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怀玉藏锋 » 第二章 初见父母亲

第二章 初见父母亲

    这个换了灵魂的刘璋,正顾“书”自怜,似在盘算什么,又似两眼放空,不知所想。

    不知持续了多久,方才被一声招呼打断。

    “璋儿。”刘璋抬起头,看到一个贵妇人走了进来,也就四十多不到五十的年纪,衣着朴素但显得气质很足,整个人看起来保养的很好,像未被风霜所摧残,以至于眼角的几分皱纹突兀的让人心疼。

    一旁的侍女蔚儿搀扶着她,她双手提着食盒,不让蔚儿代劳。

    刘璋知道这是他的母亲费氏。不知道是这身体里的血脉相连,还是她真的跟自己在现代的母亲很像,刘璋看着她立刻就充满了亲切和安定的感觉。

    也许刘璋在心里已经找到了答案,天下母亲看自己孩子的眼神,都一样。

    刘璋上前施礼:“妈,那个,那个,娘,啊,母亲呐。”

    费氏一愣,没有多想:“璋儿快坐,饿了没有,快吃东西。”

    说着拉着刘璋的手到桌前,让他坐下,蔚儿利索的打开食盒,把食物拿出来。两碟小菜,配一碗肉粥,一份糕饼,蔚儿一边帮着摆在桌上一边说道:“夫人早就嘱咐了,公子醒来要吃东西的,一定要随时准备好,还要让公子吃热乎的,厨房一直都没断火。”

    刘璋嘴里嚼着,感激的看向费氏,想要说点什么,费氏温柔的看着他:“不要说话,先吃你的,都是清淡好消化的,别饿着,也别吃太多。”

    “嗯嗯。”刘璋心里一阵温暖,食物也变得更好吃了,说实话汉朝的做法过于简单,真不好吃,以后想要吃到真正的美食,还得靠自己了……

    刘璋吃着饭,费夫人就在这屋里到处看看,琢磨着缺什么不缺,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外屋,桌案之前看着刘璋刚写的绢面,失了神。

    上面横七竖八的写着:刘天道酬勤、璋知足常乐、字季玉Jay……难道真的像蔚儿说的那般,璋儿疯了?

    这孩子看起来挺正常的呀。

    刘璋吃完走过来,发现母亲看着自己的大作,也有些不好意思,干笑两声:“那什么,这叫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费夫人一头雾水。

    “对!一种象形文字的字体,我把他跟咱们的字融合了一下。”刘璋面不改色心不跳。

    费夫人并未怀疑:“难道是异族的文字吗?”

    “苏美尔人的。”刘璋顺口答话。

    费夫人追问:“乌桓那边的?”

    刘璋想着估计说两河流域的文明,母亲也不懂,就随口说了句:“离匈奴近一点。”

    费夫人没有说话,她觉得儿子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有问题,便交代儿子好好休息,晚些时候去拜见父亲,就离去了。

    刘璋回到桌边,蔚儿已经把桌子收拾好了,泡好了茶。

    刘璋坐下,唤蔚儿过来,蔚儿很乖巧的站在桌边,刘璋倒着茶:“坐呀。”

    “啊?公子,我……”

    “快坐快坐。”说着,刘璋又倒了一杯茶推到蔚儿面前。

    要是平时,蔚儿可不敢大方的坐在主人面前喝着茶,她先是看了眼周围,又看了眼刘璋,只见刘璋看着她,用下巴指了下对面的座位。蔚儿本就完全信任他,那种信任是属于不违背他的命令,这要说坐在主人面前一起喝茶,还是要壮着胆子才行。蔚儿还是做了一番心理斗争,这才慢吞吞的做了一点凳子边边,双手捧过茶,轻点了一口。

    “这茶不错啊。”刘璋找了个开场白,实则心里疯狂吐槽,这汉朝的茶,真奇怪,说不出哪奇怪,反正味儿奇怪。

    蔚儿搞不懂什么情况,嗯嗯了一下。

    看来拐弯抹角不行,刘璋开门见山的发问:“我昏迷数日,外边最近有发生什么大事吗?”

    “有,刘管家昨天把我们叫到一起开了个会,说谁以后再敢偷懒……”

    “好,好,好。”刘璋打断她,“还有更大的事吗?”

    蔚儿想了想,还真有件大事:“前两天张婶儿出去买东西,说是东西又贵了,以前买一匹布要500钱,现在要1200钱,在过去都可以买一匹绢了。”

    这次刘璋没有打断她,她很高兴,刘璋喝着茶念叨了一句:“嗯,通货膨胀。”

    “公子说什么?”蔚儿不解。

    “没有,”刘璋没有解释,想了想才补充了一句,“以后再讲给你,那个,有没有听说什么国家方面的大事?”

    蔚儿摇摇头,刘璋笑了下,觉得很正常,自己再去打听就是了,示意蔚儿喝茶。

    蔚儿捧着杯子喝了口,似乎想到了什么:“对了,公子!蔚儿想到一件。”

    “你说说。”刘璋不认为她能知道什么大事。

    “我听说朝廷又在西园设了官。”蔚儿眼巴巴的看着刘璋,心想这事总是够大了吧。

    刘璋心说,不会是给狗戴绶带那事吧,嘴上搭着话:“什么官?”

    蔚儿却说不出来什么了,她也只是道听途说:“叫什么卫。”

    “西园八校尉?”刘璋试探道。

    “对!货郎就是这样说的!”蔚儿肯定道。

    好家伙,情报系统还挺杂,管家、张婶还不够,还有货郎,这帮人凑到一起,还真得啥都能听说,有意思。

    蔚儿看着刘璋突然觉得有哪不对:“公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呀,你一直在昏睡呀。”

    “哦,我早就听说有这个计划,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刘璋面不改色的糊弄道。

    蔚儿并不怀疑,还有点小小的崇拜,公子还不到二十就能提前知道朝廷的事,不愧是自家公子。现在的她也放松下来了,舒服的坐着,还有点小不服气:“那公子猜一猜,他们里官最大的是谁?”

    刘璋喝了口茶。

    蔚儿莞尔一笑:“公子你肯定猜不到的。”

    “我还真不知道……”刘璋说着,看着蔚儿得意的可爱,“总不能是蹇硕那个宦官吧。”

    蔚儿手里的茶瞬间就不甜了,最深处的苦涩袭来,这个十几岁的姑娘在这一刻好像尝到了人生的滋味……小声的抱怨了一句:“公子何必逗弄蔚儿。”

    刘璋哈哈大笑,看着撅着嘴的蔚儿很是得意,他站起身来,揉着脖子:“你接着喝吧,我去拜见父亲。”说完,径直走了出去。

    身后的蔚儿还握着茶杯,站在后面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思索着,自家公子好像性情大变。以往都是温文尔雅的,知礼法重德行,但是拒人千里之外,这一病痊愈之后,那张白净的脸上少了几分寡淡,多了几分笑意,眉宇间又生出一种让人难以拒绝的力量,你琢磨不透,但就是喜欢听他说话,突然就变得很吸引人了呢。

    这边刘璋走出房间,呼吸了一口汉朝的新鲜空气,就特别的爽,这是什么净化机都做不到的干净,好家伙,这就是没有雾霾的感觉吗?

    这院子真大,一路上他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参观着自己家,这感觉好怪,怪有意思的。下人们纷纷给他行礼让路,他还一一给人打招呼回礼,搞得别人都浑身不自在。

    刘二就是这样,公子走了之后,他还愣在原地,他不明白公子为什么跟他打招呼,还握了他的手,握手是什么意思。正想着,突然脑袋就挨了一下,回头一看是管家大人。

    “我说了谁以后再敢偷懒怎么样来着?”刘管家很生气。

    刘二辩解道:“刚才四公子,握了我的手,说什么辛苦了,我不明白什么意思啊。”

    “这都不明白,”管家一直很严厉,“快忙你的去吧。”

    管家他也不明白。

    前厅门口,一小厮走上前迎刘璋:“公子,老爷正在会客。”

    “哦,你去通报一声,就说我醒了,来拜见父亲,如果他忙,我就先到处转转,熟悉一下。”刘璋客气的说道。

    “公子稍等。”小厮进去没一会儿,就快步走出来,“公子,老爷请公子进去。”

    “好嘞。”刘璋走向正厅,临进门还回头冲小厮说道,“辛苦啦。”

    小厮愣在当场。

    这时后面有人拍了他的脑袋,厉声说道:“我说了谁以后再敢偷懒怎么样来着?”

    正厅,一个大胡子的壮硕男子坐在正中,另外两人一左一右坐在下首,其中一个年纪稍长,另一个年纪稍小一些。三人看起来关系很亲近。正中的男人就是刘璋的父亲刘焉,他是个豪爽的性子,粗中有细又不拘小节,他能一步一步混到九卿,而又没有什么敌人,便是关于他圆滑的性格,最好的证明。

    刘焉看到刘璋进来,招呼他:“璋儿,快来给你董伯父、赵叔父见礼。”

    刘璋笑容满面的上前,向董扶与赵韪一一施礼。

    这时刘焉才笑着问询:“璋儿可曾痊愈啊,要多休息,别留下什么病根。”

    “谢父亲,孩儿已无大碍。”听这关切的话,刘璋还是有些温暖的。

    刘焉点点头,没有说什么。年长的董扶却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开了口:“季玉侄儿,近日可有奇遇?”

    “伯父,侄儿生了场病,昏迷了三日,刚刚痊愈。”刘璋总觉得被董扶盯着有点不自在。

    刘焉也觉得有些奇怪,便出言发问:“茂安兄,可是有什么问题吗?”

    董扶眼神复杂,嘴角平淡的勾了一下,算是笑了,抬了下手示意刘焉无事,又随口问刘璋:“我与你赵叔父正在争论,当今大汉十三州,若想建功立业,何处为佳?正说着呢,贤侄就来了,早听说贤侄博览群书,见识过人,不知贤侄以为如何呀?”

    刘璋看着董扶满眼精光的盯着自己,再看刘焉赵韪二人,也在静静地等着自己的答案,心道这是穿越来的第一次考试啊,必须得个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