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寡人岂止四世三公 » 第1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第1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

    汉廷发天下精兵,命北中郎将卢植率军攻打冀州地区张角所部黄巾军,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率兵攻打颍川黄巾军。

    卢植在冀州连战连胜,围困张角于广宗,却因不愿贿赂宦官左植,而遭其构陷,被朝廷罢免。

    朝廷改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管冀州战区。

    董卓,何许人也?

    非人也,乃西北一只能口吐人言的狼!

    狼,残暴、贪婪。

    他曾经数次击退西北羌族的入侵,保卫了汉家西境的安宁。

    骁勇善战的董卓赢得了崇尚力量的虎狼民族羌族的敬重。

    董卓倚仗着与羌族的关系,自恃汉廷离不开他,行事嚣张跋扈,为臣贪得无厌。

    汉廷将他调往冀州平定黄巾,实乃一步妙棋。

    一方面,将董卓调离了西北。

    另一方面,借助董卓的武勇平定黄巾。

    董卓接替卢植后,放弃围攻张角据守的广宗县。

    转而率主力北上攻打张宝据守的下曲阳县。

    狼毕竟是群居动物。

    一群狼,可以横行草原。

    一头狼,却打不过一头老虎或一头狮子。

    没有西凉铁骑的董卓,就是一头孤狼。

    他围攻下曲阳,两月不克。

    朝廷令左中郎将皇甫嵩北上冀州接替董卓。

    董卓被罢免至廷尉受审,判“减死罪一等”。

    黄巾之乱终于平定。

    汉廷大赦天下,董卓获得赦免。

    黄巾之乱虽然偃旗息鼓,但之后,各地造反频发,动乱猖獗。

    中平元年冬,凉州发生叛乱。

    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以“讨伐宦官”为名,进犯三辅。

    朝廷令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领军出征,董卓拜中郎将为副。

    皇甫嵩因拒绝向张让行贿,遭张让构陷被汉廷罢免。

    朝廷改拜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接管三辅军区,董卓拜破虏将军为副。

    汉军与叛军在美阳县对峙。

    张温派出六路人马,其中五路人马都以失败告终。

    唯独董卓的军队平安班师,屯兵于右扶风。

    朝廷因功封董卓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

    中平五年,凉州叛军重新攻入右扶风,围攻陈仓县城。

    朝廷拜皇甫嵩为左将军,董卓拜前将军为副,各率两万人救援陈仓。

    陈仓之战,董卓与皇甫嵩意见相左,汉军最终以皇甫嵩战略战胜韩遂。

    陈仓之战后,董卓不再是唯一能威服西北的人物,皇甫嵩也可以。

    嚣张的董卓失去了赖以自重的筹码。

    灵帝刘宏下诏任命董卓为少府,明升暗降。

    狼,狡诈、投机。

    董卓看破了汉廷的政治局势。

    他知道,他与皇甫嵩是一类人。

    他们都有本事,都能统兵,都能平乱,也都被皇帝猜忌。

    皇帝不会允许他们中任何一人坐大。

    看穿一切的董卓确定汉廷不会与他撕破脸。

    于是董卓以属下士兵挽留为由拒绝受命,并上书朝廷要求继续担任前将军。

    随后刘宏下诏,任命董卓为并州牧。

    董卓接受任命,但是再次上书朝廷,借口手下士兵和自己感情深厚,愿和自己一同去并州赴任,拒绝将全部军权交给皇甫嵩。

    最终,董卓赌对了。

    汉廷需要他来制衡皇甫嵩,不敢将他一撸到底。

    董卓率领五千兵马脱离皇甫嵩,前往并州。

    抵达河东郡后,董卓听闻皇帝刘宏已经重病缠身,朝不保夕。

    他决定停驻在河东郡,以观时变。

    董卓知道,但凡帝王更替,便是政变的高发期。

    如果洛阳出现政变,他就能够趁机谋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但是天不遂人愿,四月,刘宏驾崩,刘辩顺利登基。

    大将军何进和太傅袁隗牢牢的控制住了朝廷。

    随后洛阳传出何进干净利落的解决掉政治对手蹇硕、董重的消息。

    董卓还是只能在河东郡观望。

    约在五月,以袁绍为首的士人集团开始筹划向宦官集团发难。

    大将军何进发出征调外兵进京的命令。

    董卓原以为能如愿加入士人集团,捞取自己的政治利益,却没想到等来何进将其调往长安上林苑的命令。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七月。

    袁绍向董卓伸出了橄榄枝,私下允许董卓率军至洛阳,屯兵于平乐观。

    董卓接到袁绍指示,立即上路。

    他还上书朝廷,弹劾中常侍张让,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及进京动机。

    何进见到董卓奏章后,自然不许,便派种劭前去劝退董卓。

    种劭在渑池见到东进的董卓,让其率军前往河东郡牵制于夫罗。

    董卓阳奉阴违,等种劭离开,继续向洛阳前进,并再次上书:

    “吾麾下士卒皆不愿渡河对抗于夫罗,彼皆仇恨宦官,吾不得不前往洛阳。”

    不久,在洛阳城外,种劭再次出来劝退董卓。

    董卓和种劭经过一番剑拔弩张的僵持。

    最终,董卓选择停驻在位于洛阳城西的夕阳亭。

    何进与士人联手召外兵入京,所召之人:毌丘毅、王匡、鲍信、张杨。

    这些人都与何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没有兵权在手,士族只能仰仗何进。

    袁隗等人不愿意除掉宦官之后,又养出下一个梁冀。

    袁隗暗中令侄袁绍授意董卓入京,用以掣肘何进。

    何进心知肚明,他知道董卓是太傅袁隗故吏。

    但是他无法阻止董卓入洛。

    宦官还没有除掉,他不愿意为此与袁氏翻脸,只能姑息董卓的忤逆。

    可是人算终究不如天算。

    宦官面对士族与何进的联手绞杀,没有束手待毙。

    他们临死一击,何进殒命皇宫。

    何苗等人强攻皇宫,皇宫大乱,何苗死于乱军。

    宦官张让挟持少帝出逃,却被董卓撞到。

    董卓率军护少帝归京。

    进京后,董卓迅速将死去的何进及其弟车骑将军何苗所统部众皆据为己有。

    又诱使执金吾丁原部将吕布杀丁原,归附于己,兵势更盛。

    年幼的少帝与失去左膀右臂的何太后孤儿寡母,无所依靠。

    宦官也遭到屠杀,再也不能成为皇室的犬牙。

    士族手无兵权,面对军阀董卓也是有心无力。

    洛阳城里,一支独大的董卓,行事愈加放肆。

    八月,董卓逼迫汉廷策免司空刘弘,自为司空。

    九月,董卓胁迫何太后和朝臣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

    十月,董卓鸩杀何太后,专制朝政。

    十一月,董卓自称相国。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全无人臣之礼。

    在董卓的纵容下,西凉军在京师剽掠财物、奸**女、残害百姓,京师人人自危。

    董卓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大肆征辟名士,企图令士族心悦诚服。

    可士族对于窃取自己胜利果实的董卓恨之入骨。

    如果没有董卓的横插一脚,也许士族的时代已经来临。

    正是因为董卓的搅局,一个群雄逐鹿、波澜壮阔的时代即将浩浩荡荡的席卷华夏。