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完美龙烟 » 第五章 压轴又见压轴

第五章 压轴又见压轴

    眼见袁凌云这边第一个就出尽了风头,黄景很不爽,在心里TMD不知过了多少遍,但是所有的准备要用来压轴,所以也只能干瞪眼。

    等!

    王者总能败寇,势大总会先衰。

    在窃窃私语中,大约过了一柱香(5分钟),终于有人上台了。只听这学子说道:“今年学生回乡过年节,不久前返学院,路上偶有所见,今有所得一小诗,名曰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请不吝赐教评判。”

    “把数字和量词,合理的排列在一起,编织出一副路,村,亭,花的自然山村画面,朦胧而又朴实,意境完美,如临画境。此诗表现悠闲而乐观的心态也值得赞扬。无论对孩童启蒙,还是对成人造趣,都有不错的意义。我觉得可评优,不知道殿下怎么看?”

    柳白衣再次介绍:“听声音是黄景二叔。”

    袁凌云点头,回复说:“黄郡丞评的恰当,可。”

    又一学子上台了,这次带了画板和笔墨纸砚。他摆好用品,然后请示到:“刚刚听到尧夫兄写的山村小诗,很有感触,请容学生画上一副,以添趣味。”

    “可。”

    不到盏茶时间,只见那学子已画好作品,并提写了小诗。

    郡守张家的房间有人出声评价了:“画作随兴疾笔,以诗为素材,描绘出了山水墨画的朦胧意境,趣味横生;题字已有名家笔法,与画互为辉映,不错。可为良品。殿下怎么看?”

    “是郡守师爷。”耳边传来声音,袁凌云明白,曰:“师爷好眼力,评判中肯。可。”

    接下来有人陆续上台,诗词歌赋书画,都有人表达,只是再没有人能评秀了,普遍都是良品,偶尔出优。

    过了半个多时辰,比试的人开始稀落,吃瓜观众开始酒水夸口,谈利说益。黄家这边终于有人下场了,有人认出是黄景的六哥黄煜。

    只听黄六说:“都说春生发,主盎然气机,我却看到,落花流水不见踪。不久前庭院里桃花凋落,我伸手挽留一片,却见更多飘零。我苦恨年华如刀斩黑发,遂作一首'相见欢':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请诸位品鉴。”

    范学政开口了:“桃花凋落,遍地残红,春去太匆匆。明年花会再开,人还是那个人,这算的上是重逢吗?但是人的得失如何呢?失去的是青春韶华,独看美好的曾经变成了回忆;得到了无法挽留的缺憾,无法释怀的思念。此词感情表达真切丰富,即景抒情,是对生命的思考,是对失去的悲叹。我看可评秀。”

    袁凌云定夺了:“感情婉转悲切,过于深沉,而期望不足,不然足以更上一阶,评秀吧。”

    黄景站出来说话了:“殿下评的中肯,我兄弟俩敬服。只是不知道殿下所说的'期望'为何物呢?请指教。”

    柳白衣首次站起身,来到窗栏前,环视上下,然后说:“黄公子不必着急,请诸位先指教我的这首'蝶恋花'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词是我前日于书房饮酒,观后院春景所作。请鉴赏。”

    众人在沉迷,郡守师爷出声了:“好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坚毅而执着,这才是男儿本色。

    倚靠在⾼楼的栏杆上,春风迎⾯吹拂。望向远方,是无尽的愁思,弥漫在无限的天际。⼣阳斜照,春草一片迷蒙,有谁能理解,此时凭栏无言的⼼情呢?

    想尽情地放纵,喝到⼀醉⽅休。然而歌声中,只是强颜欢乐,毫无一点趣味。即使变得⽇渐消瘦,也从不觉得后悔,为了她,情愿⼀⾝憔悴的坚持。

    因为别离,所以凭栏想念;因为想念,所以衣带渐宽;终是消瘦,也还坚持,不曾后悔,不曾放弃。

    此词先写春愁之缠绵,苦涩,深沉,然后想苦中作乐,然而终究强行寻欢,难以排遣,可见忠贞不渝;最后两句以高亢的情调,表达了坚毅和执着。可引申为爱情,为思乡,为理想的坚持等等。意义深远,胸怀旷达,成国文也!”

    “彩!值当!”

    “今年的春愁,写尽矣。”

    “不不,兄台,窄了,眼界窄了,往后几年的春愁,难提笔也。”

    “这就是哀愁中的期望吧,吾不及也。”

    “最后两句点睛之笔,习之可使人精气低沉复沸腾,感情低迷到饱满,冲击神识更加坚毅,诸邪辟易难侵。又一修行诗也。”

    “啊,对对对……”吃瓜群众热烈的讨论着。

    袁凌云朗声笑到:“柳楼主乃院试案首,如今看来,名副其实。真国文也。”

    三楼有个学子的脸微微黑了,黄景拂袖回身,落座愤饮。

    良久,有个粉衣女子从后院走出,上台了。有认识的人狂叫起来:“是幽兰仙子,我的幽兰仙子……”气氛轰的炸开了。是文楼最魅惑的花魁上场了。

    柳白衣这时介绍道:“幽兰,本名不详,自岭南而来,本楼戏子(卖艺绝不卖身),擅琴音,长舞蹈,皆有魅惑成效。她很危险!黄景吃亏过。”

    袁凌云向下细看,只见幽兰长身玉立,一袭粉衣包裹着s型的身材,胸前如碗饱满,身后挺翘弯曲,长发玉簪插饰,额前一抹小刘海,面下蒙纱,一双狐狸般的眼睛勾人心魄。

    幽兰在众人热烈的欢呼声中,清脆的声音如在每个人的耳边响起,却挠在心中:“小女子幽兰,偶得一诗,请大家品鉴。”

    “诗名'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黄煜最喜情诗了,他仔细咀嚼之后,吸了口凉气,赞叹道:“幽兰仙子不愧仙子之名。这红豆小诗平铺直叙,简练明快,语浅而情深,朴实而意切,乃五绝也。久传必成国品。”

    “啊,对对对……仙子之诗,必是国品。”

    “仙子,我爱你啊。我在这里,这里……”

    嘈杂声中,袁凌云定级了:“幽兰仙子名不虚传,相思诗可定国品。”

    黄景越喝越觉得不痛快,本想今晚应该能压得过江龙抬不起头来,想不到自己反给他人人前扬名。

    袁凌云继续说:“春有百花千景,有生机勃勃,也有忧愁哀怨,述不完矣。今夜渐深,正所谓良宵一刻值千金,大家应多饮酒欢乐,我以一小诗,最后赠各位今宵尽欢。”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好悠闲的状态,好朴实的生活,好淡雅的遐想……”

    “诗文似天成,意落韵味深……”

    “滋,我感觉能在此诗中修行。诗中构建的空间里,你闻一遍遍的鸟儿鸣叫,你听一夜夜的风雨吹袭,你臆一片片的落花飘零……无形无意的时光中,你增强了文思,然后反哺了文气……果然是赠,一个字都不带说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