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完美龙烟 » 第十八章 石鼓书院

第十八章 石鼓书院

    袁凌云刚刚回到房间,客栈掌柜就找了上来。

    掌柜谨慎的关好了隐门,然后向袁凌云打拱见礼道:“衡州府城镇城司,内务校尉许正涛,见过五皇子殿下。此番前来,是为了感谢殿下开导小女之恩。卑职隶属内务财政部的,少理外事,先前不知殿下身份,多有怠慢,请殿下降罪。”

    “嗯,平身吧。不知者不罪。我正好有事想找你们镇城司帮忙,你来的正是时候。”袁凌云从储物带里把信封拿了出来,递给许掌柜,继续说:

    “你用镇城司的渠道,帮我把这封信送到京城。这里面有关于我在常宁县捉获奸细的详情,这种国事,没人有理由拒绝吧?”

    “回殿下,我需要禀报千户大人才能运用渠道。我想这种情形,千户大人肯定也会支持的。”

    “那就好。你可以留意一下今晚的文会结果。”袁凌云提议到。

    “是。那卑职就告退了。”

    许掌柜退出去了,袁凌云进内房修炼。

    第二日,为了看石鼓书院八景之一的东岩晓日,晨光熹微时分,袁凌云四人已经来到了书院隔岸。

    抬眼只见隔江有山,势青圆,正类战鼓。山体纯石无土,三面环水,水浪冲击山体时,其声如鼓,故称为石鼓山。

    传闻三千年前,有大儒在此除魔,大战于湘江之上。可惜棋差一招,最后只能拼了性命,用本命战鼓封印魔头,落于江边,形成了山体。

    后来,儒师李宽于两千年前途径此地,见山体边林木葱郁,却了无生机,猜测到魔头可能还存活,遂结庐读书于其上,欲以浩然正气压制魔头的复苏。

    再后来,因为想彻底消灭魔头,于是扩建草庐而为书院,聚集更多的儒道大贤和学子,甚至还央到了两朝皇帝的匾额题字,以充足的文气与人道气运相结合,逐渐消得魔头没了动静。

    袁凌云带头来到了书院门口,还未敲门通报,便看见一风度翩翩的中年儒师飘然出现。

    中年儒师感受到几人深不可测的气息,心中凛然,作揖问道:“石鼓书院李真松,见过几位。客人来访,有失远迎了。不知几位此来小院,有何贵干?”

    袁凌云微微拱手回礼,说到:“见过李教授。我们四人今早到访,主要是为了体验一下贵院的名胜——东岩晓日。不知教授可否通融一下,让我们四人进去参观?”

    说罢,一枚身份令牌缓缓飘到了李真松前面。

    李真松伸手接过,认真的验证了一眼,再以文气裹回,然后拱手拜礼:“原来是五公子,那就没什么问题了。不过最近书院有些异动,希望五公子能多加小心,防患未然。”

    袁凌云疑惑问到:“贵院最近发生什么情况了吗?让李教授都亲自守门了?”

    “想必五公子也听过书院的传闻。那是真的事实。二十几天前,满月时候,大观楼突然发生异动,魔气自地底冲天而上,幸得校长和几位院长及时出手,共同镇压,才不使魔气扩散,然而也因此把他们牵制住了。后来书院与镇城司联手封锁消息,派人探查真相,牺牲了不少人手,才发现那远古魔头好像并没有死去,还变得更强了。”李真松边引着四人往里走,边回答。

    “还有这种情况?就算以魔的实力,活了三千多年,也太不可思议了。你们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吗?”

    “已经派遣第三波人手进去了,这两天也该回来了。”

    李真松为几人指引了方向,然后就折返守门去了。

    四人顺着方向一路前行,远远的有读书声传来,越来越清晰悦耳,让人听了心情愉快,精神活跃,文思敏捷。想必就是八景之一的“江阁书声”了。

    远眺过树林,看到了大观楼矗立,书院的强者们以八卦的方位坐阵,白色的文气成线格向中心汇聚,与黑色的魔气相绞相杀,形成了一个黑白太极图漩涡,然后两种气在旋转中化为清气消弭。

    袁凌云几人想帮忙,但没人修儒道,乱进反而打坏学院的布置,只能远处看着,束手无策。

    待到晓日出头,阳气升腾,魔气稍微收敛了下去。

    四人走到了东岩边上,只见悬崖壁立,阳光照射下,削壁呈金黄色,耀眼非凡,不可直视。

    在边上微微感受,觉到崖壁在吸收聚拢这附近的太阳紫气,使人体阳气跟着沸腾,更利于自身的审查修炼。

    如果是走至阳至刚的道路,恐怕在此修炼便能事半功倍,超乎寻常。

    四人分开站在岩上,迎着阳光微微闭眼。

    袁凌云感受着炽热的阳极之力与空中的水汽消合,形成了风的过程。他渐渐觉悟,如果把足够多的风真气,以剑的样式表现,形成一道剑刃龙卷,越卷越快,越卷越大,那或许是个不错的群体攻击战技。

    楚天在利用纯阳锤炼加纯自己的毒气,她身上不断有黑烟散出,只留幽绿点点的真气。

    瞎子在炼体,剑客在炼剑,两人周边也时有浊气排出。

    日禺时分,本来通体炽热的黄金壁上,显现出一个黝黑酷冷的微小气旋。

    袁凌云稍作感知,直接化风一卷,顺着气旋缝隙飘了进去。

    旁边的三人方睁开眼睛,看着气旋消失,毫无反应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