的人员挤压,企业的竞争力大为下降,这话也对。

    企业盈利了什么都好说,亏损了,这些话题绝对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要不然郭辉怎么会以五十万的价格买下洛柴的劳动服务公司呢?

    另外一个则是这些零件国内好多都没有加工的能力,或者说精度达不到,只能自制。

    所以,郭辉对于共轨的这一条路,就只有自制这一条,除了一些附加值低的产品可以外扩,核心的东西必须得自制。

    佟得辉和郭辉要商讨的事情就是共轨项目如何去投资的问题。

    以前是没钱,现在各个公司在不影响自身发展的情况下,都可以向零部件公司输血,共轨系统的生产,真的可以提上日常了。

    郭辉给佟得辉定的原则就是这样一条,“核心零部件的加工必须控制在自己手里!”

    郭辉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共轨系统的几大零部件当中,油泵、油嘴、共轨管、各种传感器、ECU、线束、高压油管这些零部件,也就是线束、高压油管可以找国内的厂家来订制之外,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需要自己生产。

    规模化生产的话,整个投资预计没有个20亿,根本拿不下来。

    这对郭辉来说,难度真的是太大了!

    但是如果单单是试制的话,就好多了!

    维柴的发动机试制车间不也就是3亿的投资,然后各种新产品的缸体缸盖都可以加工,其余都是依靠外协厂家来完成。

    郭辉计划拿出3个亿来干这件事情,怎么去投资郭辉真的很头疼,但是自己这个董事长不就是干这个的,别人又决定不了。

    步子总是要先迈出去的!

    一个一个的来。

    ECU,可以手工焊接,等产品定型之后再上生产线批量生产。

    ECU的铸铝外壳,这个可以等等,一套模具20万,上下盖子一共40万的模具费就搞定的事情,岭南有一家压铸铝的生产厂家,那在行业内部是出了名的,完全可以拿的下来。

    郭辉如果要自己投资的话,光是一台压铸铝的设备就得一千两百万,有这钱干啥不行。

    关键这玩意儿,没有大批量生产走量的话,固定资产的回收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油泵的壳体也是这个压铸铝的工艺,这也算是核心件了,买呢还是不买呢?

    头疼,其实本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还是买这样的设备划算一点,但是在试制阶段,郭辉还是咬咬牙给否定了,没钱想发展工业,真的好难!

    线束需要找一家汽车发动机的供应商来做,并且需要选择国外公司的插接件厂提供合格的产品,国内的工艺水平不过关。

    好多人觉得这不就是几根线缠在一起吗?有什么难的。

    其实不然,举个例子,摩托车为什么在下雨天不好启动?

    主要问题就是在线路上,简单的受潮就是一个致命的原因,这不光是采用好的电线就能解决的,线束的装配环节绝对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谁也不愿意自己买个汽车,半路趴窝吧?

    等自己花了大价钱给车拖到修理店,维修师傅告诉你,“线束的接头退针了”,那么等再换车的时候,你绝对不会再买这个品牌了。

    可想而知,线束的重要性了。

    这里面,线束的插接件还需要郭辉的团队自己设计,精度要求太高了,还有专利方面的诉求。

    然后,高压油管也简单,只要能买来合适的管材,国内的高压油管厂家也能做,唯一需要的就是生产工艺上的控制,保证清洁度。

    共轨管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可以说对材料和加工极为苛刻,试想,在1600兆帕的压力下,共轨管的内腔不能有任何细小的钢屑脱落,工艺的复杂可想而知。

    1600兆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假如泄露,手掌放上去,可以直接打穿一个孔,安全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只能自己加工。

    传感器不用说,牵扯到专利上的因素,只能自己来加工。

    然后就是油嘴和油泵,油嘴壳体的毛坯可以找厂家来做之外,大多数的零件都得需要自己完成,但是郭辉预计,就算自己采购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使用寿命也就两年左右,里面的针阀等偶件就得更换了。

    这个难题,博世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大型的卡车司机不都是两年去校一次油嘴么?

    怎么校?就是给里面磨损的零件更换掉。

    磨损的零件就是油头和针阀了,著名柴油机三大偶件中的一个。

    难度有多大?

    油头上有7个直径是0.18毫米的孔,用来喷射柴油。

    钢件,7个头发丝一样的孔?

    必须采用电火花打孔工艺,靠纯粹的机械加工,想都不要想,谁能搞出来一个0.18毫米的钻头出来?

    金刚钻都不靠谱!

    这个设备必须得买,还有各种高精度的磨床,郭辉大概算了算,这样一条油嘴的生产线没有一个亿拿不下来。

    但是好处就在于,投资这样一条油嘴线,不光可以生产共轨的油嘴,普通的油嘴也可以生产啊,光靠自身输血也能养活自己了,这也让郭辉欣慰不已。

    郭辉和佟得辉,讨论来讨论去,最终定下来的方案就是这样了!

    项目分三期完成,计划用两年之内完成全部投资,如果普丽普莱能再给力一点的话,这些将会很轻松。

    郭辉忙碌起来的日子过的很快。

    十一前夕,零部件公司的投资计划,就这样被郭辉全盘定下来。

    接下来,再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高压共轨产品的图纸也应该能全盘敲定下来,然后进行下一步的试制阶段。

    而这一步,将是最艰难的。

    这中间的难度,不亚于当年普桑国产化的项目,每一个技术难题都需要郭辉和佟得辉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对待。

    按照郭辉的预计,佟得辉将会不停的出差,谈技术合作,谈供货合同等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中飞人。

    郭辉坐在办公室里得意的笑了笑,已经成功的积累完第一桶金的郭辉,终于在翻越工业大山这条路上,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然而,九月三十号这天中午一上班,杨辉就闯进郭辉的办公室,哭丧个脸说道,“老六,我爸被人举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