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怀玉藏锋 » 第七章 刘二当总裁

第七章 刘二当总裁

    这个叫唐老三的人,个子不矮,穿着粗布短打,两条胳膊露在外面,肩膀很宽,手臂暴着青筋,一看就是能干活的好手,他看起来有些腼腆,低眉顺眼的跟刘璋打招呼。

    刘璋看着他这造型,就觉得靠谱,还是按照惯例询问:“以前一直是做工匠的吗?”

    “回公子,小的自小师从唐门,这些年什么活都能干,您看,小的光徒弟都带出几人了。”唐老三一直远处的几人,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

    “你是唐门弟子?”刘璋很激动,这倒是他没想到的。

    唐老三似乎不解刘璋为何如此兴奋:“公子也听说过家师?”

    刘璋看着眼前这人,心中已经有了造枪的打算了,忍着激动:“你们唐门还有多少人?”

    “公子,我不明白您的意思,家师已经去世了,无儿无女,徒弟也只我一人……”

    “哦,明白了。”刘璋顿悟,“你师父他老人家,名字叫唐门是吧?”

    “正是。”唐老三回答着还朝天一抱拳,看得出他很尊敬先师。

    看来枪一时半会是别造了,刘璋也不再废话:“懂造纸吗?”

    “小的早年间,跟师父在荆州帮工,接触过造纸。”唐老三回话。

    “那你说说造纸有哪些步骤?”这是考核。

    “造纸是用树皮、废麻头、烂渔网及破布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步骤,加工成纸张。”唐老三不假思索。

    刘璋又问:“你造过纸?”

    “没有。”唐老三很老实。

    刘璋扶额,他不明白这人为什么总带给他一种错误的假象,让他觉得这个唐老三是神工巧匠,全能选手。

    唐老三补充道:“当初家师在荆州跟着黄家的工坊帮工造纸,小的那时候尚且年幼,在旁边打下手,学了个原理。”

    “你这样吧,你带人试试,一月为限,能造出纸来,你的人就都留下。造不出嘛,也领月钱,哪来哪去。”刘璋没再多说什么。

    “是,公子。”唐老三很高兴,造不成还给钱,还有这好事?

    “忙去吧。”刘璋不想多话,拉着蔚儿和刘二到旁边,交代其他事。

    细心的蔚儿察觉到了一点什么:“公子是不满意吗?”

    “不是,总要先考察嘛,这叫试用期。”刘璋解释,“试用期我都给全工资,挺良心了。”

    蔚儿有点委屈:“蔚儿去找会造纸的工匠,整个绵竹也就他们来应征了。”

    刘璋一笑,他并不在意钱,只是想尽快搞起事业,安慰蔚儿:“你做得很好了,至少比我办事效率高。”

    “不敢。”蔚儿嘴上客气着,脸上又恢复了笑容。

    刘璋安排接下来的部署:“刘二你接下来就留在这里,只要纸成功造出来了,你就直接担任我益州刘氏造纸厂的总裁。”

    刘二满脸问号:“总……公子,总啥玩意儿?”

    “总裁,就是说我不在的时候,这里全是你说了算。”刘璋通俗的解释。

    总裁,汇总裁决其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宋史》,元朝的书,比此时大概晚了一千二百年。

    刘二激动的满脸通红:“公子,我行吗?”

    “不行就算了,蔚儿,你再给我……”刘璋一点没跟他客气。

    “我当然行!”刘二反应很快。

    谁不喜欢机灵人呢,刘璋也是一笑:“府上的工作你就可以不用做了,就在这好好干,我暂时每月给你开两千钱。”

    我的天,两千钱,听到这话,刘二都要哭出来了,当初要是自家有二百钱,也不会被卖了。

    “公子放心,造不出纸来,我刘二的名字倒着写!”刘二拍胸脯。

    刘璋心想,就这名字有什么可保证的,倒着写,二刘?二流子?行吧,行吧,好歹是个态度。

    蔚儿问道:“公子,那我呢?”

    “董事长助理。”刘璋不假思索地回答,觉得这个安排很合适。

    蔚儿满脸问号,歪着脑袋看着刘璋。

    刘璋会意,也解释:“我就是董事长,你是我的助理,帮我分担。”

    “那……”蔚儿虽然不挑什么待遇,但还是不由自主的看了眼刘二。

    刘璋又会意,突然升起恶趣味,坏笑着说:“你暂时的工作就是管刘二,我每月给你开两千一百钱。”

    我的天,两千一百钱,还多一百钱,听到这话……

    蔚儿看着刘二,正色道:“你一月之内,务必造出纸来!”又笑嘻嘻的看刘璋,“是这样吗?公子。”

    刘璋哈哈大笑,拉着蔚儿回去喝茶了。

    州牧府内堂,刘焉正在接见董扶和一起来的张裕。

    董扶是刘焉入益州的首功之人,此时已经是实际上的益州文臣之首。刘焉喜欢他,是因为他跟那些腐儒不同,董扶虽然也总在说黎民百姓,可私下里还是会提醒刘焉几句,怎么可以称霸一方,这才是刘焉真正想听的话。

    同理,张裕也是这般。刘焉嘴上说着大汉朝千秋万代,但每当听到张裕说大汉要完,心里都有些蠢蠢欲动。刘焉打心底里认为,大汉真的要完,同时也打心底里认为,大汉还可以继续存在,只不过既不是刘邦的大汉,也不是刘秀的大汉,而是他刘焉的大汉。

    此时的张裕随口说出了一件小事——随刘焉入川的将军吴懿,有个妹妹叫吴苋,自己给她看过相,这姑娘的面相贵不可言,以后怕是能当皇后。

    等等,我刚才听到了一个“皇”字?

    刘焉这人精明得很,哪都考虑的很好,格局很大。

    但就是不能听到和当皇帝沾边的消息,一听就迷糊,所以这句话在刘焉耳朵里是这样的:吴苋嫁给谁,谁就能当皇帝。

    合着吴苋比传国玉玺还灵。

    刘焉认真的琢磨了一番,自己今年快六十岁了,是吧,吴苋呢,十六七,可能稍微有一点点不般配。关键是自己和吴懿、吴苋他们的爹关系很好啊,老吴走得早,这俩孩子基本上就是自己看着长大的。

    这要是娶了吴苋,以后吴懿管他叫大伯,他叫吴懿大舅哥,这不全乱套了?

    刘焉在迅速权衡着要皇位还是要老脸的问题。

    最后他还是为保住老脸,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娶吴苋,也行啊。

    你看,吴苋是皇后,对吧,自己的儿子就是皇帝,对吧,儿子咋当的皇帝?还不是自己传下去的嘛!

    哈哈,美滋滋。

    反正刘焉也不在意娶谁,他就想当皇帝。

    如果刘璋看到此时刘焉的表情,估计也忍不住腹诽一句:上头男,真下头。

    在历史上,刘璋最早没跟刘焉来益州,是后来代表朝廷来益州传旨,被刘焉强行留下,才留在益州的,那时候刘焉身边只有三子刘瑁,所以刘瑁就娶了吴苋。

    可现在的情况是,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在身边,一个是自己以前最喜欢的刘瑁,一个是现在最喜欢的刘璋,该选哪个当皇帝呢?

    你看看刘焉这想法,越来越上头。

    好像皇帝已经是他的了。

    后来水镜先生司马徽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现在刘焉先生告诉自己:得吴苋者,直接登基。

    董扶看着刘焉这副灵魂出窍的模样,也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问刘焉,是不是纠结该让谁娶吴苋。

    刘焉完全信任董扶,但当着张裕还是想装一下,赶紧说:“我可不相信苋儿这姑娘能当皇后,皇家的事离咱们远着呢,我吧,是看着这俩孩子长大的,哎哟,这一提起来我就心疼,她爹是我的好兄弟,走得早,这俩孩子哟……”

    董扶面不改色:“啊对对对,咱都是心疼孩子,孩子大了总要嫁人的,嫁给外人不放心不是嘛。”

    “可对呢!”刘焉点头。

    董扶看了下张裕,张裕立刻说道:“你们聊的我也听不懂,我就会看相,吴家这俩孩子先不说,刘家的这俩孩子我也看过,都不错,比方说三公子刘瑁,以后是个建功立业的将军之才啊。”

    刘焉心说这不行啊,谁稀罕当将军啊,赶紧问道:“那璋儿呢?”

    张裕脑袋直摇:“哎呀,璋公子,老朽看不透啊,就没见过这么好的面相。”

    刘焉马上就说:“那依二位之见,让璋儿和苋儿什么时候完婚合适呢?明天怎么样?”

    刘璋当然不知道这事,他每天就往造纸厂跑,造纸他帮不上什么忙,但他也没闲着,他要考虑厂子建设的问题,天天拉着刘二一通规划。

    蔚儿在旁边,认真记录着刘璋的安排,时不时有不会写的字,还问刘璋,刘璋时间宽裕,就认真的教导她一番。

    刘璋指点江山:

    “我们背靠大山,建一圈墙,这就是咱们厂了,要大要宽,以后会有其他业务的。”

    “大门冲南开,要大,要气派,这是咱的脸面。”

    “门上要题字,出重金,请名家,题大字,一定要大,这是招牌。”

    “哦,后门,对,还有后门,后门,要大,方便从后山运原料。”

    “南门建保卫科,大点,东边是采购科,进料用,西边是销售科,出货用,都配仓库啊,大仓库。中间大空地,给我搞花坛,鱼池,搞个水车一直转,这个招财的。北边大车间,工人干活的,建宿舍、食堂,都大点。”

    “哎,刘总啊,你能不能找人给我做一批制服啊,有大兜子的那种。”

    ……

    刘二听得一头雾水,全指望回头看蔚儿的笔记复习,他瞟了一眼蔚儿手上的的小木板,上面就写着一句话:什么都要大。

    刘二无语,看来只能先可着大了建墙,到时候再请公子莅临指导了,反正他也天天在这。

    刘二看着时间,提醒道:“公子,看时间已到日中,不如先回府吃饭吧。”

    刘璋想了想,确实是到了饭点,忙了一上午了,该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可他今日却不准备回府折腾一趟,随意的一扭头:“就在这吃吧。”

    刘璋是简单的一句话,刘二可不敢答应:“公子,这里只有给我们准备的饭食,公子千金之躯,怎吃得?”

    “你们吃得,我就吃得!走。”刘璋心说吃个饭分什么高低贵贱,工作餐嘛。

    刘二只能硬着头皮跟去。

    工棚旁边,刘璋端着个碗和唐老三一众人蹲成一排,一口吐出:“呸,这是什么玩意儿这是?啊?你们是怎么吃下去的?”

    唐老三咽了嘴里那一口,赶忙说道:“公子,这已经很好了,我们在别人家做活的时候,只有干粮,就着水吃,跟公子您干活,还有小菜呢。”

    刘璋看着眼前的小菜,这叫什么菜?就是一点小青菜,加了点盐,但凡多腌一段时间成了咸菜,也比这好吃。

    这根本就不是人吃的,都剌嗓子!

    听着唐老三的话,刘璋有些惭愧,自己自从来了这个世界,就从未体会过穷苦人的生活,和后面那个“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有何区别?

    要是,没有能力也就罢了,现在整个益州都是自己家的,不说造福益州百姓,难道跟着自己的这点人,都管不好吗?

    别说什么阶级差异,作为现代来的他,可不吃这套。

    刘璋看着唐老三,暗下决心:你们将成为全天下待遇最好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